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正>案例:仰卧起坐练习前,教师采用倒计时督促学生迅速自由结合并站在练习垫子的旁边,对于不能及时站到垫子旁边及没找到同伴的学生要求其进行下蹲练习,多数学生的行动迅速了许多,有位男生却总是挨罚,他甚至说:"罚就罚呗,反正我不想做仰卧起坐。"分析:教师采用倒计时的方式督促学生迅速到位,有一定的效果,让学生用下蹲动作代替仰卧起坐,也有一定的效用,  相似文献   

2.
绝密的发射计划变成了现场直播上天只会安排快乐的结局,如果不快乐,说明还没有到最后的结局。2003年9月,“神舟”五号的发射已进入倒计时,邮票发行也进入了最紧张的准备阶段。“神舟”能否按时发射?会不会推迟?发射成功的几率是多少?这些问题逐渐成为心中隐隐的焦虑。  相似文献   

3.
于学岭 《新体育》2011,(10):12-12
2011年7月26日,伦敦奥运会一周年倒计时之际,安踏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将中国运动员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时所穿的梅花牌领奖服复刻再现,让这件承载着中国体育健儿光荣与梦想的经典服装再次开启人们的奥运记忆。  相似文献   

4.
平淡之美     
世界杯休憩,大家突然觉得无事可做,好像没有世界杯比赛看的日子是如此不爽,但神情中却满是喜悦,很无稽。生活总是这样,辛劳与闲散总让我们疲惫,无法祈衷。但你能“摆脱”吗?或者毅然选择另外一种生活?也许就乐在其中吧! 所以这种日子还得重复,平谈中往往酝酿着无尽的高潮。痛并快乐着,看世界杯大概是这种体会,疲惫的眼睛里也流露出外人无可体会的满足。今天是1/8决赛后休息的第二天,但时间在指尖匆匆滑过,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难耐,我们都在等待明天的比赛继续,时钟在膨胀般地倒计时,可明显日经有人迫不及待了。“还不比赛?”一个素喜插科打诨的同事眼神中发射看饥渴。看来他是不能忍受疲惫后的平淡了。约三五好友吃酒,电话里很干脆:“还是等明天吧!”见鬼,世界杯的魁力可以让一切约定俗成的约定让路,看来平淡中往往有更大的快乐凑趣。晚上,分享电视里进入八强幸福的球迷们的欢乐  相似文献   

5.
开幕式作为奥运会正式开始前的一项神圣仪式,是主办国传播自身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途径,是东道主弘扬价值观念和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平台,因此开幕式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载体。文章依托符号学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等方法,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电视直播作为分析文本,对开幕式中出现的视觉符号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出现的视觉符号中隐含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和价值观念。以二十四节气文化为依托的倒计时,将我国地域文化、春节文化、民间传说文化、冰雪运动文化以及奥林匹克文化蕴含其中,展现了我国与自然和世界和谐相处的理念,各地域风土人情与冰雪元素的融合体现了我国人民对冰雪运动的热爱以及中华文化与冰雪运动文化融洽无间,有助于让我们构建起将中华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世界相关联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获得2010年第一届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2009年8月14日,在政府大厦前的大草场(Padang)举行"青奥会"倒计时一周年典礼。为纪念这一盛事,新加坡邮政于当天发行一套4枚《新加坡2010年青少年奥运会倒计时》邮票,图案分别描绘了主办城市的热烈欢迎(65C)以及启发青少年展现、拥抱并传达奥运信念:  相似文献   

7.
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而恰恰是这些问题限制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发展。而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赛教学法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实施有效的教学。比赛教学法能充分体现教学改革新的理论思想,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参与,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学习化、民主化等原则,具有易操作,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赵晓林 《收藏》2013,(1):26-28
岳祥书,对现在很多年轻人(包括美术界)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在20世纪80年代前,很多济南人都知道这个书画界响当当的名字。2008年,有两条消息再次让这个名字成为省城美术界的热门话题。第一条消息是岳祥书美术作品征集工作已进入倒计时阶段。据消息称,征集小组已成功征集到岳祥书各个时代的1200多幅作品。而《岳祥书全集》也...  相似文献   

