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保尔铮铮有声的人生格言.保尔以他宝贵的青春、热血和生命实践了这一人生诺言,达到了他人生的最高境界!读了小说、看了电影或熟知这个故事的人,无不为保尔的事迹所感动,莫不为保尔的精神所折服!是的,保尔的生命很短暂,其价值却无限!他是当时,也是后世青年永远追随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影视明星赵薇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网上掀起了空前的讨论青春的热潮,尤其在我们"80后"心中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和共鸣。当大多数"80后"的同龄人为易逝的青春而感到迷茫和失落时,我却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庆幸和欣喜。我的青春践行着青春的梦想,我的青春因教师这个平凡的职业而绚烂多姿。永远忘不了六年前的金秋九月,我告别了父母和亲人,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农村中学,一个让我尽情挥洒青春热血的地方。这里被其他同行们戏谑地称为"上山区",但就是在这个"上山区"的农村学校,我度过了最宝贵的六年青春时光。那是一段交织着汗水与泪水的时光,也是一段收获真诚与感动,收获欢笑与幸福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3.
"你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你不能阻止生命与时光的流逝,但你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度过流光溢彩的人生。"当别人还在伤春悲秋,叹惜青春短暂时,我却在笔记本上郑重地写下了这段话,  相似文献   

4.
闪光的烛魂     
闪光的烛魂郭翔宇时间,常常扼定生命,而灵魂却昭示不朽;尽管空间仍造就平凡,但有一种精神已在岁月的回眸中升华为永恒。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丰镇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一位共产党员凭着对人生的执著追求把自己的青春与生命无私地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他的理想情操,他...  相似文献   

5.
人生感悟     
路 ,走得越多 ,或许对人生的感悟就越深。有人说 :生命是一种轮回 ,终点之后抵达的 ,又是起点。你不理解起点 ,也就不真正懂得终点。聪明的人 ,在起点就会想到终点 ,到了终点 ,又会立即把它当作一个新的起点。也许季节的青春可以轮回 ,而人生的青春却只有一次 ,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季节的青春虽然美好 ,但它毕竟是盲目的 ,而人的青春却是一个主观能动过程 ,人的青春可以辉煌 ,也可以灰暗。青春是短暂的 ,但青春之花却可以长开不败。一个有智慧有德行的人 ,虽不能说青春永驻 ,却可以说青春长在。奋斗时是快乐的。拼搏时内心充满了希望。奋斗…  相似文献   

6.
尼采认为人生本质上是恐怖与苦难的深渊,但从古希腊文化的研究中,他发现了使希腊人能够获得生命意义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以及由两者结合而产生的悲剧.尼采认为生命通过艺术而得到拯救,他提倡一种超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自由和生命欢乐的审美人生.  相似文献   

7.
纳兰性德情操高洁、才气纵横,是至诚坦然之士;虽出身贵族,备受皇恩,却无争名夺利之实.对待爱情他坚贞执着,情深意切;对待朋友他忠信热忱,至真至诚;对上微言直谏、率性而为,不媚上、不畏上、不唯上,喜欢和汉文化人交友.正是因为他纯真感人和情操高洁,才能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被王国维赞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他生命短暂,但著作颇丰,尤以词著称,在当时曾产生过"家家争唱饮水词"的轰动效应,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被誉为"国初第一词手".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在清华国学院时间仅为两年多,但在现代文化史和学术史上留下许多耐人寻味的话题.在他静默无语的背后,隐藏着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体验.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他有不可回避的人格缺陷;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教师,他的教学方式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他的自沉,尽管结束的是个体的生命,却成为现代文化史的一个象征,一个阐释不尽的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9.
生命,你伟岸高大,却又卑微平凡;你漫长绚丽,却又短暂黯然;你坚贞顽强,却又渺小脆弱……生命的每一个灵魂都经历着不同的选择。那一幅幅画面在我脑海里翻腾。奥斯威辛集中营巨大的"焚尸炉"正全功率地工作着,滚滚黑烟不停地冒出。遮蔽着天空;那些被囚禁的生命成了无尽的燃料,那一刻生命是那样的渺小而无助,生命对犹太民族来说是一场灾难。但这些伟大的生命并没有在"纳粹"恶魔的威逼下妥协,他们愿意将自己的躯体燃烧也不甘心屈服于  相似文献   

