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案例几句简单的谈话导入新课后,我刚要板书课题,发现粉笔盒里的白粉笔用完了,只剩几枝彩色粉笔。我心想:白粉笔怎么这么快就用完了?就用彩色粉笔写吧!今天要学习的是《秋游》,用哪种颜色的粉笔写呢?我正要拿一枝蓝颜色的粉笔写,忽然灵机一动,不如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同学们  相似文献   

2.
吕叔湘先生在《人类的语言》一文中说道:“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也不是偶然的。”但事实上,我们在看外国电影或外国电视片时,经常可以看到各种人物用手代替说话,以表达某些特定的意思。可见手势语言在约定俗成的情况下也能起到语言交流的作用,有时还显得更加含蓄、幽默,具有一定的神秘感。下面介绍几种使用英语国家的人们的常用手势,希望对帮助我们看懂外国影视片会有~定的作用。用食指和拇指构成圆圈成‘勺K”状,表示“好极了”或…  相似文献   

3.
“画”儿歌     
中班《小雨点》这首儿歌,我是用绘画的方式教幼儿的。我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按儿歌段落顺序绘画,并要求幼儿记住老师画的先后次序。随着我的粉笔,黑板上很快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小雨倾斜落下,一边是盛开的花,中间是小池塘,里面有条小鱼,另一边是一片麦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够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一个人用语言表达语意的过程,就是口语交际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绘形。有些词语所表现的景物,生活中不常见,教师可通过简笔画,勾勒物体形状,让学生来理解这个词语。如教“帐篷”时,我画了一幅示形图,然后指名来解释词语,学生解释得很好。   绘色。用彩色粉笔简单描绘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景物,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如教“苍”字,我用彩色粉笔画了一棵青松,然后问苍松的“苍”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出“青色”的意思。   绘景。联系上下文意思设计简笔画,可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和作用,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的理解。如教《咏柳》一诗,我设计了一幅简笔画…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活动中,合理使用彩色粉笔,能起到突出重点,难点的作用,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区别字形时,对增减了的笔画,更换了的偏旁等,都可以用彩色粉笔将其易混、易错的部位标出。这样能使学生印象深,记得牢。 但是片面地追求板面华丽,一味地在黑板上使用各种彩色粉笔也不好,因为多样的色彩会使学生眼花缭乱,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红”的“一点”就鲜艳夺目。使用彩色粉笔要注意“画龙点睛”,而不能“画蛇添足”。  相似文献   

7.
板图、板画、板书统称为“三板”教学,是教师的基本功,粉笔是生物“三板”教学的主要工具,而色彩则是生物“三板”教学的要素之一。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一个生物信息的传递,如果单纯用语言需2.8秒,用素描图像传递需1.5秒,用彩色图像仅需0.9秒。实践表明,在板图、板画、板书中运用彩色粉笔,打动学生知觉的能力强,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其注意力,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生物学教学犹如一块磁铁吸引学生。所以彩色粉笔与生物“三板”教学有机结合,能缩短学生识记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教师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彩色粉笔板书课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小学课文标题,有不少是由色彩词构成的。如《“绿色的办公室”》、《蓝树叶》、《青山八月山丹红》,其中“绿”、“蓝”、“青”、“红”都是色彩极强的词语,如果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用相应的粉笔板书,刺激学生感官,学生一接触这些标题,眼前就会立即呈现出色彩鲜明的画面,视觉信息迅速输入大脑,产生疑团:“办公室”怎么是“绿色”的?又哪来的“蓝树叶”呢?学生想象的翅膀随着“彩色”飞起来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往往比教师苦  相似文献   

9.
如何指导学生写心理描写呢 ?我曾做过这样的试验 :下水作文 ,现身说法。效果还算不错。其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出示下水作文前 ,我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快捷地勾勒出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写意图 ,然后引导学生透视这画的表意手法 ,问他们什么叫描写。他们几乎未加过多的思考 ,就凭直觉的感观回答说 :图画是借助线条和色彩的明暗手法再现鲜活的对象。那作文描写 ,就是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手法 ,直接或间接地再现景物人事的状貌。讨论到此处 ,我便趁势用传情的语言朗诵起《今夜星辰分外明》的下水作文 :平日里 ,学习轻松 ;就是考…  相似文献   

