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产业集群的生态属性与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为产业集群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从生态学的视角看,产业集群是一个有机整体,它表现了和生物种群相似的行为特征。本文以生态学中的种群成长动态模型作为分析的基础,运用生态模拟的方法,从环境负载容量、种群规模、内在成长机制、生命繁衍策略、种群间的关系五个方面讨论产业集群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概念,引申出企业生态位以及企业生态位宽度,然后以“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例,从科技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品牌资源、制度资源、人文地理环境资源六个生态因子分析与研究了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是近年来产业集群理论关注的焦点,其研究目的主要是提高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推动产业集群持续发展。文章充分借鉴社会生态位理论思想和方法,提出了集群生态位概念,分析了集群生态位特征,研究了集群生态位功能,梳理了集群生态位与集群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学理论的产业集群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健  金占明 《科学学研究》2006,24(Z2):431-437
利用生态学的生态位理论、逻辑斯蒂曲线和协同进化理论针对我国产业集群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以解决我国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生态位重叠、经济发展与环境冲突严重等问题。认为产业集群应通过内部企业的竞争和协作获得发展的动力,通过企业多样性的提高、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与相关产业和部门联系的加强来促进所在商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协同进化来获得竞争优势,并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生态学Lotka-Volterra理论和产业集群生态位整合的Logistic模型基础上建立产业集群生态网络竞合模型。结合产业集群的竞合特征,通过调节竞合系数来讨论企业间的竞合模式,并针对企业不同生态位的表现提出"生态位确立——生态位拓展——生态位巩固——生态位整合——生态位分离"的产业集群生态网络应对战略。最后对产业集群生态网络在竞争和合作的过程中提出注意点,使得生态网络生态位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位到技术生态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把生态学的生态位原理应用于技术领域,指出技术也有生态位,它是由资源生态位和需求生态位组成,技术的生态位与生物物种生态位的根本区别是需求生态位,通过生态位分化原理分析了技术生态位应用的生态机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的产业集群风险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产业集群在结构、机制等方面与生物种群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本文运用组织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从组织变革与结构惰性,选择的限制和生存与竞争三个方面对产业集群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图书馆生态系统、图书馆生态群落、图书馆生态种群、图书馆生态个体等方面,分析了图书馆的生态位,并通过构建图书馆生态位评估指标、改善图书馆生态位质量、拓展新型生态位、加强生态位之间联系等角度,探讨了调控图书馆生态位的各种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业企业种群生态位测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业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至关重要。引入生态位理论提出了区域科技创业企业种群生态位概念,借鉴物种生态位测度思想构建了科技创业企业种群生态位的测度模型。以青岛为例分别测度了科技创业企业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并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科技创业生态位适宜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生命有机体.应当用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对城市进行重新解读.本文运用生态学思想解析城市的生态位现象及城市在生态环境中的进化过程,系统分析了城市之间的生态关系及城市生态位"态势"、生态位分离与重叠、生态位扩充与压缩等理论和模型,阐述了城市发展的生态学基础,提出了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技术生态位作为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用来研究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问题。在将态势观点引入技术生态位的基础上,从网络关系的视角分析了生态位态势的愿景、力量和知识三个机制,在此前提下阐述了技术生态位态势的四个阶段。以东北三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根据前期的实地调查结果,分别讨论了三个机制作用下的生态位态势。实证结果表明:东北三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均拥有不断成长的技术生态位网络和稳步发展的技术生态位态势,其中辽宁省的技术生态位态势处于填满期,吉林省处于原型II期,而黑龙江省处于胚胎期。根据实证结果,研究有重点地针对四个阶段的技术生态位态势提出了发展建议,为技术生态位理论在我国区域新兴技术产业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对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有积极影响作用。首先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结构,包含人力资源生态位和产业生态环境2个方面,提出产业核心竞争力包括管理竞争力、创新技术竞争力和营销竞争力3个部分,构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与核心竞争力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提出相应的假设;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作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所提出的假设均成立。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位理论及相应测度方法,计算2012—2015年广东省港口产业生态位强度、宽度、重叠度等指标数值。研究结果表明:(1)7个子产业按照宽度值可被划分成优势种、亚优势种、伴生种产业3种类型;水上运输业占据较多的区域资源,对港口产业整体发展贡献程度最大;船舶工业生态位宽度过窄且贡献最小,产业间的整体重叠度处于较低水平。(2)生态位分异度呈逐年递减趋势,产业差异化程度加大,竞争态势趋缓。(3)生态位态值与强度的降序排序结果一致,石油、化学和电力工业目前增长不足;综合来看,水上运输业发展良好,船舶工业发展水平不足。  相似文献   

14.
