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杜艳 《文教资料》2007,(20):80-81
北宋词人贺铸的《东山词》中不少篇章是描写女子的,这些女子包括其结发妻子赵夫人、吴地妓女、北国胭脂、金陵女、歌女、舞女等。笔者认为贺铸写这些女子并不仅仅只是延续花间、柳永等婉约的套路,而是在写自己的恋情史。本文试从《东山词》入手,将贺铸与吴女的感情脉络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2.
《青玉案》是北宋著名词家贺铸的代表作;它从寄托﹑比兴﹑化用三个方面体现了贺铸超绝的诗化艺术。  相似文献   

3.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北宋时期两首著名悼亡词。文章试从两首词的情感表达、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4.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和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北宋时期两首著名的悼亡词,同以真挚沉痛见称,同样具有回肠荡气的艺术感染力。本文试从两首词的情感表达、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闯门万事非》是北宋时期两首著名的悼亡词。本文对这两首悼亡词的情感内容、艺术构思、表现手法等进行了同异比较探析,并从人生经历和艺术禀赋方面揭示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6.
《史记》主要采用间接引用与直接引用《诗经》的方法,前者据《诗经》诗句写史,从《诗经》中摄取史料;后者则是直接引用《诗经》中某些篇章的诗句,以阐述自己对史实的观点。这种引用《诗经》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善于"引用"是《世说新语》一种主要的修辞手法,其中对《诗经》的引用量大且效果极佳,通过对《世说新语》引用《诗经》的典故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典与他的政治思想、身份地位和个人爱好有关。《世说新语》用各种方式引用《诗经》,使这部志人小说充满了诗意,增强了美感。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宋诗人贺铸的《鹧鸪天》和英国十七世纪诗人弥尔顿的《梦亡妻》同为悼亡诗,同样真挚感人,但二者在表达方式、感情基调方面却有较大不同:《鹧鸪天》通过大量平实朴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意象来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悲中有痛;《梦亡妻》则通过引用希腊神话传说和《圣经》典故来表达作者对亡妻的颂扬和怀念,悲中有慰。本文就此展开分析比较,并试图从文化角度对这种差异做出诠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曹植作品引用《诗经》典故的统计、归纳,分析曹植对《古诗十九首》引用《诗经》的继承以及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追踪曹植艺术风格的溯源,探求文学观念的蝉变。  相似文献   

10.
研究《史记》,其史料来源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司马迁在撰写这部远古到西汉武帝时的史书《史记》时从《诗经》中直接和间接吸收引用了许多素材,对《诗经》进行了广泛的引用及深刻的论述,而这些引用和论述对《史记》的创作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向的《列女传》每一篇故事的结尾都引用了《诗经》的句子作结。这些故事所引用《诗经》的句子 ,有的与其内容相符 ,有的相近 ,有的则不是用其本义 ,而是借用诗中的形象与语句表达自己的感情 ,借诗以言其志。《列女传》在引用《诗经》的观点及欣赏《诗经》的心态方面取得了某种和谐和统一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文本出发 ,对北宋大词人贺铸的名作《青玉案》及其几首步韵之作进行了剖析。视角新颖 ,见解独特  相似文献   

13.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诗经》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由于二者在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具有密切关联。先秦文献有关引《诗》的文献中,《左传》最具有代表性。已有众多学者对《左传》引《诗》的原由和引《诗》方法做了大量研究。试就其引用《诗经》的篇目、次数和引用的特点而言,对引《诗》情况作全面的考证和分析,为研究《左传》和《诗经》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古诗十九首》引《诗经》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十九首》引用《诗经》的形式包括词语、意象的引用,句子和语意的化用等方法。《古诗十九首》引用《诗经》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运用明引和暗引两种独特的方式;抓住《诗经》四言到五言发展的契机;所引用的内容大都充满伤感色调。《古诗十九首》引用《诗经》的作用在于所引符号的嵌入,不仅暗示出诗中未申明的意义,扩大了文本结构的张力,而且揭示出《诗经》与《古诗十九首》的五言诗体和感伤主义风格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猛刚 《文教资料》2013,(36):27-28
叠音词的大量使用是《诗经》语言的一大特色,研究《诗经》叠音词,对理解《诗经》句意有促进作用.文章以《诗经》叠音词为引,以部分历代作品为点,对叠音词这种语言现象的结构意义及其在后世的传承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董仲舒《春秋繁露》20多篇称引《诗经》,篇目主要涉及《大雅》、《小雅》、《邶风》、《卫风》、《魏风》、《周颂》、《商颂》、逸诗;多引用《诗经》原来诗句,带有较强的哲理性而少描述性与抒情性,注重《诗经》的"志"与"质";改易引用《诗经》部分字词或句序,为释文所用;引用《诗经》的一些诗句,进行阴阳灾异观点的阐释;客观上使严肃的论说文章增加了诗意和文采。  相似文献   

17.
《诗经》作为中国诗歌文学的滥觞,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学和思想内涵。班固所撰《汉书》,不仅有其重要的史学价值,其中引用了丰富的《诗经》资料,也是我们研究先秦与西汉《诗经》学的重要文献。本文试从引用次数统计,引用的方式、特点及引用的意图、形成原因等不同角度浅析《汉书》引《诗》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列女传》引《诗》得失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向的《列女传》每一篇故事的结尾都引用了《诗经》的句子作结。这 些故事所引用《诗经》的句子,有的与其内容相符,有的相近,有的则不是用其本义,而是借用诗中的形象与语句表达自己的感情,借诗以言其志。《列女传》在引用《诗经》的观点及欣赏《诗经》的心态方面取得了某种和谐和统一。  相似文献   

19.
汉代是《诗经》传授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因为秦汉之交对文献的毁灭性打击,以及汉代社会政治的不断变化,《诗》学与其它学说一样,为了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故而不断的汲取新的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后汉书》引用《诗经》的形式有篇名、字词、整句、典故的引用;同样,《后汉书》引用《诗经》也绝非仅现存毛诗一家,其余三家诗也同样在引用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0.
引用《诗经》说明道理,是自先秦以来形成的传统,汉代人继承了这一传统。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发展和突破。通过对《史记》、《汉书》、《后汉书》三部史传作品中保存的大量《诗经》章句的分析,我们可以考察两汉时期引用《诗经》的新特点,认识《诗经》对汉代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