10.
杜郎口最具特色的是它的课堂。教室里三面全是黑板,黑板上方是学生用彩色粉笔写的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名言警句。中间部分写满了因课而异的各类习题和相关知识点,黑板前“爬”满了学生,有的干脆用粉笔写在水泥地下。其中一个学生站在黑板前面.俨然一名老成的教师,正对照习题,给大家讲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用闭目想象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利用想象力;利用彩色粉笔画图,增加图形的层次清晰度,用适当夸张的语言调节课堂的气氛,同时在讲课时添加一定的课外专业知识,可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听课效率。  相似文献   

12.
我教︽人类的语言︾山西大同市二中马祥《人类的语言》作为一篇较为抽象的说明文,学生读来略有枯燥之感。如何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呢?我设计了一个思路:从比较现在的题目《人类的语言》和原来的题目《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入手。问题刚一提出...  相似文献   

13.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课堂提问更富实效,不妨注意“五个结合”。一、奇与实结合“学贵有疑”。“奇”不是稀奇古怪,故弄玄虚,而是“新颖独到”。提问要善于设疑,激起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例如,我在中师讲《教学的任务》,开课就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大大...  相似文献   

14.
问:谈谈你的创作经历和早期生活。 答:顽皮一点说,最早的创作是儿童时代在水泥地上的胡涂乱抹。我曾在化工厂的门口用粉笔描摹了墙上的一句口号“革命委员会好”.受到了人们的一致称赞。那时候我是学龄前儿童。我十岁那年得了场重病.休学在家,终日躺在竹榻上.与《艳阳天》这部小说作伴.最早读过的小说就是《艳阳天》.  相似文献   

15.
我教《人类的语言》———山西/马祥《人类的语言》作为一篇说理较为抽象的说明文,学生读来略有枯燥之感。如何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呢?我设计了一个思路:从比较现在的题目“人类的语言”和原来的题目“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入手。问题刚一提...  相似文献   

16.
三支粉笔     
李胤 《陕西教育》2004,(10):41-41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桃花庄小学任教三年级语文、数学课。三年级有二十多个孩子,个个天真纯朴,与他们在一起我感到了一个初教者与学生生命融合的快乐。 一天,我发现我的粉笔盒里少了三支粉笔。现在说来好笑,那时村小穷,粉笔都是限额供给制,每个老师发一个粉笔盒,配上一盒白色的、彩色的粉笔。写完了  相似文献   

17.
意外的职务     
“丁零零……”上课的钟声响了。我在位子上坐好,心情特别紧张,因为这节课要“竞选班委会。”呀,老师来了,手拿一本文件夹,很严肃的样子。“咚咚咚……”我的心像在打鼓似的,跳得更快了。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我们竞选的职务,有:班长、副班长、组长……我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职务,真不知该选哪一个。细细思考之后,我决定要竞选正班长。我本想首先上台演讲,可到了关头,却变得害羞、胆小了,怎么也站不起来。没想到,第一个走上台的是插班生小晴。她说完“我要竞选组长”之后,就呆呆地站在那儿。她把目光转向老师,不停地用大拇指摸着鼻子,过了…  相似文献   

18.
这节汇报课,我选择的题目是《用比喻点亮作文语言》。语言被"点亮"很难,当初我在《图文转换》和《用比喻点亮作文语言》之间犹豫了很久,前者比较稳妥,规律性强;后者没有什么参考资料,没有规律可言,但是这方面学生往往是最感到头痛的,而且我对这个选  相似文献   

19.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言大厦的奠基工程,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基础。我从一年级起就采取了开放识字大门,引导学生多渠道识字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在认识姓名中识字一个班的学生其姓名涉及近百个不同的汉字,认识姓名能快速、便捷地识字,因为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已能正确呼出这些字的音,如果能与字形相匹配,便初步完成了识字。新生入学第一天,在相互介绍认识中,我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理,先将自己的姓名用彩色粉笔写在黑板中央并向学生介绍:“我叫何玲,今后大家就叫我何老师。”随后,我让每个学生也把自己的姓…  相似文献   

20.
邓建英 《甘肃教育》2013,(20):75-75
一、通过创造性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春》是一篇传统课文,怎样出新,让学生乐学,是一个颇费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在上课前开展了一个小小的语文活动:上课前.让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春”,同学们兴趣盎然,有的用红色,有的用绿色,有的用白色,有的用粉红色等等,还有的每一画都是不同的颜色。从这一点可看出,同学们的想象丰富,用不同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