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验性新闻报道的是某一地区或单位,经过一定时间反复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行之有效的新做法、新思路、新技能、新知识。它以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有用性为特征,它既凝聚着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又对党报读者群体中那些或负有一定社会责任、或有一定社会责任意识的人,以及那些在事业上想上进、想发展、想有所作为的人,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当然,我们提倡应重视抓好经验性新闻,而应当是要用极大的努力去捕捉真正的新闻,使之多一些符合新闻传播规律要求的有价值的经验性新闻,少一点食之无味的“瓜菜代”;不仅要努力寻找重要的经验性…  相似文献   

2.
姜传富 《记者摇篮》2001,(6):27-27,28
长期以来,记者在新闻创优中,通常采用抢发的方法,即一经发现好新闻,就立即抢先发表。这种创优方法能够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感,也确实创造出许许多多新闻精品。但是,抢发的创优方法只适用于那些时效性强,刚刚发现就已经成熟的好新闻;而对那些时效性不强、刚刚发现时并不成熟的好新闻,则不宜一味地抢发,否则就写不出精品了,同任何事物一样,有些好新闻也存在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和成熟的过程,因此,对那些故事不完整。但却预示着深刻的主题,潜存着很大价值的好新闻,就要根据它的发展情况确定发表的最佳时机,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新闻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宣传效果,那么,如何判断这类新闻的最佳发表时机呢?  相似文献   

3.
苏岩 《新闻传播》2010,(9):126-126
动态新闻时效性强、新闻性强,本身就有很大的吸引力,影响面也就很广。而非动态性新闻却有很大不同,尤其是经验性消息、工作通讯等,往往时效性、新闻性差,经验性、理论性强,相对比较枯燥。这类新闻写起来既要有典型性、指导性,又要有新鲜性、感染力,比较而言,难度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4.
陈强 《新闻采编》2008,(1):29-31
作为新闻的一个类别,稳态新闻是指那些已经发生但时效性不太强,还没有被报道过,广大受众尚不知道的新闻,也有人称之为隐性新闻。相对于时效性较强、动态明显的显性新闻来说,稳态新闻具有新鲜元素少、态势波动小、看似习以为常、不太引人注意的特点。教育工作规律性强、周期较  相似文献   

5.
谈起经济新闻摄影报道,许多摄影记者都说难拍,原因是经济新闻一般适合于用数字、文字等形式表述,而难以用直观的瞬间形象说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新闻摄影就是对应和图解经济学中专业的或是抽象的名词。于是,报纸上的经济类图片总是一些印证式、经验性的照片,很少有新鲜的画面。 难道经济新闻就没法用照相机很  相似文献   

6.
新闻注重时效性,这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新闻贵在求新,“新”有新鲜、新颖之意。新闻包括时效性和时宜性。  相似文献   

7.
梁衡依据新闻的态势将新闻区分为三种类型:显性(瞬间的)新闻、隐性(稳态的)新闻和预见性新闻。他说:“从采写角度着眼,依据新闻的态势,可将新闻分成三类,即:显性的(瞬间的),指那些已发生的明摆着的新闻.如突发事件、会议新闻:隐性的(稳态的),指那些已经发生,但时间性不是很强,还未被人知道的新闻.如人物新闻、经验性新闻。  相似文献   

8.
如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经济新闻成为党报的主打产品之一。不过,相比较财经类、都市类报纸的经济新闻写作而言,党报的经济新闻写作一直显得过“硬”。尤其是经验性经济新闻的写作,被大家称为“难啃的硬骨头”。如何把经验性经济新闻做活,使普通读对其产生阅读兴趣,是党报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9.
苏杭 《记者摇篮》2006,(2):36-37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步入后尘是记者的大忌,尤其是那些重大事件,重要动态,应该分秒必争,捷足选先登。然而,事物总是相对的,时效性极强的新闻,毕竟不是每天都有。记者面对的,新闻所播的,大量还是非动态新闻。在这类新闻中,比“时效”更吸引人,更耐人寻味的,是报道所含的深刻的?思考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侯玢 《新闻三昧》2004,(8):30-30
谈到报纸的时效性,人们先会强调新闻版的时效性,而对副刊并不要求时效性,甚至认为副刊不需要时效性。这种观念的产生也许与报纸最初的形式有关。报纸是以刊载新闻为主的连续出版物。一般把载有消息、通讯及评论的新闻版称为正刊,把从新闻延伸开去,提供理论、知识、化享受和各种实用咨询的各版称为副刊。尽管早期副刊是以富有艺色彩的消闲类字起家的,但是实践证明,时效性仍是评价副刊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叶永平 《新闻窗》2012,(3):31-32
时政新闻报道就是宣传党和政府有关政策、方针、路线以及社会生活、经济活动和城市建设等内容的成就性、经验性和典型性的报道。与民生新闻相比,更具有政治性、政策性、广泛性、信息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媒体间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在有限的版面或时间内给受众提供更多更新的高质量的信息,是各种媒体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现代生活快节奏和受众对媒体的要求。提倡写或拍短新闻,特别是现场短新闻正是适应了现代生活和受众的这一要求。电视短消息是指片长在1分30秒内的短新闻,它在每天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直接影响着新闻栏目的质量和在受众中的影响力,显示了记者的素质和抢抓新闻的水平。然而一个时期以来,电视消息类新闻呈现出越做越长的趋势,短的在三四分钟,长的甚至七八分钟,时效性差、总结性的经验性报道过…  相似文献   

