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采编合一”还是“采编分开”,这是报业新闻生产流程管理中的一个老问题。《中国水运报》实行“编采分开”机制后的实践证明,采编分开是符合现代报业发展方向的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不仅有效地提高了采编质量和新闻生产水平,也促进了中国水运报的发展,报纸发行量和经营创收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成为全国行业报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
王克珑所著《新闻采编漫谈》一书已于今年八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新闻采编漫谈》按修养篇、实践篇、技巧篇、探索篇等四个部分,侧重论述了新闻记者的政治修养、文化修养、理论修养和现场报道、科技宣传及各类广播稿件的采编技巧,并对新闻队伍建设、新闻理论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本书适合报纸、广播、电视编采人员、业余通讯员和写作爱好者阅读。全书20万字,欲购者请与湖  相似文献   

3.
肖燕雄  尹熙 《新闻记者》2005,(11):34-36
新闻考评制度的核心是评价 新闻考评制度是对媒体采编人员业务水平进行考核的制度.是新闻媒介内部管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也关系到新闻媒介整体的发展方向。目前媒体编采考核方式大致有硬性定量型、自我申报型、折算分数型、末位淘汰型、首席记者型、划分等级层次型等几种。其主要目的是以之作为编采人员的工资发放标准,鼓励编采人员写好稿、编好版。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00,(2)
南充日报 :向采编人员赠送特殊礼物〈本刊讯〉2000年1月3日新将千年上班第一天 ,四川南充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谢洪才在编辑部全体人员会上 ,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单(保险金额35000元) ,一一送到每个采编人员手上 ,从而解决了采编人员因外出采访发生意外伤害的后顾之忧。大家高兴地说 ,这是社领导在新千年到来之际送给我们的一份特殊礼物。这次 ,报社共为73位同志保了人身意外伤害险。(何其兴)自贡日报 :重视新闻理论研究〈本刊讯〉近年来 ,自贡日报为提高编采人员写作和编辑水平 ,及时总结编采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00,(3)
本刊讯昆明市盘龙区委、区政府连续两年开展“宣传盘龙好新闻”竞赛活动。6月19日 ,该区1999年度好新闻评选揭晓 ,省、市报社、电台、电视台推荐参评的42篇(件)新闻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盘龙区是昆明市4个城区之一。区辖11个办事处 ,常住人口约43万。为了吸引各方人士关注盘龙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 ,盘龙区委、区政府于1998年开始设立“宣传盘龙好新闻”奖 ,对省、市新闻媒体编采人员采写的新闻作品实行重奖。这项评选活动开展两年来 ,调动了新闻单位采编人员的积极性 ,宣传该区的新闻稿件的质量有所提…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提出了对新闻采编人员全面、科学、严格管理的明确要求,提出了新闻采编人员从业应当和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发展广播事业的制度保证。1.积极主动做好正面宣传。坚持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方针原则和基本经验,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明确要求,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广播媒体肩负的历史职责与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7.
不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新闻采编人员都是其发展的基础,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决定了新闻报道的质量.已经发生彻底变化的新闻传播环境,对新闻报道的表达形式、生产流程等都有了全新的要求,新闻从业者的能力升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从新闻编辑应该怎样提升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肩负宣传舆论重任的新闻采编工作者在实现依法治国目标过程中,怎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怎样进一步加强自身法治观念和良好的法律意识培养,以适应党和人民的要求?……本文试就提高采编人员法律意识谈谈看法。而闻系的人员法律意识的层次要求法律意识的作用对新闻采编人员来说,主要体现在依法报道上,即在报道中遵守法律和运用法律方面。一定层次的法律意识是正确运用法律的必要的心理条件和思想条件,它能为采编人员在采编过程中提供有关信息和价值判断。提高了法律意识,也就提高了对法律的认知,从而影响思维方…  相似文献   

9.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的形象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3月22日发出《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以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行为,维护新闻界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规定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支持改革…  相似文献   

