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介资讯     
正媒介资讯·时政要闻全民阅读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倡导全民阅读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在回顾2013年工作时,报告给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报告指出,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方面,推出一批文化精品,扩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在部署2014年重点工作时,报告细化了文化领域的工作重点,包括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走出去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11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3.
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持续平稳发展,长期保持在全国前列,但是以工艺美术业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产业增长速度趋缓,增长空间不大,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想象空间巨大。本文通过梳理福建互联网+文化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和瓶颈,从而建议培育壮大互联网文化市场主体、加快培育互联网文化融合新业态、加强互联网文化产业园区众创空间、孵化器建设、加大财政金融税收对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互联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在这个报告当中,培育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被视为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报告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历史使命,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遵  相似文献   

6.
金洁 《新闻战线》2023,(10):41-45
拥抱数字浪潮,聚合数字力量,苏州市通过数字化赋能思想理论武装、媒体深度融合、文化服务供给、文化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领域,释放文化资源强大势能,提升文明城市治理效能,激发文化产业发展动能,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培育壮大文化新业态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图书商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02年的工作作了部署,强调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力度。高度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和管理。加强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面临着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充分、文化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和文化产业要素市场不完善等问题。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必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扩大中高端文化供给;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提升生产要素水平,完善市场支撑体系;尽快建立指标体系,明确高质量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王全 《出版广角》2013,(23):84-8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及完善,我国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文化建设都有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文化新闻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出版业的现有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加强出版业体制改革成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发展中国特色文化的同时,要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进步,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向勇 《现代传播》2013,35(1):55-57
技术是文化成为产业的必要条件,文化成为产业是技术发展的结果。技术推动了文化产品的价值从单一的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和体验价值转换,使得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语境下显现三大价值共生的复合价值形态。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要处理好融合驱动的机制问题、融合转化的方式问题、融合氛围的培育问题和融合品质的提升问题。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需要加强文化产业创意领导人的内容故事驱动力、文化科技创新力和团队策略领导力等创意管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其在报告中论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时,明确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此前,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确定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的重要战略措施,这些重大举措,都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正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十二五"时期,芜湖市要在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培育的同时,加快园区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努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打造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实现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和规模效应充分释放。要做好规划,推动园区科学发展;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谋求园区跨越发展;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完整产业链;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打造国际文化"航母";突出芜湖文化特色,打造特色文化城市;完善政策扶持,助推园区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有一段涉及新闻工作和新闻传媒业发展问题的论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十八大报告将新闻传媒业纳入文化产业的框架内,对其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新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这应当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新闻工作和传媒业发展的指针。新闻战线要遵照这一指  相似文献   

14.
结合国家关于新时期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报告、纲要、文件,探讨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我国图书馆面向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满足人们文化需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繁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刘飞 《大观周刊》2012,(26):70-71
分析朔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打造文化龙头企业、文化品牌,培育新型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区建设,大力挖掘文化发展潜力是实现我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信息·数字     
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日前,科技部会同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编制的《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正式印发。纲要提出,围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科技需求,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纲要确定了加强文化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优化和升级、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升文化事业服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参考》2013,(15):4
财政部近日发出通知,开展2013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本次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支持内容上有了更为明显的侧重。通知明确,2013年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将支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促进金融资本和文化资源对接、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播体  相似文献   

18.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07,(11):64-65
盘点十七大报告关键词;全国卫星广播电视转星调整工作基本完成;五部委将签发《文化体制改革中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通知》;政府引导、市场导向、渠道多元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中国传媒经济:六大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出版要闻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温家宝说,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继续建设  相似文献   

20.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文化建设,第一句话就是"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这十七个字内蕴深厚,意义重大,对于我们做好文化工作、发展文化事业、搞好文化产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价值.这里,笔者侧重从出版文化的角度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