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区县级小台,宝安在四年的时间搞了四部很好的广播剧,不仅部部获奖,其中有一部还搞成电视动画片。广播剧界把这个称作“宝安现象”。这个现象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
如今,我国的广播剧发展遭遇瓶颈,很多电台纷纷减少甚至撤销了广播剧播出的栏目,而且压缩甚至停止了广播剧的生产。然而,一些电台仍在坚守广播剧这块领地,并在这块领地上种出了累累硕果。深圳宝安台就是其中的代表,从2003年迄今,深圳宝安台在儿童广播剧创作领域创造了连续三年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的佳绩,在节目热播的前提下,进行动画片、连环画等衍生产品的开发。宝安台不只积累了丰富的广播剧创作的经验,同时为广播剧真正走向市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途径。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为:这是一种“宝安现象”。在全国广播剧发展正“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宝安现象”可谓让苦苦寻觅的广播界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为了关注这一现象,并研讨我国广播剧“突围”的道路,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宝安电台、中国广播杂志社于5月中旬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广播剧发展座谈会暨宝安广播剧创作现象研讨会。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盂祥林、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中国广播剧研完会会长安景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主任杨志东、中广协会维权部主任赵德全、深圳市宝安区宣传部部长李桦、深圳市广电集团宝安广电中心主任冯方明等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二十多人应邀出席会议并参加研讨。本期“特别策划”,由于受版面限制,我们摘取编辑了研讨会的部分内容,希望读者和我们一起走进会议现场,与各路专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3.
“宝安现象”给我们很多启示:如,在广播剧发展中,相关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广播剧发展的强大后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广播队伍是办好广播的智力支持;建立一个贴近现实生活的先进创作理念是媒体建设的先导等。《小天使》、《小米》、《好人丛飞》等作品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这点,但是还有一点更要重的就是宝安台抓住了并面向市场进行广播剧创作。  相似文献   

4.
听了宝安台关于广播剧创作生产情况的介绍,感到很振奋,很受鼓舞。“宝安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广播剧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深圳宝安台经过长时间探索实践,加深对广播剧的再认识,从实际需要出发到形成一整套理论和运行机制的必然产物。“宝安现象”的内涵非常丰富,研究“宝安现象”,认真总结宝安经验,对于我国广播剧的进一步发展是会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5.
秦继鹏 《中国广播》2007,(10):79-79
当《中国广播》2007年第8期墨香浓郁地呈现在面前的时候,这期“特别策划”《疑无路又一村》立刻磁石般吸引了我的目光。这组文章从各个侧面,对“宝安现象”进行了深入研讨,精妙的见解像火花一样,给在广播剧园地里艰难跋涉的广播人点燃了希望。在广播剧发展因种种原因正“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宝安现象”正是让人们眼前一亮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6.
“新闻立台.节目活台.外宣响台.活动强台”是广播宣传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吉安人民广播电台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广播宣传成效显著,广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广播的作用日益凸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2007,(8):F0004-F0004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宝安广播电视中心前身是深圳宝安广播电视台,经18年的发展,已成为实力雄厚.功能齐全。集广播、电视、信息宽带网为一体的现代传媒机构。中心内设14个部门。下设10个广播电视站。现有员工600多人。自办一套电视频道和三套调频广播.拥有现代化的数字直播车和各类数字化采,编、播设备。中心已建成860兆光纤的有线电视传输网络,覆盖全区.连通各街道。收视用户超过60万。调频广播覆盖全区733平方公里,覆盖人口突破600万。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的广播电视大厦正在筹建之中。  相似文献   

