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浅议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后果及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特征,运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关键;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2.
虽然我国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近20年,但是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难以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主体观念及行为上对粗放型增长方式形成了较为强烈的"路径依赖"。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来破除经济主体形成"路径依赖"的"正反馈机制",让集约式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3.
基于Solow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劳动的投入和技术进步的推广应用是一国的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Solow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用简便实用的形式描述了资本、劳动的投入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本文基于Solow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模拟并分析了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指出了我国经济仍依赖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我国应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选择合理的经济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4.
为加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教育与经济结合最紧密部分的职业教育,对促进这一转变将起到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倪建彬 《软科学》1996,11(3):20-22,24
<正>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另一方面却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值此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中央及时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为我们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指明了方向。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已无庸讳言,笔者认为目前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阐述了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又通过对包头市现状经济增长方式的分析,提出了包头市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四种途径:引导发展模式的改变;引导投资方向;重视人力资源开发;重视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过程中亟须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1998年下半年以来,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央提出并实施了以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这对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促进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保证经济快速、持续、高质量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机制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粗放型的制度原因是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推进对外贸易数量型增长的制度供给过剩、质量型增长的制度供给缺失、受财政分税制和官员升迁的唯GDP论等因素制约和影响。因此,只有从制度的完善和不断创新入手,才能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9.
卞爱钧 《大众科技》2005,(11):134-135
技术一直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随着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文章对利用FDI技术转移发展我国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逐步开始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推广应用TQM成为企业行为。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国质协在全国推广TQM又采取了一些新的组织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党中央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视之为是完成“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与任务的关键。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同样需要转变增长方式,以适应国际、国内经济新格局带给农业的机遇和挑战,促进我国农业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2.
新资源观与企业资源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饶扬德 《软科学》2006,20(5):77-81
新资源的稀缺以及现有资源整合不力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根本原因。在界定新资源的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争优势资源整合论,分析了企业资源整合四维度,阐释了企业资源整合策略安排。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5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但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粗放型出口方式为主,产品缺乏专有技术和自主品牌,相互低价竞争,招致贸易摩擦频繁。笔者认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我国继续扩大开放、推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针对我国外贸增长粗放的问题,首先分析了这一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依靠自主创新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丁伯根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计算出我国1979~2006年间资本弹性系数α=0.409,劳动弹性系数β=0.591,进而运用索洛余值法计算得综合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平均的贡献率为44.43%,我国仍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加快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努力实行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作为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6.
刘宗权 《软科学》1997,11(4):19-21
科教兴商——现代商贸发展的必由之路刘宗权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强调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归根到底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要抓好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17.
<正>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址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企业内由粗放型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8.
高投资率的负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率长期在高位运行会产生经济增长效应和就业效应下降,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产能严重过剩,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等诸多负面效应,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度,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必须进行调控和治理.应摒弃过度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走创新推动型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向玉明 《软科学》1997,11(4):43-45
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中共广安地委向玉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九五”和十五年长远规划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经济质量的必然抉择。作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欠发达地区,怎样把握和如何推...  相似文献   

20.
推进城市化进程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主要形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突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资源浪费严重,因此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循环经济,将实现我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将极大改善我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