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在一次国际环境保护会议上,一位美国记者问我国著名环境专家曲格平教授:“中国有没有环境记者?”曲格平告诉他这样一组数字: 近10年来,中国共有5万名环境记者参与“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建议和督促解决突出环境问题2万个。这位美国记者感到十分惊讶。  相似文献   

2.
美国环境记者组织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境新闻在美国能够受到重视并成为很重要的新闻题材,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在于其背后有较为强大的社会力量--环境记者组织.美国的环境记者组织成为记者业务的平台,协调着环境记者的统一行为规范,推荐经验丰富的环境记者进入大学开辟新闻学新领域,并在世界范围内培训环境专业记者.  相似文献   

3.
两会期间,《中国环境报》发表了200字消息《总理记者招待会请柬采用再生纸》。消息虽短,却蕴含了重要信息:总理心系环保,最高决策层对环保的重视细致入微。作为有20年"跑口"经验的环境记者,笔者见证了政府部门的环保举措、百姓的理念提升,也见证了环境新闻的"热"与"冷"。环境新闻热的背后曲格平,原全国人大环资委的主任委员,也是我国第一任国家环保局(现国家环保总局的前身)局长。说起环境新闻,不能不提他。  相似文献   

4.
1972年。曲格平去斯德哥尔摩开会.将《人类环境宣言》带回国,同时也带回了“环境保护”这个词。如今旧事重提,谁又曾记得“环保”比改革来得更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绿色、环保的呼声愈来愈高,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媒体与环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中国环保事业的创始人曲格平所说:没有大众传媒的推动作用,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环保事业。亚太环境记协主席冈布隆先生曾说,在各国乃至世界的环保事业中,大众传媒充当着桥梁、监督和发动机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由原国家环保局局长、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以及原国家环保总局法规司、生态司司长彭近新耗费两年时间编著的史料性环保文献书籍——《环境觉醒》日前出版。4月28日,该书出  相似文献   

7.
中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省会太原市作为联合国在中国第一个“清洁生产示范市”项目,于1993年3月18日正式启动。“这也是中国开始走向新的工业文明的重要标志”,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在启动大会上说。 在中国众多的省会城市中,联合国何以单单选中太原为第一个清洁生产示范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地区办公室执行主任谢世塔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关注全  相似文献   

8.
闻文 《新闻记者》2000,(5):53-55
最近,两本由中国记者写的书在全国书市上大出风头。一本是42万字的《目击美国这八年——中国资深记者在美国的见闻与采风》,另一本是50万字的《白宫风雨荡政坛——中国资深记者对美国政治的观察与解读》。  相似文献   

9.
袁远航 《新闻世界》2012,(4):192-194
埃德加·斯诺作为20世纪杰出的报道中国的美国记者,其职业生涯经历了高低高的不同时期。究其原因,除了斯诺自身的认知局限外,国际环境也有着明显的联系和影响。本文试从国际环境这个角度分析其职业生涯起伏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媒体多元化时代的环境新闻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著名环境科学专家、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曲格平教授曾说,我国的环保事业依靠宣传起家,依靠宣传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环境保护事业不断进步。各项法律法规的出台,各种重大的环境保护工程、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污染综合治理措施、环保专项行动等等,从各个不同阶段、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反映和记录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推进历程,也反映和记录着我们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艰辛和曲折。而媒体的新闻报道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乔布斯的同事们发现,摆在这家全球最高市值公司面前的选择似乎只有两个:要么接受粉丝的要求改善中国工人工作环境,要么听从奥巴马总统的建议搬回美国一年前的一个晚上,正在加里福利亚州考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与苹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苹果公司)的前CEO乔布斯有一次会谈。当时,奥巴马问乔布斯,为什么苹果公司前一年销售的7000万部iPhone、3000万部iPad几乎都是在海外生产,难道这些工作不能回到美国国内吗?  相似文献   

