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社会主义普法教育的基本要素,基本层次和基本定律是什么?这是我们从理论上认识和掌握普法教育客观规律性所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拟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此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一、普法教育的基本要素社会主义普法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使社会主义法律通过普法工作转化为全体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以普法工作为中介的社会主义法律与公民法律意识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构成社会主义普法教育系统的根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主义普法教育的不断发展。因此,作为系统结构,社会主义法律——普法工作——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构成社会主义普法教育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社会主义法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意志的表现形态,集中反映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2.
法律素质是人们参与法律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它以法律意识为核心,以提高法律能力为着眼点,它是人们对法律、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心理以及能力的总称。它是人们探索法律现象,了解法律法规和法律制度,运用现行法律对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及行为进行认识与评估的基础。培养青少年法律素质的必要性从1986年以来,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就连续部署了四次五年普法教育活动。2001年开始的“四五”普法,则明确提出“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目标,即由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公民法律素质转变,全面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  相似文献   

3.
全面加强教育法制基础建设 ,是一项十分艰难繁重的工作 ,同时也是一项充满活力、富于挑战的工作 ,我们必须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积极进取、注重实效。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教育 ,强化依法治教意识搞好法制教育 ,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学法、普法是法制建设的关键环节 ,法律只有被广大干部、教师和学生所掌握 ,法律的原则和精神方可得到有效落实。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而法律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经如期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但是我国公民理性法律意识依然薄弱,并严重影响着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因此,培养和提升我国公民理性法律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普法教育,营造一个公正司法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我国公民的理性法律意识,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不仅要求公民知法、守法,而且还要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想真正地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把普法宣传活动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笔者认为国家机关特别是司法机关应成为普法宣传的主体。国家机关是司法机关,承担着制裁违法,打击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任务。除此之外,司法机关还应把宣传法律,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放到重要位置上,只有充分调动公民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提高公民对法律的认识,才能起到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作用。所以,司法…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普法教育是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法律素质是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案说法,适时抓住学生身边高发、频发的案例,通过普法背景、情景回放、法官说法、守法建议等环节,在学生和家长中开展精准普法教育,使青少年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得到生动的法治熏陶,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让普法工作不仅精准聚焦而且更加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宣传教育,加强公民普法教育,培养法律意识.当前大学生的整体法律意识不强,各地频繁报道了侵犯大学生人身权益与财产权益的案例.因此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阐述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法律教育因素,提出了提高法律教学的实效性对策,以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8.
普法工作对于增强公民法制观念,提高公民法制道德意识,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普法工作作为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社会工程,应以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为基本任务。就当前石油职工而言,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其中包括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我国“四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的“四五”普法工作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实现由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转变。所谓法律素质,就是指公民所具有的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10.
在“六五”普法新形势下,青少年作为普法工作重点人群之一。青少年普法教育中目前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有学校普法形武比较单一,教师素质程度有限,家长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薄弱,社会大环境也有所制约。文章提出学校利用穿插教学模式进行渗透武教育.家庭改善传统的普法活动形式,社会教育通过树立正确的普法思路等,为普法工作的贯彻落实与普法形式的创新探索出一条明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云南教育》2014,(20):44-44
中华小学始终坚持把普法教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富有特色的法制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创造学法、懂法、守法的法制环境和良好氛围。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普法教育活动有序开展 一是注重普法队伍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德育主任、班主任、法制教育宣传员等为成员的普法领导小组。领导亲自挂帅。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了以校长办公室为龙头,以教导处为主体,以法制教育教师、班主任为骨干,以少先队组织为依托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学校加强与公安、交通部门的联系,聘请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进一步保障法制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温玉平 《考试周刊》2011,(89):216-217
法治社会,呼唤法治观念。普法教育与公民现代法律观念的塑成关系密切.基于对全民普法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着眼青少年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自身因素,作者认为普法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注重“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提升和法律信仰的生成,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公民的现代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13.
《少先队小干部》2012,(Z2):12-13
1985年我国制定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近3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普法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2011年"六五"普法规划正式启动。亲爱的小读者,法律和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从小要做法治社会的合格小公民。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就与法律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法律体系建立较早的西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探讨法律意识的概念、作用及其现代化的前提下,着重论述了实现西部地区公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包括的内容:关注其固有法律观念传统与现代法律观念的四种冲突;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创造三个条件;大力推进法治和普法教育工作进程;实现公民现代法律意识从“自发”向“自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湖南省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在观念、方式等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青少年法律意识教育不够深入、中小学法治教育人才缺乏、行政机关的相关举措力度不够等问题。后续普法工作的开展,应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和当前的不足,重点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多方面提升学校普法教育质量,完善行政机关的普法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6.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是人们对法的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里要素的有机综合体,因此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就是指我国公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也是我国公民的一个法治观念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普法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深入进行,随着法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相比较中看,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而且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对推进依法行政,进行法治、德治建设,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强大国家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全民普法活动的开展,使我国公民对法的认识,开始由“法制”向“法治”转变,公民法律意识也随之提升,逐渐达到对法律的崇尚和信仰,转变为法治意识。而探讨提高公民法治意识的路径,最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传统戏曲普法教育的法理基础、传统戏曲普法教育的现状调查、发挥传统戏曲普法教育功能的具体思路三个方面进行传统戏曲的普法教育功能的论述,点明传统戏曲普法主要是为当代法律宣传普及扩大其有效途径,以期用激发出受众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主动接受的目的,使得当代普法工作赢得更多的受众,最终达到扩大普法效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四五"普法教育规划的通知中指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公民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十五'计划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实施'十五'计划的法律保障。"这一点,在我国正式加入WTO之后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论当代大学生应确立的法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普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良性法律意识。作为国家未来建设中坚力量正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更应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必须帮助他们确立以宪法意识为核心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公平竞争和契约(合同)意识,为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