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新时期艺术美学的研究中兴起了一支独辟蹊径的队伍,这就是喜剧美学的研究群体。其代表之一,便是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所长——陈孝英研究员。近年来,他以陕西、南京、北京、上海、广东为基础,组织起一支喜剧美学的研究队伍,并在西安和香港先后召开了三届全国性或国际性的研讨会,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专业研究机构——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艺术美学研究室,创办了第一家喜剧美学刊物——《喜剧世界》双月刊,在新疆、陕西和广东主编了三套喜剧美学丛书。与此同时,他本人已出版或即将出版《幽默的奥秘》、《喜剧美学初探》、《漫话幽默》、《幽默理论在当代世界》、《喜剧电影理论在当代世界》、《喜剧美学论文集》、《中国当代幽默小说选》等七部著作,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受到国内及苏联、美国、香港学术界和艺术界的关注。去年六月,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和香港电影文化中心邀请他赴港讲学。他在香港喜剧电影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喜剧艺术在当代中国》的学术报告,引起强烈反响。港、台及美、英的电影艺术家、理论家、影评家认为,他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意见。现将陈孝英同志的学术报告刊登于后,并发表理睛同志的评述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一、喜剧心理美学要义喜剧美学与艺术心理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要探索喜剧的本质和喜剧美学的奥秘,就要深入到人的生理深层结构。随着我国喜剧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我们应该而且能建立一门新的边缘科学——喜剧心理美学。喜剧心理美学,它是美学,研究人和现实的审美关系;它又是心理学,着重对人生的生理美学和心理机制的心理分析;当然,它又是喜剧学,这是它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在黑格尔的文艺理论中,对于喜剧的研究很少。其喜剧思想中成功运用的辩证法思想,考察西方喜剧的方法,对于当今的喜剧研究都还有很大启迪作用。虽然他对喜剧并未做过多的系统论述,但他仍将喜剧放在一个较高的地位上,把喜剧看作是批判封建、宣扬人性的旨归。在《美学》中,喜剧是作为"打开通向人类艺术所包含的一切东西的解体之途。"作为"绝对理念"的"绝对精神"阶段的外化形式,喜剧是体现理念的具体形象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并且是"艺术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处于告知艺术世界的解体和宗教世界的到来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喜剧艺术在当代的小说、戏剧、相声、小品等文学创作中运用得越来越频繁,在电影、电视剧、相声、小品等导演中,无论从人物性格的塑造上,还是在人物语言的运用上,显得非常重要,不可或缺。这是因为喜剧作品使欣赏者在笑声中不但得到了很高的艺术享受,还得到了精神的升华和人生的启示。因此,喜剧艺术成为作家进行文艺创作和表现生活的重要的艺术手段,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喜剧艺术的美学基本特征:内容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丑恶,表现手法是夸张,美感特征是笑。  相似文献   

5.
西方喜剧美学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喜剧致笑机制的心理学阐释.二是喜剧作为一种艺术体裁在艺理论上总结。在西方美学史上,柏拉图最早从心理学角度对喜剧致笑机制作了探讨,亚里士多德则奠定了喜剧的美学理论,而他们的喜剧美学思想源于当时喜剧艺术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一“艺术是真实的表现”。但这“真实”不是生活的模拟或机械地复制。而“是象画家那样艺术地再现全部生潘的真实”,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如恩格斯所说:“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俄国著名讽刺作家果戈理正是按照这一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在生活土壤中孕育、提炼题材,于1836年创作了反映现代生活的喜剧《钦差大臣》。他在《论戏剧》中说:一部真正的喜剧,应是“这个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早就指出:“笑乃七情之首,能化雍滞,通气血,有益智健脾之效。常笑之,延年也。”在当代这个开放改革,充满笑声的年代里,“笑”的意义就不仅仅是益智延年了。不管是从社会学、生命学、教学学,还是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说,“笑”都有不可忽视,甚至不可估量的功用和价值,可是,由于受极左思潮和其它原因的干扰影响,中华民族审美品格中的喜剧意识和喜剧审美力已严重地遭到削弱和摧残。对“笑”的认识,于人们的心目中往往是知其然而不太知其所以然。尽管近年我国喜剧美学的研究和喜剧艺术的  相似文献   

8.
喜剧艺术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是以它的特有形式来否定丑恶的东西。它虽然没有悲剧艺术那样庄重和崇高,但它却带着自身的可笑性进入审美领域,反映社会生活,成为一种肯定人类社会实践的美学种类。也就是说,喜剧艺术是社会生活矛盾冲突的反映,它表现的形式是轻松愉快的,而悲剧则是严峻而深沉的。悲剧艺术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矛盾冲突和描绘的悲剧人物命运,体现了人类争取自由和光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表现了人类精神的本体力量,而喜剧艺术则是对社会生活中丑恶的否定,也就是对客观世界中失去了存在价值的事物的否定。黑格尔认为:“喜剧只限于使本来不值什么的、虚伪的、自相矛盾的现象归于自毁灭。”鲁迅也认为:“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否定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是喜剧写作的审美  相似文献   

