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04,(3):27-28
性激素与大脑有关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一向被认为只在生殖系统合成的性激素可在脑内合成。他们找到了在鼠脑细胞中合成的性激素。日本科学家发现在老鼠掌管记忆的大脑海马部位存在合成性激素的酶“细胞色素P450”。研究人员提取老鼠大脑细胞进行观察后发现老鼠脑细胞中正在合成性激素。  相似文献   

2.
科苑集粹     
学习、记忆是人脑最重要的功能。科学家已发现的分管记忆的海马、杏仁核等结构分散在大脑的不同部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问:这些分散的结构之间是如何联系的?人脑“新大陆”的发现回答了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百思不得其解的这个问题。这是一块沉睡已久的“大陆”:比指甲盖略大,深藏脑中,不为人知——这一“新大陆”被命名为“舒氏区”,它位于大脑皮层下的高级运动中枢纹状体的边缘处,形状像一轮弯月。这个区域最先是在老鼠脑中发现的,后来进一步研究发现,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存在着这一区域,而且该区域参与着脑的学习和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3.
《百科知识》2010,(15):6-6
来自英国和挪威的一组科研人员发现,新生老鼠在开始活动前已具有方向感。这一结论很可能也适用于其他动物,包括人类。研究人员在新生老鼠睁开眼并开始活动前将微型感应器植入这些老鼠体内。这一做法使得研究人员能够记录新生老鼠第一次“出窝”活动时的神经反应。  相似文献   

4.
科技快递     
■科学绝食有助于防病 美国科学家在老鼠身上进行的实验结果显示,科学绝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和神经细胞受损。研究人员对接受实验的老鼠隔天喂食一次,发现这群老鼠体内的葡萄糖和胰岛素含量都低于另一群每日正常进食的老鼠。尽管有一天的绝食时间,但在可以吃东西的那一天,这些老鼠可以随意进食,因此所摄入的热量  相似文献   

5.
《百科知识》2011,(7):7-7
与人丧失视觉后听觉会变得更灵敏一样,失明老鼠胡须的功能也会得到提升:日本科学家日前从分子层面解开了其中之谜。研究人员发现,丧失视觉的老鼠大脑桶状皮质区域的神经传递物质血清素会比正常老鼠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诚夫 《世界发明》2002,25(8):23-23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在爱情不可言喻的神秘之下隐藏着一些基本的生物学法则和基因法则。科学家新近提出“基因决定你与谁情投意合”的观点,“缘分”之说似乎有了科学根据。科学家发现,老鼠在选择配偶时受到一种称为MHC基因的制约,雌鼠总是挑选与自身MHC基因不同的雄鼠为“丈夫”,而雌鼠凭借气味识别对方的基因。MHC基因不同,则身上发出的气味便不一样。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信息》2003,(1):39-39
多项研究表明,一些长度较短的核糖核酸、即所谓“小核糖核酸”,能够对细胞和基因的很多行为进行控制,比如打开和关闭多种基因,删除一些不需要的DNA片段等。它们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也能发挥重要的控制作用,可指导染色体中的物质形成正确的结构。这些发现有望为科学家提供操作干细胞的新工具,以及用于研制治疗癌症等由基因组错误所导致的疾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众科技》2010,(3):9-10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宣布,他们绕过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这一步骤,直接将老鼠皮肤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研究人员指出,这是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成功将皮肤细胞完全转化为功能性的神经细胞。该发现或将彻底革新人类干细胞治疗的未来图景,改变我们对于细胞如何选择并且如何在人体内维持其特性的理解。相关研究发表在2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网络版上。  相似文献   

9.
人脑老鼠     
2005年12月,一批非比寻常的“精灵鼠小弟”在美国一个研究院诞生了,它们的鼠脑中含有0.1%的人类脑细胞!这些人脑老鼠是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产物。在实验中,科学家把10万个含有人脑基因的人类胚胎干细胞注入两周大的老鼠胚胎中,经过两个月的观察,科学家发现,这些植入老鼠胚胎的人类胚胎干细胞虽然不是很成熟,却仍能在老鼠的胚胎中继续发育成熟,并和老鼠的干细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形成老鼠的新脑。这些小老鼠出生时大脑里就携带了0.1%的人类脑细胞。这些老鼠是否具有了人类的智慧呢?科学家认为,我们不必因为老鼠大脑中有了一点点人脑细胞而感…  相似文献   

10.
在试图掌握一项艰难的新技能之后好好睡上一觉也许能加强你对所学内容的记忆。欧洲研究人员说 ,做梦也许是大脑在重放白天的经历和学到内容的功课 ,把这些内容固定在记忆中以便日后使用。运用先进的成像技术 ,这些科学家发现 ,我们学习新本领如在梦境中畅游时 ,工作的是大脑的同一部位。研究人员是在睡眠中短暂而活跃的阶段——快速眼动睡眠——观察到这一突出现象的。这一研究由比利时列日大学的皮埃尔·马凯主持 ,研究报告发表在 8月号的《自然神经学》杂志上。对动物的研究显示了类似的结果。纽约——康奈尔医疗中心功能神经成像研究实验…  相似文献   