10.
王尧 《采.写.编》2023,(8):98-100
全媒体时代强化采编人员综合素质培育是高校校报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与有益探索。全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采编人员队伍以非专业人才为主、采编人员的采编能力较为单一、采编人员重视内容的专业性但忽视时效性是高校校报面临的基本现状,由此使得高校校报采编人员在全媒体时代面临着传播理念滞后、采编能力较弱、新闻时效不足三大问题。鉴于此,高校校报采编人员要加速转型发展,要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基础,做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用心做好正面宣传;要以提高综合采编能力为核心,提高基础采编能力和提高融媒体采编技能并重;要以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为补充,全面发挥信息化时代的数据资源作用,多管齐下,全面推动高校校报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工作怎样为“四化”建设服务?怎样提高报纸的宣传质量、特别是经济宣传的质量?怎样掌握新闻工作的规律性?这些已经成为报纸工作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四川日报于最近成立了新闻研究所,将从基础工作做起,加强新闻理论和业务研究,培训年轻的编辑、记者,促进报社编采人员加快提高业务水平,推动改进报纸工作。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报动态     
以往编辑记者碍于被采访单位的盛情,在工作间隙饮酒不算违纪,可从今年4月份起,《本钢日报》的编采人员午间再去赴宴就要按违纪处理了。这是《本钢日报》为提高报纸质量、维护编采人员形象所做出的新规定。众所周知,由于一些新闻单位的编采人员到基层采访时,常常被人敬为上宾,因此,逢中午或晚间时分,一些被宣传单位常常备以酒席款待记者编辑,而一些编采人员常因对方盛情难却导致饮酒过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去年,《本钢日报》以一流的质量,荣获全  相似文献   

13.
今天,已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报纸的编采人员坐在计算机屏幕前,就可以用最简便快捷的方式,足不出户就可知道世界各地和国内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实现新闻资源共享。然而,如何正确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为办报服务,却是当前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据了解,目前有的采编人员直接把互联网上的信息作为新闻源、稿源,  相似文献   

14.
信息速递     
事件中宣部等联合发出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规定新华网北京3月22日电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发出《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规定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支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规定强调,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真实、全面…  相似文献   

15.
辽宁锦州日报在新闻改革中,强调记者和通讯员必须深人到现场,直接采写新闻。实践证明,这对改进报纸宣传,提高编采人员的写作水平和改进工作作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记者和通讯员采访的新闻,提出了人们较为普遍关心的问题,而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数据驱动新闻”已经成为未来传媒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运用现代图式理论对数据新闻生产全过程进行深度剖析。新闻图式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不仅依赖新闻采编人员的道德水准和专业能力,更依赖数据新闻生产流程的公开化。  相似文献   

17.
报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报纸的的新闻及其思想的质量上。它取决于新闻编采人员的“内力”,即综合能力。传统“大报”拥有专业素质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职业精神高尚、思想方法科学、认识问题深刻的编采人员,以及他们在读者心目中的权威形象,这是当今报业市场竞争中的最大财富。“大报”参与并赢得竞争的利器在于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上。开发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报纸编采人员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必须从提高他们的思想能力开始。  相似文献   

18.
新闻采编人员主要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等工作,由于工作比较特殊,新闻采编人员要具备优秀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业务素养。基于此,在论述新闻采编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表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综合素质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工作中,特别是各级地方新闻单位,历来重视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编采人员强化新闻真实性意识,坚守新闻真实原则,还通过"三贴近"等多种形式,不断要求编采人员到基层,上一线,实事求是做好新闻编采工作,努力杜绝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20.
安阳日报社重视编采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办好报纸奠定了坚实基础。1984年《安阳日报》恢复出版时,组成人员主要是原来的通讯员和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报社坚持组织采编人员定期参加政治学习,读马列基本著作;支持青年们参加电大和函大学习,选送部分同志到郑州大学新闻系和其他大专院校进修;购买了大量新闻理论和专业书籍,为每位记者订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