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的《科学》课就是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我们要在《科学》课中恰当地渗透环保教育,加强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朱静 《考试周刊》2013,(1):48-48
<正>江泽民同志说:"环境保护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积德’的事业。"翻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你会发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一册课文,都有与环保相关的课文。如:《江南》、《大海睡了》、《秋游》、《水乡歌》、《美丽的丹顶鹤》、《拉萨的秋天》、《珍珠鸟》、《黄果树瀑布》、《草原》等,教参及课标对环保教育也有相关的说明,要求师生通过文本的学习,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认识、了解、欣赏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懂得珍惜自然资源,树立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文道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绿色的呼唤     
为了培养队员们的环保意识,云南省禄丰县城南小学大队部开展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争做绿色小卫士”活动。队员们通过上网、剪报、采访,收集了大量资料,并整理成专题发言进行交流,如《学校里的环保》、《家庭、社会生活中的环保小卫士》、《假如我是清洁工》、《假如我是环保局局长》等。五年级的四名队员还以“节约型社会”为主题,做了《节纸篇》、《节水篇》、《节电篇》、《变废为宝篇》系列演讲,让同学们了解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正>在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的今天,品德课理所当然肩负着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品德课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素材,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展环保教育是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任务之一,像《爱护家庭和公共卫生》、《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等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是培育儿童规则意识的关键时期,规则意识教育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小学德育整个阶段.《道德与法治》是儿童规则意识培育的教科书,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村在规则意识教育编写理念和编写体例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通过对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村分析,发现教村中规则意识教育以安全意识教育、纪律意识教育、秩序意识教育、环保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为主题内容,依据学生生活为中心,以儿童学习活动为轴线,基于儿童视角,凸显童趣性,巧用留白等为特征,根据规则意识教育内容在教村中的主题呈现和特征,进而给出厘清教村内容、落实教村"班本化"、挖掘生活资源、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教学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是重中之重。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11年版)提出,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义务教育阶段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7.
北京连遭沙尘暴的袭击、今年夏季的高温天气以及鲸鱼集体登陆自杀等现象 ,充分显示了地球面临的危机。地球只有一个 ,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拯救地球已成为当今全世界的重要话题。作为重点科目的语文 ,在教学中更不能忽视渗透环保教育。  一、利用代表性课文 ,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升华。新编教材中有很多与环保知识有关的课文 ,如《种树“种到”联合国》、《向沙漠进军》、《斑羚飞渡》、《秃鹰之死》等等。在教学中应侧重渲染这些课文 ,增加环保气氛 ,激发学生的环保兴趣。  如《向沙漠进军》 ,作者写这…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是重中之重。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11年版)提出,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义务教育阶段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其主要培养目标之一,为此,需要在教学中要渗透环保教育,同样,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也要加强培养和提高学生环保意  相似文献   

9.
面对近年来的各种自然灾害,唯有人做让步,自觉地树立环保意识,尊重自然,才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人的环保意识的树立,很大程度上要靠教育,因人的整个受教育过程中,小学六年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阶段,而小学教育中,数学教育又是重要的一门教育.所以要让人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有效渗透环保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那么,如何让环保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得到有效渗透呢?笔者认为,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环保教育得到有效渗透.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环保意识在逐步增强,环保意识的培养要从学生抓起,尤其是小学生。小学是各种好习惯养成时期,同时,小学各学科对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养成提供了非常好的空间,尤其是小学科学的教学,更能通过各种实验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这一有效资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实验因果关系,进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本文对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环保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一、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还要应  相似文献   

11.
高岩 《教育》2012,(36):5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而且也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使两者互相促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环境教育呢?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写景课文教学巧妙渗透小学课文中有很多涉及风景名胜等写景的课文,如《趵突泉》《海底世界》《春》《济南的冬天》《美丽的西双版纳》《都市精灵》《咏柳》《望庐山瀑布》等。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和品评。可以借助图片、录像等直观影像帮助学生理解词句,鼓励学生围绕课文词句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或复述课  相似文献   

12.
抓住事物的联系,渗透环保意识──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蛇与庄稼》教例评析博白县亚山镇白花小学朱其来【教例】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内容。教学目的:1.认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2.通过蛇与庄稼的关系,认识保护有益动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渗透环保...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小学科学教学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培训的契机。我们应随着年级的递增,逐渐培养学生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实验中的因果联系,并能进行分析,推动环保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项“总要求”之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环保教育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已日渐凸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因而,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课程,理所当然肩负着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使命。把环保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让环境教育在语文课上绽放异彩,成为环保教育的沃土,具有十分重要的、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丽 《中学文科》2009,(13):61-61
学校是对学生开展环保教育的主要阵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进行环保教育。如教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松树金龟子》时,我是这样给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的公害。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保障人类的生命健康,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为提高公民素质,从小增强环保意识,在小学《自然》、《社会》课教材中,均安排了有关环境保护的课程。如何使学生在学好自然课的同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保护环境,是我们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最近,听一位教师上了《特殊的葬礼》一课,这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一篇好教材。由于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的环保意识还处于朦胧状态,对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缺乏亲身的体验,因而较难理解人们举行这一特殊葬礼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听一位教师上了《特殊的葬礼》一课,这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一篇好教材。由于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的环保意识还处于朦胧状态,对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缺乏亲身的体验,因而较难理解人们举行这一特殊葬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山区污染小 ,环境问题不突出 ,学生环保意识普遍较差。山区学校如何克服不足 ,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环境教育 ,树立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呢 ?一、利用教材进行环境教育。思品教材中《保持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语文教材中《桂林山水》、《黄河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其它学科中的相关内容 ,都是很好的环境教育材料。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问题 ,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二、利用清洁值日、校园绿化等活动进行环境教育。学生可以从做清洁卫生、建设绿色校园的活动中 ,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从而增强了环保意…  相似文献   

20.
<正>纵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体裁来看,虽然以记叙文和诗歌为主,但是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体裁,即说明文,如《莫高窟》《埃及的金字塔》《神奇的克隆》《海洋——21世纪的希望》《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等多篇课文。可见,说明文的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应该占有重要的位置。一、直面问题:小学说明文教学之"困境"深入到一线教师的课堂,却发现由于许多老师的文体意识淡化,导致小学说明文文本解读的偏位、教学目标的错位、内容理解的越位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