8.
王晨 《新闻传播》2010,(5):27-27
大庆交通广播本着“全力关注交通热点、倾心服务大众生活的办台宗旨.本着“办有用的广播给大多数人听”的办台理念,不断摸索办好交通广播的新路子,社会影响力连年攀升.目前已经成为大庆地区拥有最广泛收听人群的广播媒体。今年,交通广播再次改版,更加强调办有用的广播.具体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2013,(9):I0005-I0005
中国广播联盟自2009年成立以来,目前拥有210家成员台。自2011年8月全面启动“走转改”活动以来.联盟组织了一系列极富影响力的采访报道活动,借助各联盟成员台的播出平台。使“走转改”活动成为全国广播工作者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0.
创意星主播     
李强 《视听界》2013,(5):127-127
广播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储备和新锐的节目创意,因此,不少电台都以比赛的形式挖掘新人.寻找新的节目样式,北京台的“赢在创意”、上海台的“东方畅想”和江苏台的“创意星主播”这些年做得不错,拥有全国影响。与京沪两地不同的是,江苏广播的“创意星主播”不仅仅是一次面向全国的比赛.通过比赛选拔新晋广播人才的企图心更强,也因为借由每一轮不同考核目标的赛程设置,能对选手作较为全面的判断,佼佼者能加盟江苏广播,更让选手使出浑身解数全力搏杀。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人来说.各有各的性格.这样.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才多姿多彩。那么.作为一家媒体.也只有具备自己鲜明的性格特征,才能在媒体的竞争中吸引受众。农村广播虽然处于基层,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和办台理念的局限,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居高临下.“小”台“大”办,游离实际、游离生活、游离群众的现象。农村广播要发展.要在受众中有影响、有地位.塑造广播的农字特性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李苏 《视听界》2012,(6):80-83
江苏音乐广播2012台庆“音乐种子春蕾助学行动”系列活动5月19日落幕。本系列活动由江苏音乐广播(江苏经典流行音乐台FM97.5、江苏音乐台FM89.7)、江苏文艺广播AM1053/FM91.4、江苏故事广播AM585与江苏省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联手打造,通过一对一结对资助的方式,以1200元作为一名儿童三年的学习生活补贴,帮助江苏省内因特殊情况学习、生活遇到困难的小学四年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80年代,当“经济特区”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深圳就注定要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乐章的开篇之作。从普普通通甚至有些偏僻落后的小渔村,到崛起为具有伞圈发展战略地位的现代化大城市,深圳在各个方面都经历了跨越式飞跃。深圳广播,则从“宝安工人收音站”起步,短短二十几年,跻身于全国广播第一方阵。目前深圳广播在仅有4个频率的情况下,收听市场份额超过60%,一直位居覆盖深圳上空近50家电台之首。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广播电台纷纷开办故事频率或故事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2007年1月1日开办《广播故事会》,着力打造一个全新的故事世界。2008年1月1日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频率FM107.2全新改版为“上海故事广播”。这是上海首个以“故事立台”的专业广播频率,全天播音18小时。2008年1月28日,重庆人民电台最年轻的一个频率FM103.5重庆故事广播诞生。这么多故事广播犹如“一夜春风来,干树梨花开”。  相似文献   

15.
ARD是“西德广播联盟”的简称。在西德,广播、电视统属于同一机构——广播委员会——领导,由于历史的原因,西德没有统一的国家电台,全国有8个独立的州台,各州台和西柏林市的“自由柏林电台”除了播送地区节目外,并于1950年10日组成了“西德广联盟”,向全国和西柏林市统一播送一套广播、电视节目。参加广播节目联播的除9个州台,还有负责对外广播的“德意志台”和“德国之声”。电视节目的全国联播则由9个州台组成。联播节目的比例根据各州的大小、观众人数多少来分配。设在慕尼黑市的ARD节目委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语广播怎样发挥在民族文化名州建设中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当努力办出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广播文艺节旧,大力提升少数民族语广播从业者素质,在坚持“新闻立台”思想的同时,耍树立“文艺辅台”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际广播学会于1989年9月21日举办“90年代我国对外广播发展战略”研讨会。台领导、台总工程师、台编委会、研究室、学会顾问、理事等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就研究室提出的“九十年代我国对外广播发展战略”的论文及有关国际广播在对外宣传中的地位、世界各国国际广播迅速发展的势头,我国国际广播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头十年,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发展变化,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对台广播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立足于对台广播外部环境的变化,从传播理念、策略、手段、渠道、软硬件设施等方面,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对台广播的五大变革趋向,即“从隔海喊话到两岸联播”、“从”“大喇“到‘大传播’”、“从‘盯上层’到‘向下沉”、“从片面灌输到双向交流”、“从单一广播到媒介融合”等,阐述了十年来对台广播的发展变化和未来的变革趋势。  相似文献   

19.
郑钦 《中国广播》2007,(9):11-14
对台湾广播是人民广播事业中一个特殊的对象性广播,它既担负着宣传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重要使命,又是沟通两年同胞亲情,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和桥梁。在这个看不见的空中舞台上,几代广播人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初中。200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觉成了首次对台广播效果大型入岛调查,对台湾本土听众的结构、需求和接受心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使对台广播节目有了更准确清晰的定位,并推动了对台广播理论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祖国大陆对台广播的思维正在由宣传型向传播型转变,遵守传播规律,重视台湾同胞对母体文化的身份认同,尊重台湾同胞的诉求需要和接受习惯.以各种传播方式逐渐提高对台广播的实效,已经成为各地涉台广播机构的共识。本期“特别策划”推出这组来自各地涉台广播机构相关人员的文章,是对台广播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公开梳理和展示,对其他传播对象的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1986年珠江经济台开播为先导,全国涌现出一大批借鉴“珠江台模式”的系列电台.1993年10月1日开播的河北经济广播电台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它的开播为河北的广播宣传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认为,这次变革是广播事业适应全国改革开放大形势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广播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广播运行机制相比,它表现出如下特点:首先打破了传统广播一枝独秀的局面,在广播内部形成了一种竞争态势,有利于广播潜力和活力的激发,也加强了广播自身与媒体的竞争实力.在一如既往地发挥好喉舌作用的同时,变革后的电台或节目,经济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