9.
十七世纪法国伟大的喜剧艺术家和新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始人莫里哀,一生写作了三十七部喜剧,他的喜剧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来喜剧发展的影响很大,莫里哀虽然没有为我们留下戏剧论著,但是,他的全部喜剧艺术实践,都浸透着自己的喜剧美学思想。特别是《太太学堂的批评》、《凡尔赛宫即兴》和《达尔杜弗》序言等,集中地反映了他对喜剧艺术的基本观点,是莫里哀喜剧观念的结晶。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文学史上,能够准确、真实地反映妓女斗争风貌的戏曲当首推关汉卿的《救风尘》.在这部剧作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艺术手笔成功地塑造了喜剧主人公赵盼儿的形象,完美地展现其以仗义、豪侠之外在举止为表,以忧郁、深沉的内心世界为里的复杂性格.这一喜剧形象,凝聚着作者的冷峻思考,概括了元代妓女的生活遭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弘厚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悲剧和喜剧无疑是极具美学价值的艺术门类和美学范畴.二者在审美价值方面呈现出相反相成的特点.本文从审美心理这一视角入手,从创作主体心理、接受主体心理、文本心理蕴涵及艺术效果三方面对悲剧和喜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擅长喜剧的著名剧作家并不是很多的,其中一位就是李健吾。但他的喜剧艺术却被忽视、冷漠,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在寂寞之中过掉的”。这是现代戏剧研究中的偏枯现象。难能可贵的是李健吾一身而兼长悲剧和喜剧,这在现代剧作家中可说是稀见的。他的喜剧在当时和后来都产生过一定影响。他的喜剧很讲究艺术技巧,探讨他的喜剧艺术方法,对于我们今天从事喜剧创作将是十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喜剧是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也叫“滑稽”、“喜”、“喜剧性”),又是艺术的一种主要样式。作为艺术样式的喜剧向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喜剧仅指戏剧中的喜剧,而广义的喜剧还包括喜剧电影,喜剧性的小说、散文、讽刺诗,  相似文献   

14.
在戏剧艺术这个大家庭里,喜剧作为悲剧最为亲密的兄弟,之所以能在戏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留住自己的观众,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它所蕴藏的自由狂欢精神。喜剧艺术的这种自由狂欢精神是与生俱来的,它源于一种边缘状态中生命意识的爆喷。在这种爆喷中,充满了交替与变更的精神和死亡与新生的精神。自由狂欢精神对于喜剧氛围的营造、对于剧场中观众的影响和作品中喜剧性内涵的揭示以及对于剧中喜剧人物的塑造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笑是喜剧的特征,是一种具有理性认识的审美愉悦。本文旨在论述如何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对生活素材进行喜剧加工,使之成为有效的具有美学意义的引人发笑的喜剧艺术。  相似文献   

16.
在戏剧艺术这个大家庭里,喜剧作为悲剧最为亲密的兄弟,之所以能在戏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留住自己的观众,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它所蕴藏的自由狂欢精神。喜剧艺术的这种自由狂欢精神是与生俱来的,它源于一种边缘状态中生命意识的爆喷。在这种爆喷中,充满了交替与变更的精神和死亡与新生的精神。自由狂欢精神对于喜剧氛围的营造、对于剧场中观众的影响和作品中喜剧性内涵的揭示以及对于剧中喜剧人物的塑造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的角度,对古今中外关于喜剧本义的有代表性的观点及其方法论进行叙述和评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喜剧论作了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喜剧本义的五个要点,并将喜剧本义的内涵概括为:作为美学范畴的喜剧,是通过事物的内容与形式、动机与效果、真与假等不谐调状态,产生笑或乐感,从而否定丑、肯定美的审美形式.  相似文献   

18.
广东喜剧美学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3月16日——17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和清远市举行.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颜泽贤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曹础基教授分别代表学校和中文系出席了会议,并向大会表示祝贺.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广东戏剧家协会、广东学术研究杂志社、中山大学中文系、暨南大学中文系、暨南大学语言文化中心、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月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华南师范大学科研处、广州电视台文艺部、惠州电视台等单位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持者,广东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刘伟林教授回顾了四年来广东喜剧美学研究的成果,提出这次讨论会的主要议题是;喜剧美学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广东喜剧美学研究和艺术创作的回顾与展望.此外,还决定讨论增补理事和吸收会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赵本山表演的喜剧,其成功之处在于努力对通俗艺术的优势加以发挥,突出喜剧的消遣娱乐功能,将讽喻同娱乐有机结合,突出情爱因素,贴近现实生活。其不足主要有二:过分倚重喜剧的搞笑功能,使喜剧显得甜俗甚至粗鄙,又隐含着对男性世界的极端不信任。赵本山喜剧的发展之路,应该是在保持其优点的同时,努力走雅俗共赏之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喜剧与真、善、美的关系入手,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喜剧艺术创作和欣赏在认识、教谕、审美机制中不同于一般美学形态的特殊规律,认为喜剧的真、善、美是在对假、恶、丑的否定性表现过程中转换生成的,对喜剧美学研究中一直争论不休的难题诸如喜剧的基础、喜剧的美学特征、肯定性喜剧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