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抢橡皮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玩过抢橡皮的游戏呀?今天,朱老师就带我们乐了一回。当我们刚听到这个游戏的名称时,都好奇地想:抢橡皮游戏好不好玩呢?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同桌两人一起玩,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当老师说"一、二、右手"或"一、二、左手",我们就去抢橡皮,谁先抢到橡皮就算谁赢,但是如果谁出错手,即使先抢到也只能算输,输的要让赢的一方轻轻打一下手背,作为惩罚。  相似文献   

2.
抢座位     
加油声、拍掌声、欢呼声……好不热闹!我们班同学正兴高采烈地玩着抢座位的游戏。游戏开始由四个同学抢三个座位,旁边一位同学拍掌,掌声一停,那四个同学必须立刻坐到座位上,没抢到座位的就被淘汰。接着是三个人抢两个座位,最后只剩一个座位,剩下的两个同学谁先坐到谁就获胜。这个游戏可以锻炼我们的反应能力和勇于竞争的精神。游戏进行得非常激烈,获胜的大部分都是男生,他们得意洋洋。我比赛的那个组竟然有三名男生。我的心紧张得怦怦直跳,害怕一开场就会被淘汰出局。我想,不能给女孩子丢脸!我憋着一股劲儿,睁大眼睛,盯着凳子,耳朵恨不得像…  相似文献   

3.
游戏争霸     
A抢30 顿顿和怪怪熊玩一种"抢30"的游戏,规定两个人轮流报数:第一个人从1开始,按顺序报数,他可以报"1",也可以报"1、2";第二个人接着报,但最多只能报两个数,而且不能一个数也不报.如此轮流报数,谁先报到"30"这个数,谁就赢.  相似文献   

4.
1例题 在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116页有这样一个游戏:由两个人玩的“抢30”游戏,也许你以前曾经玩过,这个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第一个人先说“1”或“1,2”,第二个人要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然后又轮到第一个人,再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这样两人反复轮流,每次每人说一个或两个数都可以,但是不可以连说三个数,谁先抢到30,谁就得胜.  相似文献   

5.
稳操胜券     
做游戏是同学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特别是做数学游戏,不仅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创新求异思维能力。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几则妙趣横生的游戏。"抢一百"是我国民间流传很广泛的儿童游戏,其玩法极为简单,两个人从1开始轮流报数,每人每次至少报一个数,最多可以报5个连续的数,最后谁报了100,便是谁获胜。在这个游戏中,先报数的人只要把  相似文献   

6.
一、游戏简介所谓"抢30游戏",即甲乙二人轮流报数,第一次可以报1或2,以后每次每人所报的数字都是在对方所报数字的基础上加1或者2,不能不报,也不能报的数字比对方大3或3以上,谁能报到30,谁获胜。利用倒推的方法,我们很容易得出  相似文献   

7.
姚祎 《今日中学生》2009,(12):19-19
教科书上有个“抢30的游戏”,就是1~30个数,两人轮流来抢,一次可依次抢1个或2个数,如:A抢1(或1和2),B可以抢2(或3和4),然后A再抢3和4(或5和6),如此抢下去,谁抢到30就赢.大家都知道,一方只需要每次抢到“3的倍数”(如3,6,9,12,15……)就赢.  相似文献   

8.
教科书上有个"抢30的游戏",就是1~30个数,两人轮流来抢,一次可依次抢1个或2个数,如:A抢1(或1和2),B可以抢2(或3和4),然后A再抢3和4(或5和6),如此抢下去,谁抢到30就赢.大家都知道,一方只需要每次抢到"3的倍数"(如3,6,9,12,15……)就赢.  相似文献   

9.
抢红包(上)     
晶莹剔透的玻璃屏幕中正上演着一 场红红火火迎 新年的“晚 会”——小 游戏《抢红 包》、Flash发烧舞台剧和各式各样的闪字“舞蹈”。说了大家可能不信,知道这红火的“晚会”都是由谁编排、制作完成的吗?是“菜乌”闪客们!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如写作文《吹泡泡》时,我采取先搞活动,再写作文的做法。先让孩子们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看谁吹的泡泡大,看谁吹的泡泡多。接着,让他们说一说。我问:“大家想想,泡泡像什么?”孩子们说,泡泡像汽球,像月亮,像水晶球……我又问:“要是把泡泡当作人来写,大家想想,可以出哪些作文题目?”大家抢着说,《泡泡历险记》、《小泡泡真调皮》、《泡泡旅行记》……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我让每人动笔画一画,设计一位卡通“泡泡娃娃”,再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可爱的小娃娃会干些什么呢?”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  相似文献   