13.
郭毅 《新闻与写作》2005,(12):21-23
在网络新闻中,滚动新闻滚动播出,随时更新,是新闻网站、新闻频道中最能体现新闻时效性的部分,网络新闻的全时性在这里得以最充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邓涛 《新闻三昧》2005,(9):28-29
新闻要新,使读能产生先睹为快的感觉,除了讲究新闻的时新性、时效性等要素外,还要在改进新闻导语写作上动脑筋、下功夫。实践证明,一目了然、成功的新闻导语,能引起读的普遍兴趣,让其“一见钟情”,满足读先睹为快的欲望。  相似文献   

15.
新闻价值是一种度量,用来判断新闻文本的意义.满足那些度量的新闻文本被视为是"新闻的",即是指它具有新闻的属性.网络新闻有着与传统新闻不一样新闻价值标准.作为传统新闻思想核心的真实性、时效性、影响性、重要性、接近性等新闻价值,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正被重新度量.我们必须予以关注,因为网络新闻不但在生成自身的新闻价值观,也在影响甚至改写传统新闻价值观中公认的元素.  相似文献   

16.
覃华 《新闻传播》2006,(8):58-58
由于传播技术手段的进步,使新闻的定义也有了新的发展新闻由“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发展为“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传播由事后传播发展为事中传播,广电媒体的新闻时效性得到最有力的表现。面对广电、网站等电子媒体在新闻时效性上的激烈竞争,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应如何应对,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要提高报纸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二、抓好新闻由头,追踪采访新闻事件多个现场,获取现场短新闻的资料。新闻工作和其他工作不同,记者每天碰到的都是新问题。新闻要求“新”的属性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有主动进取精神和独创意识。诚然,现场新闻有不少突发性事件是记者无法事先预见和准备的。一些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已发生了稍长时间,如果记者作后续采访,写成现场短新闻则时效性差;若是不写又太可惜。因而,抓好新闻由头不失为补救时效性差的好办法。一旦抓到好的新闻由头,记者就应该有所准备地深入到新闻由头发生的现场,去捕捉新闻事实。每一个发生在现场的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新闻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资料是新闻活动的产物。顾名思义,新闻资料既有新闻性又有资料性;新闻性表现在,它在内容选取上受到新闻活动规律的明显制约,动态、时效性突出,大多数新闻资料均由新闻产品转化而来的。而资料性则表现于:它在发挥的作用和体现的价值上,非但没有完全削弱时效性,反而显现出对新发事件或可能突发新闻的内在关联与延续性,从而激活了新的时效性。所以,正是由于新闻资料的这种双重属性,为我们资料工作者进行新闻信息资料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肖欢欢 《新闻记者》2004,(11):52-53
新闻是讲究时效性的,但是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如果失去了报道时机或者对整个事件的报道价值未做最大限度的开发,那也是对新闻资源的一种浪费。在实践中,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事后仍然会表现出一定的新闻价值,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要潜心留意,瞄准时机进行“补报”,使那些失去时效  相似文献   

20.
现象类稳态新闻的可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理论家梁衡将新闻分为三类:瞬间新闻、稳态新闻和预见性新闻。他解释说,“实践中,我发现报上登的新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发生的,如昨天召开了某个会议,哪个要人来访,发生了某个案件等等,这些事时效性较强,可以叫‘瞬间新闻’,‘显性新闻’,稍纵即逝”。“与‘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