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谐铎》一书,从书名及其具体内容的描写都昭示着作者的小说创作主旨,即小说既要蕴含教育劝惩意味,又要葆有娱乐消遣功能.如果说坚持小说的教育劝惩意味是大多数古代小说创作者的共识,那么,认识小说的娱乐消遣功能,自觉地把娱乐消遣与教育劝惩两者融为一体,则是《谐铎》一书作者对小说这一文体的审美特性的清醒而理性的体悟.  相似文献   

2.
《谐铎》一书,从书名及其具体内容的描写都昭示着作者的小说创作主旨,即小说既要蕴含教育劝惩意味,又要葆有娱乐消遣功能。如果说坚持小说的教育劝惩意味是大多数古代小说创作者的共识,那么,认识小说的娱乐消遣功能,自觉地把娱乐消遣与教育劝惩两者融为一体,则是《谐铎》一书作者对小说这一文体的审美特性的清醒而理性的体悟。  相似文献   

3.
沈起凤是清代著名的多才多艺作家,尤以小说为名。是继蒲松龄之后的又一大家。他的《谐铎》就是受《聊斋》影响而创作的优秀小说集。《色戒》是《谐铎》卷四中的“四戒”(酒戒、色戒、财戒、气戒)之一。《色戒》通篇不足千字,通过梦中某士渔色的曲折故事,反映了“恶人自有恶报”的中心含义。读后使人发笑,掩卷令人深思。 小说第一段写了某士渔色而失望。小说开篇就写了某士“好渔色”,置家中美妻于不  相似文献   

4.
漫谈鬼趣诗     
芮宏明 《学语文》2007,(3):36-36
中国古代笔记、小说多依托神鬼故事来寓言,久而久之便演变出所谓“鬼文学”,像无名氏《鬼董》、蒲松龄《聊斋志异》、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沈起凤《谐铎》等,都是这方面著名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有不少模仿鬼的口吻作的诗,我们不妨称之为“鬼趣诗”。  相似文献   

5.
胡士莹先生在其《话本小说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一书中说:“小说话本自有一套比较完备的体制、格式。它的基本体裁可分为六个部分:一题目,二篇首,三入话,四头回,五正话,六结尾”。并解释“头回”为“冒头的一回”,“因其自身就成为一回书,可以单独存在,位置又在正话前面,所以叫回头。”这种看法当源于鲁迅先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宋之话本》:“此种引首,与讲史之先叙天地开辟者略异,大抵诗词之外,亦用故实,或取相类,或取不同,而多为时事。取不同者由反入正,取相类者较有浅深,忽而相牵,转入本事……凡其上半,谓之得胜头回。头回犹云前回,听说话者多军民,故冠以吉语日得胜。”然则鲁迅所言“头回”,实即小说话本之引首部分。并未将其与“篇首”、“入话”区别开来。赵景深《中国小说史略旁证》本是为鲁迅原书作注的,但在“头回”问题上却完全采用了胡士莹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郑玄注引杜子春云:“《连山》,宓羲;《归藏》,黄帝。”《周易正义·论三代易名》又引郑玄《易赞》及《易论》云:“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玉海》引《山海经》云:“伏羲氏得河图,夏后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连山》、《归藏》皆亡,今唯《周易》独存。桓谭《新论》云:“《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又云“《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似汉时实有此二书。郑玄注《礼运》云:“其书存者有《归藏》。”据此,则汉末《归藏》尚存。《太平御览》引《博物志》云:“太古书今见存者《连山》、《归藏》,夏殷之书。”则此二书至西晋尚存。行唐尚先生节之尝语余:“干宝  相似文献   

7.
清代小说《谐铎》与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铎》中与佛教有关者,主要是:罗列禅语;以地府描写抨击世风,特别是贪官污吏;宣扬色空思想;以杀戒和淫戒劝世。与此前同类题材小说相比,多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8.
沈起凤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小说家、戏曲家,《谐铎》是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谐铎》中有不少关于女性的描写。通过分析小说中对于女性的描写,可以探究作者对于女性的态度与看法。分析小说中对女性的描述不难看出:沈起凤的思想既不算保守落后,又不算激进偏颇。他的思想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关于女性问题的叙述没有脱离传统观念;同时,沈起凤在论述问题时有他个人相对进步的思想蕴含其中。他的女性观念处于传统与进步交融的一种状态。  相似文献   

