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企业创新网络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创新网络具有复杂性、分布性、异构型以及行为主体自身的自治性等特点,传统的还原论与数理统计方法已无法解释企业创新网络中的涨落、涌现等复杂现象,国内外学者开始从复杂适应系统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创新网络.本文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的思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企业创新网络特有的聚集、流、非线性和多样性等特征,以及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企业创新网络的标识、内部模型及积木三个微观机制,分析了创新活动中的自组织与涌现现象,表明企业创新网络是一种复杂适应系统,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企业创新网络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持续投资以及现代工业体系的建设推进,复杂产品的系统创新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理论界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以案例研究作为主要方法,对浦镇公司1949年至2012年的创新过程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通过企业网络能力、创新结构和创新模式共同协同演化而成,并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自组织行为的阶段性特征,即:(1)涨落阶段:系统企业通过网络能力形成了有利于利用式创新模式的结构;(2)役使阶段:系统企业通过网络能力形成了有利于探索式创新模式的结构;(3)相变阶段:系统企业通过网络能力形成了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协同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理解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升地区竞争力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运用仿真手段对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创新主体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身行为规则从而导致了集群创新网络的涌现;创新主体的知识差异大小,专业化程度强弱以及知识的传递方式对创新网络演化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企业创新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创新网络是一个自组织系统,自组织理论为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指导。文章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有关企业创新网络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崭新视角探讨了企业创新网络的自组织特性,并提出了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企业创新网络模型,指出了自组织理论在创新网络方面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模型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钢  张永安 《科研管理》2010,31(1):104-115
摘要:理解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动力及其演化特征对于提升地区竞争力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建立了环境-行为模型,并运用仿真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创新主体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身行为规则从而导致了集群创新网络的涌现,同时,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具有小世界、集聚等复杂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的粘着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霍兰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运用三层回声模型对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的合作和粘着机制进行了深入地阐释。在深刻剖析集群创新网络形成的合作条件、学习机制以及粘着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条促进我国集群创新网络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和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霍兰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运用刺激—反应模型和回声模型对集群创新网络形成的动力、合作机制进行了深入地阐释。在剖析集群创新网络形成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合作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4条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复合三链螺旋创新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比较不同创新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提出了复合三链螺旋创新系统网络模型,应用研究复杂适应系统的SWARM模拟平台对创新系统的运转过程进行了模拟,最后找到了最优的创新组织方式,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一种创新网络视角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创新网络是一种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和技术创新的新型创新模式。它作为相关企业知识交互作用的创新平台,为企业应对复杂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条件。本文旨在探讨创新网络交互作用特性,基于创新网络的视角,探讨技术创新的网络性,最后对我国创新网络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技术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动态性、不确定性提升,促使协同创新网络呈现大规模复杂动态系统形态,基于统计学、协同创新理论、创新生态系统论等单一方法难以满足其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客观需求。以复杂网络为主的计算社会科学作为数字经济时代全新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是融合数学、生物学、统计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为解决大尺度、系统性问题提供了可靠工具。针对复杂网络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的代表性成果,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其分析,发现该领域主要运用到统计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多主体仿真和创新生态系统论中的一种或多种研究方法。据此,从"复杂网络+"视角将现有研究成果细分为基于复杂网络—统计理论、基于复杂网络—创新理论、基于复杂网络—多主体仿真和基于复杂网络—生态系统论的协同创新网络研究,系统梳理了4类方法在理论与应用层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缺陷,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协同创新网络面临的新变化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拱效应的筒仓土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波  应宏伟  谢康和 《科技通报》2005,21(5):624-627,632
对筒仓小主应力拱形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墙土摩擦角部分发挥时的小主应力拱形状较充分发挥时平缓。根据土拱形状的理论分析计算平均竖向应力,由此得到了对应不同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的侧土压力系数,以及筒仓侧土压力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2.
13.
对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文献计量学目前的状态 文献计量学存在着定义多、模型多、争论多的问题,总的说来,对文献计量学是什么,研究什么,还存在分歧,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尹春华  周西平 《情报科学》2005,23(4):568-572
复杂科学的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复杂系统的几个重要特征: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及复杂适应系统的七个基本点,然后从其中的几个方面探讨了internet所呈现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从而说明了internet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该系统所呈现的特征将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复杂适应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网民和网站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因素,认为居民文化程度、电脑拥有量、信息化水平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对互联网没有影响,我国互联网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16.
薛捷 《科学学研究》2016,(7):1111-1120
设计作为技术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创新驱动力已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重视,但从顾客感知的视角来探讨产品设计如何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生影响的经验研究尚不多见。基于"产品设计→顾客感知质量→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的理论模型,通过针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分别展开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设计驱动力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并不一致,对渐进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除了对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还通过顾客感知质量对其产生间接作用;对于根本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均要完全通过顾客感知质量来间接作用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此外,设计驱动力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即设计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两种创新类型的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均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对于顾客感知质量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教学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网上教学和远程教育是21世纪教育所呈现的新特点。网络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利用网络这一媒体手段来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双赢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从为什么要建设课程资源管理平台,课程资源管理平台的研究内容、系统功能设计与分析,以及研究课程资源管理平台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资源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评析历年来创新联盟记分牌(IUS)及其指标体系的演化,对IUS2015中欧盟与全球主要竞争对手的创新绩效及其差距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公共部门的研发投入亟须加强,而专利创造和运用、创新合作及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虽然严重薄弱,但其增长潜力很大。最后,探索IUS对"新常态"下我国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方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基于领域工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重构性差、与企业资源计划软件集成的灵活性差等不足,在领域工程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开发过程,建立了基于领域工程的开发模式。结合统一建模语言与领域构件的优点,提出了基于统一建模语言的领域构件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数据表示和交换的工业标准,XML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论述了XML及XML的相关标准,对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实现原理进行了重点分析,并采用Java编程技术提供了简单的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