11.
暴暴蓝:女生玩《明星志愿3:甜蜜乐章》这种养成类游戏,我们男生就玩战棋大作《风色幻想Double Cross(风色XX)》!这次谁也不要跟我抢……咦?我好不容易从游戏公司拿来的光盘哪儿去了?八爪鱼:小暴,我安装完了被丢丢拿走了……暴暴蓝:我……我还没来得及安装呢……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采用这一教学方法'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6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了"抢凳子"这一游戏,6名学生围着5张椅子绕圈,全班其他学生一起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凭直观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5比6少1,6比5多1",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5"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  相似文献   

13.
稳操胜券     
做游戏是同学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特别是做数学游戏,不仅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创新求异思维能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几则妙趣横生的游戏. “抢一百”是我国民间流传很广泛的儿童游戏,其玩法极为简单,两个人从1开始轮流报数,每人每次至少报一个数,最多可以报5个连续的数,最后谁报了1 00,便是谁获胜.在这个游戏中,先报数的人只要把握好契机就一定能够获胜!同学们,你知道如何把握住这个契机吗?  相似文献   

14.
上期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一款别具一格的网络游戏《敢达在线》,这次我们再来谈谈做为一名新玩家,该如何顺利地进行游戏,真正领略到《敢达在线》带来的乐趣。《敢达在线》是典型的MMOSLG游戏——即时策略型游戏,它不同于传统的MMORPG的游戏模式。《敢达在线》里没有枯燥的打怪升级,没有抢宝抢怪或恶意PK。玩家可以带领自己的机械人与动画中的英雄们共同战斗。游戏不需要玩家长时间在线,但却需要玩家认真地安排自己宝贵的作战资源,谨慎地选择战略方向,下面笔者就为大家讲述一下游戏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15.
玩友BBS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迎来了新年,好久没有看到的烟花也在夜空中争奇斗妍,这个年过得好热闹。最近的好游戏可不少,已经发售的有《使命的召唤》、《指环王3:国王归来》、《波斯王子:时之砂》、《复活-秦殇前传》,还有即将上市的《轩辕剑四:苍之涛》,侠客将在杂志和光盘上陆续刊发这些游戏的攻略。本期带给大家的是《使命的召唤》,这是一款可以打90分的FPS游戏,场景真实得绝对让你感到震撼。这不,丢丢又抢了偶的电脑在那里猛K,原因是他的电脑配置不够~_~!另外,“游戏侠客岛”论坛也越来越火爆。酋长的“少电特攻队”正在招兵买马,身怀绝技的…  相似文献   

16.
〖课本原题〗两人玩“抢30”游戏:第一个人说“1”或“1、2”,第二个人要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然后又轮到第一个人,再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这样两人反复轮流,每次每人说一个或两个数都可以,但是不可以连说三个数,谁先抢到30,谁就获胜.此游戏公平吗?(华师大版课本第117页游戏1)  相似文献   

17.
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孩子们大都喜欢在大街小巷里玩“逮人”的游戏。幼儿园里的“逮人”游戏,多数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逮人”游戏有追逐逮人、圆圈逮人、踩影子、老鹰捉小鸡和抢阵地等。“逮人”游戏和过家家、开汽车、开火车等游戏不同,这种游戏有的追,有的跑,玩法多样,场面热烈,能锻炼幼儿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追逐“逮人”、圆圈“逮人”和夺阵地等游戏,在今天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更具有锻炼和教育价值。   追逐“逮人”。   定出谁是追逐者,然后发出信号,逃跑者迅速跑散,追逐者开始追捉逃跑者。由于是一种简…  相似文献   

18.
电视上有不少受青少年追捧的综艺节目,将综艺节目或其中的游戏环节引入地理课堂,特别是始业课和复习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巩固地理知识。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及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谁是卧底"游戏是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板凳的竞争     
2003年我又负责组织学校小学部的元旦联欢晚会,几个学生提议要玩“抢板凳”的游戏,我爽快地答应了。九个学生,八张板凳,我在一旁敲着鼓点,学生则围着板凳奔跑。当鼓声停止时,学生必须迅速地抢张离自己最近的板凳坐下,没有板凳的则被淘汰出局(板凳也相应地减少一张),然后游戏接着进行。谁坐到最后的一张板凳,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20.
潘浩瀚 《幼儿教育》2012,(31):26-27
设计意图:"抢椅子"游戏颇受大人和孩子欢迎。在"我们都是好朋友"这个活动中,我将这个游戏作了一些调整,适度地处理好了以下三方面的关系:一、创新和继承的关系调整后的游戏既保留了"抢"这一竞争的形式,又避免了游戏者被"淘汰"的遗憾,使全体幼儿自始至终都能饶有兴味地参与活动,游戏的目的更明确,方法和手段灵活多变。二、丰富性和单一性的关系调整后的游戏,其教育功能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