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高校成人教育中国画教学面临着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师生在理论认识上存在误区,在当下国画创作"传统"与"现代"两大阵营的对立中感到困惑.今天的教学必须要在不断地加强传统技法训练的同时,强化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对传统中国画的认识,正确认识中国画的传统与创新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成教生的理论水平和国画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教学要立足传统,着重体现当代价值,教学要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从传统到现代,从生活到艺术,创造性地继承中国画的优秀成果.在取景、构图、造型,笔、墨、色等方面着重研习,要临摹、写生、创作相结合,培养新型的具有时代感和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借鉴当代艺术新观念,形成其多元化发展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校中国画传统教学存在着很大的被动性。其原因:一是学生中国画基础差,二是认识上存在误区。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必须加强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是提高对传统国画的认识,加强传统技法的训练等。  相似文献   

4.
高师中国画教学中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着重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笔墨能力和设色能力;创作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研究选择运用适于中国画表达的艺术符号,注重艺术精神的探索和艺术语言的创新;速写是基础教学与创作教学的中间环节.要加强速写,促进中国画教学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5.
朱晓荣 《成才之路》2012,(26):56-56
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方法是成功完成国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的博大精深,也正是我们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我们要培养激发学生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我们的学生爱上中国画。  相似文献   

6.
唐华 《大学教育》2023,(7):130-132
文章阐述了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中国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并从对学生加强基础教学、充分挖掘民族地区中国画课程思政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搭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中国画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画教学在初中美育教育中的地位愈加突出,越来越多家长、教师和学生重视起中国画教学。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美术中国画教学,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难以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中国画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为此,创新改革初中美术中国画教学势在必行,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就初中美术中国画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画学科的教学体系形成已近百年,中国画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一直处于探索阶段。面对21世纪的时代背景,中国画教学应以创新为切入点,从多个角度对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和探索,并把中国画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创新改革维度纳入到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中来进行思索。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精华,目前我国很多高等院校美术专业都设有中国画专业,相比较其他美术专业而言,中国画专业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相对陈旧、落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较薄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改变这种现状的途径首先是有关领导和教师要认识到当前中国画教学的弊端,深刻领会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掌握世界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对当前的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是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教育中的必修科目。如何开展好中国画教学,始终是中职美术教师为之努力的目标。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课程设置不够有针对性、教学设备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和规范中国画学科建设、培养优秀的中国画师资人才、提高中职美术专业学生的内涵、改进中国画教学设备等加强中职学校中国画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小学阶段有不重视中国画教学现象,从参加全国第二届美术教师教学录像课上海选拔赛的情况看,全市20堂小学美术课中没有一堂是中国画课,中学也只有一堂。不重视的原因:学校领导与教师两方面主客观情况都有。由于中国画教学需要毛笔、毡毯、宣纸、墨汁等必备工具,最好还要有专用教室。由于条件的限制,操作的繁琐,有些教师在中国画技法掌握上也较弱,小学阶段的国画教学就比较薄弱因此,要加强中国画教学,就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进行中国画教学设施的建设并建立以中国画为特色的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的发展进程停止不前甚至倒退,导致了上世纪关于中国画前途的三次大的争论。近现代中国画的教学长期依附西画教学模式,丧失了自身的体系。在新世纪应加强中国画的教学改革,加强中国传统哲学、中国文学、中国美术史论、美术心理学、书法等知识的教学,以建立完整的中国画教学新体系,推动中国画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中国画与现代设计在知识融汇和多学科多专业跨越结合的当下联系紧密。中国画在高校设计专业教学中应充分挖掘中国画的造型语言、审美理念,谙熟高校各设计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探索与各设计专业相适应,与传统中国画课程教学有显著区分的教学形式。中国画课程的适应性教学使艺术设计与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笔墨意境和文化内涵融合创新,学生在中国画中感知体悟传统民族艺术,传承与挖掘设计元素,拓展创意设计语言。  相似文献   

14.
艺术感悟     
继承传统,锐意创新。中国画继承传统同然重要,但创新更重要。发扬传统并不是墨守陈规,要从传统中感悟其精神。  相似文献   

15.
面对历史悠久的中国画,我们既要继承,更要创新和发展。中国画创新应从西方绘画艺术中吸取养份,把西方的写实技巧、色彩光影等引入中国画中,提高中国画表现力;从民间艺术中去吸取艺术养份,更加突出中国画的时代特征;借鉴姊妹艺术的表现技法,融会贯通,拓展中国画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学习应注重技术层面掌握与文化素养的培养,书法基础、线描造型和笔墨运用是中国画学习之基础。学习中国画必须对传统的笔墨和中国画的意境有深刻的了解。技术上要从“有”到“无”——在深入了解和掌握传统的基础上,要有敢于突破传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的发展进程停止不前甚至倒退,导致了上世纪关于中国画前途的三次大的争论。近现代中国画的教学长期依附西画教学模式,丧失了自身的体系。在新世纪应加强中国画的教学改革,加强中国传统哲学、中国文学、中国美术史论、美术心理学、书法等知识的教学,以建立完整的中国画教学新体系,推动中国画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红延 《河南教育》2004,(10):39-39
当前的美术教育要实现培养创造力的目标,迫切需要的是有特色的课题,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利于创造思维的开发。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已涌现出不少有创新价值的课题设计,如形状的发散思维造型、中国画布置画面迁想状物、借形造象与借迹造形,以及颇具前卫特色的反常规思维设计等课题,都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中国画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的确立、教学手段的实施、培养目标的确立,能够培养出复合型专门人才。以书入画,提升学生的素养;要求教师做到“三进、三出、三能”,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创作带动教学,做到教学相长;基础课与创作课要做到“连续”教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作为高校中国画教学中的主导者、参与者,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作到不断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和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国画学院教学也在不断的探索和调整,如何在继承优秀传统艺术形式的基础上更好的开拓创新,做到既重视传统"技"的学习,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是中国画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与研究,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必须贯穿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在基础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作意识;利用构成课、小品创作课探索创作规律,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注重综合文化课程设置,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