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记得高考前夕,我在书店里发现一本书《在北大等你》,当即欣喜若狂。从此以后,那本书陪伴我走过了一段最难熬的日子,也陪伴我走进了北大。我曾把《在北大等你》诸学子的方法归纳总结,分门别类地记在笔记本上,不时翻阅,的确受益匪浅。最为重要的是形成了找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方法因博采众长而显得更加珍贵,使我在高三的学习中甚至大学的学习中都受用无穷。拿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后,常有人问我学习经验,自己也确实尽力地告诉他们,但却发觉常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于是常想着能静下心来,全面地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求对在高中…  相似文献   

2.
学习心得     
每一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他自己的秘诀。每一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学习方法。我的学习方法虽然普通,但是对我来说十分有用。在这里我把它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走出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3.
高考成绩一出来,总有人追问:能摘取省文科状元的桂冠,你有什么独门秘笈吗?我回答:No。的确,我并没有什么独到的秘诀,不过是一些平常的学习方法,可能实践得比别人踏实一些罢了。我相信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促成质的飞跃。我知道自己决非天才,却也懂得"笨鸟先飞早入林"的古训。勤能补拙是良训,  相似文献   

4.
王小虎 《小读者》2012,(4):33-34
1.日常学习的乐趣,主要来源于学习本身的成就感只要能感到自己取得了进步,就会自然地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如果屡遭挫折,就会对学习丧失兴趣,对自己丧失信心。多做跟自己水平相符的题目,可以让自己不断地找到学习的成就感。也就保持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缺乏毅力,其实解题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不需要太多的毅力,其秘诀就是不要理会那些明显超过自己现在水平的题目。如果能在解题中找到乐趣,那么这种乐趣将比外部的奖赏更能促使我们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5.
高考大赢家     
转眼间.到北大已两年。回首高考,一切仍历历在目、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场赌博,一场战争。能考上北大.我不能不算是幸运的赢家。现在,当我作为旁观者总结自己一年多的复习经验时,我发现,要想在最后的决战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两件事便是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保持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6.
刘丽 《学周刊C版》2011,(11):122-122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是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也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最重要的心理条件.可以说没有自信心便没有学习。高一新生来到一个新的教育环境,对一切都充满期待和憧憬.很多同学还制定了学习计划.开始热情高涨。但一段时间后.自己感到学习上有点不适应.高中学习并不是自己想象得那样轻松.努力了见效也不是很大。特别是数学科目.较初中难度增加了.内容增加了.初学起来还容易.但完成作业和做课外题时感到很困难.考试起来发现好多题不会做.数学学习兴趣逐渐消退。此时.如果老师不能及时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7.
有的同学问我学数学有什么“秘诀”,我觉得学习上没有捷径好走,也无“秘诀”可言.要说有的话.那就是首先要有决心、信心和恒心.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从一点一滴做起,日积月累逐步提高.在学习中不可平均使用力量,而要把劲儿特别用在一门新功课.一个新篇章的开头,用在最基础的内容上.特别是数学,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只有把前面的基础打牢,才好进入后一步,才可能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记得高考前夕,我在书店里发现一本《在北大等你》,当即欣喜若狂。从此以后,这本书陪伴我走过了一段最难熬的日子,也陪伴我走进了北大。我曾把《在北大等你》中诸学子的方法归纳总结,分门别类地记在笔记本上,的确受益匪浅。最为重要的是形成了我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方法因博采众长而显得更加珍贵,使我在高三甚至大学的学习中都受用无穷。  相似文献   

9.
学习高中历史学科要取得好成绩有什么秘诀呢?我认为好成绩是与好的学习方法分不开的。可以说,恰当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如果教师只顾埋头钻研自己的教材与教法,只作知识的传授者,而不注重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0.
美国小孩爱上学.无论英语好坏.也不管成绩如何,孩子们对上学总是乐此不疲。有人说.全是因为学习轻松,课堂时间玩玩便打发过去了。这一看法.其实并不全面。美国学校之所以极具吸引力,老师的花招也是不可或缺的重大秘诀.  相似文献   

11.
一位学者曾说:“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其实,对同学们的学习来说也是如此。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同学们只有相信自己能读好书,才有勇气去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再把可能变成现实。自信心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秘诀何在学习也有秘诀吗? 有的人总希望它是应该有的。古埃及皇帝波多芬梅问几何的发明者欧几里得,能不能把几何给他解释得简单点,欧几里得回答道:“几何里面没有为皇帝准备这种办法。”欧几里得难为情地说出了一句老实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向父亲询问学习书法的秘诀,王羲之指着家里的十八只水缸说:“写字的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面,你把十八缸的水写完,就知道了。”王羲之讲得似乎太具体了,这算得上什么秘诀呢? 可是,也有把自己的“秘诀”出诸于世的。俄罗斯天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说:“全部秘诀在于我每天准确地工作,我给自己订  相似文献   

13.
陈志国 《学周刊C版》2011,(11):101-101
初中数学无论是在知识的结构层次上还是在思维的运用上.相较于小学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有很多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学生就会觉得困难倍增。数学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调动课堂的氛围,就需要花费更大的工夫教好数学。通过多种方法实践.同时也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热爱数学.自主地对数学学科感兴趣,我总结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在此与广大教育工作同仁一起探讨。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并因此带动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相似文献   

14.
有的同学问我学数学有什么“秘诀”,我觉得学习上没有捷径好走,也无“秘诀”可言,要说有的话,那就是首先要有决心,信心和恒心,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从一点一滴做起,日积月累逐步提高,在学习中不可平均使用力量,  相似文献   

15.
张志勇 《学周刊C版》2014,(7):115-1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亘古不变的学习真理。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是学习任何知识的原动力.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而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也才能学好,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找到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各位同学、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许校长给我这么崇高的荣誉,谈一谈我在北大的体会。可以说,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北大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美好的回忆,大概也留下了一连串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地理一直是高中文科生的一块心病,很多同学确实认认真真地学习,却收效甚微,试卷上的分数仍然没有起色。高中三年来笔者的地理一直不错,常常有人讨教学习地理的秘诀,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划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育学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此言我深以为然,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在启示学生喜爱英语学习方面,可谓绞尽脑汁。下面谈谈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心得。将点滴心得列举如下。一、创建快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竞争才有学习的动力.有动力才能出成绩。小学生年纪小.要从小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鼓舞他们的意志.为他们创建快乐的英语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英语环境中尽情地展示自我。利用一切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通过歌舞比赛演唱比赛等,让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挖掘自己的潜力。在演唱歌曲的时候.不仅可以演唱在学校所学的英文歌曲,也可以演唱在课外所学的.这些活动.娱乐性强,快乐和学习交相辉映.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最近看了一本老师推荐的张锐、任羽中两位北大学生所写的《完美大学必修课》。当初除了老师推荐的原因以外,北大学子也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力。想看看这些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能传授什么"学习秘诀",可以说是抱着一种侥幸心理吧。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那样,他们也只是普通学生一枚,所有的建议只有适合自己才是有用的。不是因为他们是北大学生才对大学有所反省,而恰恰是因为有这种反省的精神,他们当初才能走进北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化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英语的学习。作为一名高中英语老师.我感觉自己责任重大。英语是一门国际性的语言.也是以后我们的交流的工具.我们更应该努力去学习好这门语言,不要只做一名“哑巴英语者”。作为老师,我要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式方法。教导学生学英语不仅要学习语法,还要把这一门学科真正作为一门语言来学习,让它以后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在此.我从学习语法、词汇、听力、阅读等几个方面来分析高中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