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传统的小学作文指导课的最基本范式就是每单元教学的两节作文课,第一节课的前半节课为作文指导,后面的一节半课为学生作文或简单的反馈性习作点评。这种程式化的模式,像一只固化我们作文教学思维的盒子,制约着我们的教学行为。近年来我进行了一些主题性的实践探究,感觉到我们当下的小学作文教学亟待积极理性地走出传统作文教学指导课的盒子。我以为,如果教者善于延展作文指导教学的时空,往往能创造出快乐作文、成功作文的新境界!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  相似文献   

2.
正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从小学到高中均是如此。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针对"作文教学难"现象开展了深入剖析,发现学生写作技巧不足是造成这一困境的重要原因,教师应当在作前指导环节强化这一方面的指导,"授人以渔"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下水作文"作为作前指导的有效形式,其成效得到了普遍验证,教师应当发挥这一指导方式的作用,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作文写作,提升写作水平。一、教师有针对性地写作下水作文相对而言,教师在作前指导工作中的载体选择非常重  相似文献   

3.
沈俊 《湖北教育》2007,(12):30-31
这是一节"想象作文"研讨课,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天地""奇思妙想"的习作教学。课前我引导孩子们观察了校园的"五园五坛"、"一雕一池"等布局,要求他们边观察边展开想象,我还让孩子们搜集了有关想象的范文。上课伊始,孩子们在小组里交流着,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4.
正从你们的来稿,到眼下握在手里的这本合刊,出版期间经历了寒潮、暖阳、淫雨、雾霾,经历了西方的圣诞节和全世界的新年。我是在圣诞节以后、元旦之前集中阅读"作文看板"板块的,数十篇来自考场的学生作文,让我恍惚间回到了20年前。那时,我还是一名语文老师。记得有节课上,我就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看学生一个接一个走上讲台,自豪地、或略带腼腆地向全班同学宣读自己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5.
不少教师认为,这节课的"材料加工"的六种方法令人耳目一新.但我以为,这节课最成功之处是唤醒了学生的"作文意识"."作文意识"掌控着学生的作文情感、态度及行为.不少教师将作文教学理解为"我"教"你"写的过程,片面夸大教师的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生活积累等因素对写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欧艺 《辅导员》2011,(12):60
传统的作文课侧重学生作文能力的操练,目的直指考试作文,学生长期在教师的理论指导与写作实践相脱节的课堂中,对写作产生害怕、厌倦甚至觉得作文是恐怖的事。这样的作文指导课枯燥乏味,学生上得烦,老师上得累,实效低,学生很难在一两节指导课上,写出优质的作文。针对这一情况,我开展了一系列习作活动课的教学尝试。作文从生活中来。我认为所谓"体验性习  相似文献   

7.
一次我参加区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活动,准备指导三年级学生写《一次难忘的事》作文。课前,我认真设计教案,对这节课充满信心。在本校试上这一课时,我先是范文引路,指导作文选材、讲写法,接着让学生当场写作,最后一个环节是当场点评。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几乎每节课结束后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如意,要么觉得这节课重点不够突出,要么认为那节课难点没有突破。不过,本学期有"一节"课却经常使我沾沾自喜,回味无穷。我"最满意"的这"节"课既不是以感悟为主的阅读课,也不是以训练为主的综合实践课,更不是作文指导课——因为它不是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去教学,而是课上课下延续了一个月。说得恰当一点,它是一节作文指导课前的准备课。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但是,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口头作文”这一环节,缺少由思维到说、写的严格训练,致使学生对作文存在畏难情绪,针对这些问题,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设立了“口头作文课”,加强从口述到写作的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一、开展课前演讲,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学生写作,总感到无话可说,无  相似文献   

10.
<正>设计说明这是我设计的一节与指令性写作有关的作文课,即给学生作文题"冬日的阳光",引导学生完成"审题——找材料——选材料——构思——写作——修改"这六个阶段的作文实践。当然,在本节课中我们只能完成这六个环节中的前两个,此过程我与学生一起体验、思考和小结。我的作文教学观念体现在本节课的设计中。1.写作课堂的设计起点来自学生的写作现状。阅读课的起点来自学生对文本的原初理解,写作课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一般要在学生习作后面写一段评语,我们把这段评语称之为"总批"。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给学生写作文评语,则是这一环节的点睛之笔,教师总批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的提高。然而,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  相似文献   