9.
<正>一、巧用头饰练低头在前滚翻的教学中,学生在练习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原因也各不相同,其中,针对摔背现象,学生用前额触垫子,用头顶着垫子滚翻,是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戴上用纸板做成的小猫、小狗、小兔等头饰,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自信自强、意志毅力、心理心态、杀气霸气、舍我其谁、激情投入、严于实战、主动变化、不畏困难、再铸辉煌”.走进正定乒乓球训练基地的球馆.迎面可见上海世乒赛倒计时电子屏上滚动着这样的口号。主教练陆元盛说“女线情况不容乐观.前一段的亚洲杯给我们敲了警钟.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我们要考虑怎么去夺冠军.而不是保冠军。”  相似文献   

11.
多思 《中国集邮》2000,(1):18-18
伴随着澳门回归倒计时的钟声,华夏儿女翘首期盼的神圣时刻已经到来。特别使我感到兴奋的是,有幸收到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亲笔题字的邮政贺年明信片。这是我集邮生涯中非常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准备活动是在运动前进行的,目的是克服人们生理上的惰性,预防运动损伤,让学生尽快进入运动状态而组织的一种身体练习的活动。它是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文章对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作用及意义进行探讨,剖析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提高准备活动的效果,促进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心理定势普遍存在于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动作之前心理定势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如果我们不了解或不注意学生上课前的心理定势,那么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其心理优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1 心理定势概述心理定势是在自身能力下形成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这种状态影响或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昨天我区组织中学体育教师们围绕着教学有效性进行专题研讨。首先由S老师上公开课,课程内容是在提炼广播操动作元素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学会编健美操。从设计意图上,学生在原有的广播操基础上复习部分动作,由教师带领复习巩固后,利用A、B、C、D、E5个动作自己组合创编一套健美操,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利用已经学习过的动作,重新组合、创编健美操。其实这节课在前不久地市农村体育优质课评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样是借班教学,可是今天的效果大不如上次。  相似文献   

15.
<正>"展",舒展,展开。"示",把事物拿出来或指出来使别人知道。"展示",展开其内容,通过知觉感受,实现预期效果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助力学生展示自信?如何捕捉展示时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如何利用展示时机促进育人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做法。一、运用课前展示,激发学生兴趣高效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让学生展示自我。学生主动参与展示,既符合体育课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如何使体育课的开头变得新鲜有趣、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开设了课前5分钟体育乐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谓课前5分钟体育乐园就是在体育课的前5分钟,让学生在规定的场地和范围内,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练习自己所喜爱的项目,内容自主选择,友伴自由组合,效果自我评价。通过两学期的教学实践,改变了以往部分学生因体育课前活动单调枯燥、缺乏个性化等原因而导致不愿上或怕上体育课的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充分地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  相似文献   

17.
倒计时     
《体育博览》2011,(12):14-16,18
时至12月,一切已接近尾声,总结的日子,所再的一切郡已经入倒计时。 估计卡马乔对”倒计时“这个词儿最敏感了,因为关系国足能否进世界杯的生死一战即将上演。就在世纪光棍节的那天,2011年11月11日,中国队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小组赛第四轮比赛中对阵伊拉克队。战火已烧到眼前,藏败就在此一举。说到光棍节,大家不要沮丧,还有一个值得狂欢的日子在等着大家呢,那就是今年的圣诞节。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教学实验、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在高中跨栏跑技术教学中,进行不同教学方法(分解、完整、分解诱导和完整诱导)的教学实验,并在教学前、后进行100m栏测验。测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存在着差异性;教学效果依次为完整诱导教学法、分解诱导教学法、完整教学法、分解教学法,其中采用完整诱导教学法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又快又好地掌握挺身式跳远的技术动作,从而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体能,创造更好的成绩,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并应用了跳箱作为主要辅助器材的简便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腾空步与空中“立定”姿势相结合1.在坑前纵放一定高度的跳箱,并使之紧靠沙  相似文献   

20.
税燕 《体育教学》2003,(3):19-19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课前认真研究队列练习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以及如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集体观念,组织纪律性,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行走技能,以及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等;在操场上,教师精神饱满地喊着口令,按课前精心准备的教案实施着,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了解知识、学到技能等效果;学生跟着教师的口令进行练习,却流露出满脸的无奈和应付。教师的精心设计、认真教学换来的是学生的无奈和应付,这是为什么呢?在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调查中,学生对队列练习的态度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