12.
环境新闻起于美国19世纪的资源保护运动。1985年,中国环境报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环境报道迈出了重大一步,1986年中国环境新闻记者协会成立,1993年,中国加入了国际环境新闻记者协会,至21世纪初,中国的环境新闻已融入了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13.
郭慧 《新闻采编》2006,(4):17-19
环境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门类,“它探求环境报道的独特规律,聚焦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重在将人类环境的现状告知受众,引起社会的警示”。作为一种重要的报道题材,环境新闻开始于美国19世纪的资源保护运动(1850—1920),在这场运动中,涌现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专业环境新闻记者和专业环境记者协会。环保典范之作之一,美国纽约市的中央公园,就是在《纽约晚邮报》主编布莱恩特的相关环境报道的影响下,由纽约市政专门拨出一块土地建立而成的。而《森林与河流》杂志主编葛瑞乃尔对滥杀、滥捕猎物的声讨,则直接导致了美国包括黄石公园保护法在内的一系列自然生物保护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环境下记者角色地位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媒介环境下“公民记者”大量涌现 “公民记者”这个概念.在今天已不算陌生。韩国记者吴延浩(Oh Yeon Ho)早在2000年就创办了全球第一家公民新闻网(ohmynews.com),成功地将“每个人都是一名记者”的口号变成现实.至今已有四万名“公民记者”:2005年10月,当美国新奥尔良市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造成罕见灾害之际,  相似文献   

15.
令人疑惑的“爱恨情结”《国际新闻界》今年第2期发表了方汉奇先生的《美国记者的爱恨中国情结》一文 ,回顾了百年来美国记者有关中国的报道。方先生对来华的美国记者大部分历史时期(1949年以前)的作为是持肯定态度的 ,认为他们是“爱”中国的 ;而近二十多年来 ,美国记者是“妖魔化”中国的 ,是“恨”中国的 ,由此构成了百年来美国记者对华的“爱恨情结”。从这篇文章来看 ,美国记者的“爱恨情结”是继时性的 ,是先爱后恨的 ,而不是共时性的 ,不是爱恨交织的。读至此 ,不禁令人生疑 :上个世纪前五十年 ,中国四分五裂、兵连祸结、政劣…  相似文献   

16.
<正>缘起:建立在主体性认知基础上的记者角色分析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媒体角色的定位既源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也受制于一定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众的认知水平。新闻媒体的角色与为之服务的记者角色息息相通。对于中国来说,不同发展时期媒体的角色定位并不完全相同。60多年  相似文献   

17.
律师是有钱人吗? 记者观察:最近有报道称,美国总统选举中,律师是捐款最多的行业,中国律师有钱吗? 王工:我还没见过中国的律师上过富豪榜.我就是个穷律师,不会赚钱.我打官司,提前也不会跟人家说多少律师费,他们给我多少就是多少吧.据我所知,中国大概有近12万律师,北京有1万多,不过大部分都比较穷,一年的收入在几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8.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一次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我们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当代人一个紧迫的目标。而记者做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人群,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行动。  相似文献   

19.
环境新闻学的发展及其概念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威 《新闻记者》2004,(9):18-21
21世纪伊始,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杂志《时代周刊》询问读者:“你在新世纪最关心什么?”结果环境问题位居榜首。其后,CNN对亚洲包括印度、韩国、日本、中国在内的27000名观众进行电话采访,发现人们关注点上升最快的是环境和健康。(JimDetjen:2002)根据《北京青年报》2001年的一次读者调查,北京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实际上,自1998年以来,该报的环境报道以30%的比例递增。而对76种中央和地方报刊的调查表明,1996年环境报道为251篇,1997年就骤增到22066篇。(陆红坚:2001:4)20世纪中后期,随着人类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问题渐成显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环境新闻的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环保运动的兴起 ,环境新闻也在蓬勃发展。无论报刊、电视、广播 ,还是新兴网络媒体 ;无论是全国还是地方性媒体、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媒体 ,环境新闻都占有一席之地 ,并受到各家媒体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此同时 ,在中央和地方还涌现出一大批以环境新闻为主体内容的专业媒体或专刊、专栏、专业网站 ,一批记者以报道环境新闻为己任 ,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环境记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实践和相关资料 ,对中国环境报道的现状及趋势作一个简要总结。一、我国环境新闻报道的基本特点中国著名的民间环保组织———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 (简称“自然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