企业生态位原理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本文借鉴生态学中生物物种的生态位理论及模型,分析了企业生态位的特点及规律,提出企业相互关系的本质是企业生态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并分析了企业生态位模型、企业多样化模型、企业生态位分离度模型及企业竞争排斥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模型,剖析了企业生态位的竞争排斥规律及企业生态位的进化原理。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从而使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正确,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可视化技术对态势感知系统的支撑机制,构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的态势感知可视化模型,以提取并识别合理的、科学的、适宜的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为林业产业环境优化和生态位"扩态增势"提供整合性的决策依据。研究表明:第一,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是由资源、需求等利导因子,技术、政策和体制等限制因子共同推动,不同因子的优势度存在较大差异;第二,要不断强化高优势度的因子,也要持续关注低优势度的因子,以实现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优化和林业产业正向演化。  相似文献   

16.
在生态位理论框架下,以我国30个省市2002年-2018年面板数据作为实证分析对象,研究各省市生态位发展进程,并构建STIRPAT模型测算双向FDI对工业用水量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各省市生态位程度并不相同,北京等6省市为高生态位地区,河南等11省市为低生态位地区.双向FDI在不同生态位地区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IFDI促进了低生态位地区工业用水量的增加,而对中、高生态位地区的工业用水量表现为抑制作用;OFDI促进了中、低生态位地区工业用水量的增加,但在高生态位地区中表现为抑制作用.各地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双向FDI结构布局,提高工业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位理论,分析影响我国节能服务企业成长绩效的生态位因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善节能服务企业生态位因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评价主体,基于生态位理论,从农业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生产水平、结构与成长等四方面竞争力维度构建区域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其农业竞争力生态位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并依据核心-边缘理论分析各市农业竞争力演化与时空格局,划分为核心城市、次级城市和边缘城市3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间浙江省11市的农业竞争力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市排名次序相对稳定,整体表现出从东北向西南的距离衰减;(2)各市的综合农业生态位与生态位宽度出现背离,因此衡量区域农业竞争力发展水平需综合考虑其影响支配力(生态位值)和资源获取力(生态位宽度);(3)各市之间农业竞争力生态位高度重叠,竞争显著。最后提出浙江省应强化核心区辐射带动,开展生态位扩充、生态位协同发展策略,优化生态位结构,提高各市农业竞争力,破除农业经济固化态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中国煤炭区域流动与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亮亮  韩雪  秦晓楠  武春友 《资源科学》2014,36(10):2215-2222
如何引导煤炭资源在区际间达到合理的配置,保障能源的可持续供给,是保持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为考察我国煤炭区域流动与竞争情况,基于生态位理论对煤炭流动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进行测度,研究表明:1山西、内蒙古和陕西对煤炭市场的争夺能力较强,相互之间及对其他煤炭输出地区产生竞争压力;2河北、江苏、山东、辽宁和广东对煤炭资源的争夺能力较强,山东对其他煤炭输入地区都产生了竞争压力;3在加强煤炭运输能力建设的同时,提出要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明确区域分工、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及加快建设煤炭储备基地等优化煤炭流动格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