12.
我认为,这节课总体上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在个别细节的处理上,教师错失了点拨学生学习材料加工方法的机会,学生的受益不够深.如在学习"组合剪接法"时,对学生提出能否利用已有的"作文档案"运用到习作中去的问题,教师只是简单地肯定,而没有作深入的引导.这里我想结合作文档案法教学,谈谈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运用"组合剪接法".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有着积极作用。如何开展作文指导,又如何将复杂的作文训练向课堂的"两头"拉伸,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线式作文训练",即将课前积累和课后延展也纳入到作文训练中,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4.
师 :(语气平和 ,如同对话 )这几天为这节教学探索课我着实苦恼了一番 ,想来想去不知讲什么好 ,这就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齐声应和 ,情绪饱满 )”。可现在我站在这里 ,感觉很幸福 ,因为我已经是“成竹———在胸 (学生再次齐答 ,精神振作 )”。就在昨天乘车回家的路上 ,我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有了 ,不是让进行教学探索吗 ?今儿就结合同学们的作文 ,我们来个———作文探索 (转身板书并与学生齐读 )。探索什么 ?近日 ,有两位同学的作文先使我深受感动 ,继而发现了两个问题 ,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今天 ,我们就一起讨论探索这两个问…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写话必须强调先说后写,在说的基础上写,用"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说"是"写"的前提,只有加强"说"的训练,才能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阶段,作文教学主要实施"观察认识训练""课内外阅读训练"及"成文训练"。为使学生有目的地、主动地参与到作文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中,我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的。一、激发兴趣,训练说话如果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形式单一,缺少变化,必然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说话兴趣,让他  相似文献   

16.
开学的第二天,我让学生以“我尊敬的老师”为题,作文一篇。其中《您让我一见钟情》中的韩老师引发了我诸多的思考,不由在学生作文的后面记录下所思所感,权作教师快速树立威信的策略备忘录。您让我一见钟情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不知道有多少男女老少教过我,遗憾的是我对他们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新学期的第一节课还没有结束就遇到了我这—辈子最最不能忘怀的您——韩大伟,韩老师!我对您的感觉简直就是一见钟情。[策略备忘录之一]“珍惜我这第一次”——高度重视第一次上课。对一个连续六年不知听了多少节课的学生来说最…  相似文献   

17.
课间在教室的走廊里,偶然地听到了两个同学的对话: "徐强,这节课的作文你写了什么内容呀?""杨杰,这样老土的问题你也问呀!写作文不就是吹牛吗?我都是吹的,吹得天花乱坠……" 听到作文竟是"吹"出来的,真让我大吃一惊.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如何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并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呢?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让课堂学习的自我评价变得生动有趣呢?于永正老师的一次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教学,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这节课,于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首先和学生摆谈自己的姓名,问学生"怎么称呼我",从于老师、于爷爷、于伯伯到于永正,于老师的幽默让学生感到特别轻松愉悦。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在  相似文献   

19.
在作文指导课中适当地运用范文引路,能为学生习作起到"拐棍"的作用。但教学实践中,我们有许多教师在使用范文上显得很盲目。本文中我就结合最近听的作文指导课谈谈自己对如何合理使用范文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上了一节<走进童话>的作文课,仔细想来还有几点灵感值得写下来. 这节课是个临时培训任务,一接下这节课,头脑中就盘算着如何让学生从生活积累中自然地流淌出"童话之泉",把孩子们的童话情结原原本本地还给他们.为此,我设计了用童话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写作的基本思路.可生硬的写法说教学生们是不会接受的;激发情趣,让学生轻松、自由、快乐地走进童话才是最好的选择.这个突破口选择后,我先后设计了几种教学方案,却一一被自己否定了.正当无计可施之时,透过宾馆高大的玻璃窗,我远远地望见晨光中,四五十只小燕子正整齐地排在相对的两条输电线路上,叽叽喳喳地叙说着"秋日私语"或许是商议着南迁的计划.我眼前一亮,这耳闻目睹的一幕,不正是浑然天成的童话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