9.
聂崇岐先生的《重印太平御览前言》(中华书局1960年)有云:“《太平御览》引书……有为今本所无的。南宋洪迈已注意到这一点,他在《容斋三笔》卷一和《四笔》卷一,曾分别提到《太平御览》引的《史记》或《战国策》‘多今本所无’。”今按:“多今本所无”五字仅见《容斋四笔》卷一的“战国策”条。而《容斋三笔》卷一“上元张灯”条原文为:“上元张灯,《太平御览》所载《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而今《史记》无此文。”不检《容斋三笔》此条,或以为其原有“多今本所无”五字。另外,《太平…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荀子》中引《诗》和论《诗》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荀子》引《诗》中《雅》居多的原因;浅析了荀子论《诗》.即“《诗》、《书》之博”与“《诗》、《书》故而不切”是否真正矛盾,及何为荀子提出“善为《诗》者不说”的意会读《诗》法.  相似文献   

11.
清代文学家沈起凤晚年来到祁门担任学官,在这里完成了《谐铎》的主体部分,并在门人弟子的协助下将其刊刻成书。祁门县的生员们以各种方式参与了沈氏的小说创作的全过程。《谐铎》问世后先在徽州地区流传,后迅速风靡海内。另外,沈起凤的学官身份与小说创作也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江顺诒的小说评论《读〈红楼梦〉杂记》在红学研究史上颇具影响,许多观点很有新意和深意,为历代学者们所重视。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红楼梦》,悟书也”;二、“所谓宝玉者,即顽石”,《红楼梦》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三、“为古今人才痛苦不已”,江氏对红楼人物多有自己的独到的评论。  相似文献   

13.
明代的话本小说,取材于市井生活,相传于说书人之口,又为当时文人学士所辑录、加工,在当时影响颇大,流传至今的也很多,而其中又以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朦初的“二拍”最为著名.“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部书,三部书各收小说四十篇,共计一百二十篇;“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部书实收小说共七十八篇.这些小说对明末社会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描述,不啻为又一幅明代“清明上河图”.现仅从“三言”“二拍”的爱情婚姻题材作品中浅析明代文人的爱情婚姻观.  相似文献   

14.
裴松之注《三国志》究意引用了多少种书?讫无定论,据两种有权威的说法看来,差距颇大。一是清赵翼《廿二史札记》“裴松之三国志注”条中说:“今按松之所引书,凡[百]五十余种”。二是中华书局校点本《三国志》“出版说明”中说:“裴注引用的魏晋人著作(按:其意为主要是魏晋人著作,有少量的前人著作。),多到二百十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就《苟子》中引《诗》和论《诗》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苟子》引《诗》中《雅》居多的原因;浅析了苟子论《诗》。即“《诗》、《书》之博”与“《诗》、《书》故而不切”是否真正矛盾,及何为荀子提出“善为《诗》者不说”的意会读《诗》法。  相似文献   

16.
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一书中对叶燮《原诗》所引杜诗“碧瓦初寒外”的解读有不妥之处,具体表现在:对《原诗》中相关问句的理解有误;没能把握“碧瓦”一词的指代用法;未能揭示出此句的“理”之所在;部分论述有断章取义之嫌,做出了不当的引申与发挥.  相似文献   

17.
1988年以来,我国陆续出版了“迷惘一代”主要作家约翰·多斯·帕索斯的《北纬四十二度》、《一九一九年》和《赚大钱》。早在1937年,作者即将此合为一书,总标题《美国》,是帕索斯的代表作。小说“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廿世纪头三十年间美国社会的真实情况”。众多的人物、广阔的背景、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内容,为美国文学史上所罕见。亨利·詹姆斯说:“在好小说与坏小说之间有着重大的差别:坏小说同画匠的拙劣图画和大理石雕塑的碎片一起丢在垃圾堆里,倒在废堆集场上;好小说流传着,并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它唤醒我们对理想境界的渴望。”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三部曲不仅为美国,而且为世界各国的多数读者所热爱。尽管有的评论家从右的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作者读张家山汉简《引书》之后的一些感想。主要就前贤时彦对《引书》的注解,如“有閒同”、“僉指”、“卑”、“”、“寻”、“虎”、“”、“悔”、“”、“去”等进行比较、讨论和辨正,以期对《引书》的认识更加科学和明朗。  相似文献   

19.
一、失考 卷71第810页王禹偁句:“三人承明不知举,看人门下放门生。”据《宋诗纪事》卷4引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7作《别诸生》,尚有前两句为:“缀行相送我何荣,老鹤乘轩愧谷莺。”按此诗始见释文莹,《玉壶清话》卷4,作4句。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因之,《全宋诗》所引张邦基《墨庆漫录)卷10亦因之,然仅取后两句矣。《全宋诗》未引最早出处,致缺前两句。又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力辨此诗本事之妄,文曰:“小说多妄,其  相似文献   

20.
“窃读”一词,源自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里的《窃读记》;窃书呢,则取之于鲁迅著名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名言:“窃书不算偷。”“窃读”和窃书,虽然只有一字之易,但那内涵、那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