11.
气味与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悠扬 《百科知识》2010,(10):29-29
你听说过“气味图书馆”吗?它是由来自纽约的两位设计师开创的香水店,目的是要“串联香味与记忆”。与其他香水不同,他们用“雨”、“蚯蚓”、“洗衣房”、“肉桂面包”的气味唤起人们遗忘已久的记忆。这可不仅是时尚设计师异想天开的创意,事实上,气味真的是打开我们记忆之河闸门的一把钥匙呢!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革新》2010,(8):34-34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在冰川中发现了冻结数千年的细菌,它们可能有助于人类活到140岁。 解冻白冰河世纪冻结的F杆菌之后,研究人员让老鼠和苍蝇的寿命成功延长一倍。这种细菌是检测冰川的研究人员在西伯利亚的雅库特北部地区马蒙托瓦山附近区域发现的,它们冻结在冰川中,科学家把从中提取的成分先对苍蝇后对老鼠进行了试验,结果把老鼠和苍蝇的寿命成功延长了一倍。  相似文献   

13.
远古的硕鼠     
科学家在乌拉圭境内的破裂巨石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头骨化石,头骨长0.5米,门牙长30厘米。对这具头骨化石进行研究,科学家发现它来自于几百万年前的啮齿类动物,和老鼠是同一类。于是科学家推测,远古时期,南美洲森林里曾生活着一种硕大无比的老鼠,身长约3米,重约1吨,个别的超过2.5吨,体重是普通老鼠的几千倍,巨大的门牙伸出口外10厘米,足以吃掉小动物,但它主要以植物为食,善于啃咬树皮,科学家分析它有可能是天竺鼠和海狸杂交后的产物。科学家对于那时的老鼠为什么身体巨大还没有很确切的解释,远古时期,许多动物都很巨大,这些老鼠只是这些巨型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科苑集粹     
果蝇:长期记忆会导致短命科学家一直认为对危险环境的长期记忆可以帮助动物提高生存能力,从而“益寿延年”。但是瑞士科学家通过对果蝇的研究发现,长期记忆让果蝇付出了生命代价,它们要为此“折寿”数小时。研究人员一直很困惑的是,人们为什么可以人工培育果蝇以提高其记忆力,但自然界的果蝇却不能通过自身进化提高记忆力?他们怀疑这背后肯定是由于某种“昂贵的代价”阻止了自然界的果蝇去提高长期记忆的能力。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实验用的果蝇分为两组,分置在两个试管中。他们向两个试管同时加入一种恶臭的化学物并进行摇晃,让果蝇充分…  相似文献   

15.
1869年,年轻的瑞士医生米歇尔发现白血球细胞核内有一些复杂的物质,这就是核酸。到了1929年,科学家发现核酸有两种,一种含有核糖,称为“核糖核酸”或“RNA”;另一种含有脱氧核糖,称为“脱氧核糖核酸”或“DNA”。DNA存在于染色体上。后来人们渐渐明白,DNA含有整个生  相似文献   

16.
猫为啥爱吃老鼠? 猫都爱吃老鼠,究其原因却说法各异, 但人们都赞同的一个观点是:猫如果不吃老鼠,猫的夜视能力就会下降直至为零。 德国的科学家近来试着从这方面入手研究猫为什么爱吃老鼠,结果发现猫的体内有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能自行合成一种名为牛黄酸的物质,而牛黄酸正是提高高级哺乳动物夜间视觉能力的化学物质。偏偏猫本身不能合成牛黄酸。显然,猫只有不断地吃老鼠,体内才能有足够的牛黄酸,才能保持夜间的视力,让自己在自然界生活下去。 当初,德国科学家研究牛黄酸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数十年后的全球…  相似文献   

17.
科技快递     
塑料杀手 美国科学家意外发现,塑料中所含的一种普通成分会造成老鼠的先天缺陷,也许也会对人类造成同样的问题。这种成分是双酚A。据生态学家说,这种物质会改变激素的平衡,而且会造成胚胎缺陷。进行这项研究的科学家指出,这些危害在人身上的表现是造成流产或新生儿智力迟钝。双酚A是用于制造食品和饮料容器——包括奶瓶——的塑料原料中最普通的成分之一。为了证明双酚A的影响,科学家故意让老鼠暴露在双酚A之中,结果发现有40%的卵子出现染色体排列错误,而在正常情况下,只有2%的卵子会出现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8.
老鼠喜欢奶酪、鲨鱼从不睡觉、猫有九条命、大象害怕老鼠……关于动物有很多传统说法,可是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很多说法并不正确,甚至纯粹是无稽之谈。1.老鼠喜欢奶酪《猫和老鼠》的制作人肯定搞错了,老鼠不喜欢奶酪。曼彻斯特都市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这种啮齿动物其实更喜欢富含糖的食物,如巧克力。老鼠的天然食物主要由谷物和水果组成,这两种都富含糖类。该大学资历较老的心理学家大卫·霍姆斯博士说:“老鼠对食物的气味、结构和味道都有反应。奶酪是一种在它们的自然环境中所没有的食物,所以它们不会对奶酪有反应。”2.鲨鱼从不睡觉…  相似文献   

19.
1996年 ,美国航空航天局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科学家发布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消息 :他们在一块火星陨石上发现了火星过去存在生命的合理证据。不过 ,尽管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科学家们在权威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论证详细的论文 ,这一理论仍受到了许多资深研究人员的怀疑和摒弃。今年 2月2 8日 ,同是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科学家在同一块火星陨石上又有了新发现 ,进而为“火星生命说”提供了新的证据。约翰逊航天中心的科学家们在这块叫做“阿兰山 84 0 0 1”的火星陨石上发现了一种磁铁矿 ,这是一种结晶的磁性矿物质 ,与地球上由细菌作用产生的结晶物质…  相似文献   

20.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是,你也许不会想到,这些“卑鄙的小动物”将造福人类.因为科学家们发现,老鼠与现代智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事实上,人类竟然与老鼠有着99%相同的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