10.
人的生命是短暂而宝贵的。生命是漫漫黑夜里的一道闪电,虽然短暂,也要闪亮,也要追求辉煌。但在现实世界中,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一些人甘愿结束自己鲜活的生命,提前回归到漫漫无期的黑夜里。这要分为牺牲和自杀两种情形。我们要向那些舍生取义、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做出牺牲的人表示敬意,这些人皆称为烈士。但自杀却是另外的情境,生者面对自杀者的心境往往是一种痛惜和悲凉。  相似文献   

11.
【文题】对"生命的价值"的理解有多种:有人说,就是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与汗水;有人说,就是为祖国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有人认为,实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而在于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来,不在于伟大,而在于平凡……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2011,(18):3
"如果说人的出生是‘自然生命’的诞生,那么,学校、家庭和社会则孕育了人的‘社会生命’,其中学校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阶段,是把一个人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教育历程。"一个为丰富学生和教师的社会生命内容、提高其社会生命质量而不懈努力的校长如是说。  相似文献   

13.
赵东营,男,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镇稻屯村人,1986年7月16日出生。生前系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汽车04级1班班长、校学生会劳动卫生部副部长。2006年1月12日傍晚,赵东营利用寒假为村里义务修路返回途中不幸落水意外身亡,时年19岁。在赵东营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很少有波澜壮阔之举、惊天动地之声。可他从小到大,朝气蓬勃,健康向上。他一路走来,步履坚实有力,一个脚印一支歌。在他的歌中不乏自立自强、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好学上进的旋律。他在极为平凡而短暂的实践中,用至真、至善、至美的品行,成为当代青年的楷模。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学生,赵东营的事迹对我们更是有着特别的意义,值得我们去思考并学习。赵东营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6000多天,但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却演绎了新时代青年自强不息、积极向上、无私奉献、勤劳诚信的青春绝唱。山东省高校工委、团省委、省教育厅先后追认赵东营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愈来愈成为人们认同的教育思想.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他能够成为他自己,成为他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社会的建设者."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也是现代教育学所倡导的一个教育方向: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独特需要,才能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等方面和谐发展,从而成为一个能自主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5.
偶有一瞬,不经意间想起,苦涩又喜悦,总会拨动心弦。曾有一梦,承载太多美好,短暂却绵长,久久不能忘怀。梅落有声,花谢无语,青春年少,禁不起岁月空待。花是春天的生命,是一种青春,是一种美,可是花又非常短暂。青春的生命形态是生命可以开放到极度灿烂的状态,但同时它又是非常短暂的。在青春的生命中,华丽与伤感是并存的,因为青春本身隐含了关于凋零这种伤感的预言。荣格的心理学说认为,美其实不是一种存在,美是一种消失。如果春天的花一  相似文献   

16.
金艳,人如其名,谱写着金子般艳丽的青春。她20年如一日,不懈怠、不放弃,以一颗赤诚笃定之心,扎根教育沃土;以朴实勤奋躬耕杏坛,播种金色希望;以丰厚底蕴传道授业,潜心小学教育,终于绽放出了令人惊艳、让人敬佩的生命之花!家世渊源播火种教育,是人类精神和生命在文明层面上的代代传承。金艳对于教育的最初认识,正是源自深厚的家学传承。金艳的曾祖父金香泉先生是一位农村  相似文献   

17.
谢春风 《班主任》2006,(3):18-19
人的生命是短暂而宝贵的.生命是漫漫黑夜里的一道闪电,虽然短暂,也要闪亮,也要追求辉煌.  相似文献   

18.
林高明 《教师博览》2023,(35):57-60
<正>有位文学评论家提出,写作要“从俗世中来,到灵魂里去”,肖川教授的《有“我”的教育学》一书便具有这样的特征。他的整个写作就是从现实中来,到灵魂里去。在我看来,这本书是肖川教授用生命为教育与灵魂而歌唱:教育内在地拥有生命的属性,写作内在地拥有生命的属性,歌唱也内在地拥有生命的属性。教育写作就是为了歌唱生命,歌唱灵魂。  相似文献   

19.
<正>"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观点。这个观点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向死而生"站在哲学高度,用"死"即生命短暂的客观性激发我们把握今天、珍惜当下,用生命的宽度、厚度补足短暂的长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吗",引进了"向死而生"的观点,其目的是让学生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  相似文献   

20.
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常常过于关注分数排名和升学率,却忽视了生命。我们漠视学生的需求,把学生关进校园,关进书本,这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德育边缘化了;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多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了;学习兴趣丧失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强了。这种"圈养"的教育,导致了学生生命的缺失和灵魂的狭窄。华东师大教授叶澜曾经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在生命意义上,教育有四个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