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彭举云 《考试周刊》2010,(55):40-41
英语谚语作为英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用非常广泛,不仅大量出现在文艺作品里,在政治和科学论文中也同样经常用到。英语谚语翻译的好坏对整个译文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从英语谚语的特点入手.讨论了如何把英语谚语翻译成中文的主要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英语谚语不仅仅大量出现在文艺作品里,同时在经常出现在政治活动和科学论文中。作为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谚语翻译的好坏不仅对整个译文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于传情达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恰如其分地翻译英语谚语是翻译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谚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是语言的精华。而如何正确地理解谚语则牵涉谚语的翻译问题,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迁移,更是跨文化间的交流,而文化又极大地影响了英语的翻译。本文从谚语的定义和特点入手,运用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来探讨英语谚语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4.
英语谚语普遍存在于文学艺术作品当中,因此,谚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译文的质量。谚语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体现了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特点。本文从英语谚语翻译技巧以及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英语谚语的翻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阳 《英语广场》2020,(30):14-16
谚语在日常交流和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谚语文化的特殊性也使其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主题。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语用学角度,举例论证英语谚语使用和翻译中的言语行为,并分析其语用环境,尝试为谚语翻译提供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英语谚语具有诸多特点,英语的比喻结构包括明喻、暗喻、代喻、换喻和拟人等。文章从比喻这一修辞格着手,结合翻译理论,对英语谚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对英语谚语及其翻译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7.
王雨涵 《现代英语》2023,(11):104-106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间的交流和往来也越来越频繁、紧密,因此,英语作为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谚语是英语的精华所在,是文明的沉淀和积累,体现出了人民群众的才智。文章通过分析英语谚语的特点、影响英语谚语翻译的因素、翻译方法,旨在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语谚语,体会不同的翻译方法,并从中了解英汉文化差异,达到更高的英语谚语赏析和应用层次。  相似文献   

8.
从语言、文化、翻译三者关系的角度 ,讨论了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及其汉译问题。认为英语谚语是英语民族数千年积淀的文化产物 ,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翻译英语谚语应该忠实传递它们的文化信息。文章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英语谚语语言精炼.琅琅上口。富含哲理.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瑰宝.本文就英语谚语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探讨了英语谚语的翻译策略,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运用和欣赏英语谚语。提高英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而翻译策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翻译目的的实现程度。文章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并根据广泛认可的熟语分类方法,将熟语分为格言、谚语、惯用语和成语,按类别分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德译本中熟语的翻译策略。政治文献的翻译目的仍然是向国外受众传播中国的执政理念,因此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熟语用典的翻译,都不能"喧宾夺主"。在此译本中,译者根据翻译的目的,针对不同的熟语类型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既保留了原文特色,又照顾到译本的可读性,为整部作品的翻译目的实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特殊文本,世博标语大多以中英文双语的形式出现,以实现其传达信息、指导读者行为的目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流派以目的论为核心,强调文本和翻译的功能,其理论对世博标语的翻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以此解读上海世博会主题标语的翻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谈英语谚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谚语是一种文学形式,它与汉语文化有着极大的差异。谚语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韵味隽永。谚语的翻译要求译者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尽可能保持原文的形象比喻、修辞效果、民族特色、语言流畅,并有谚语味道。因此,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翻译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比语言学和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采用三个题材内容与艺术风格迥异的经典英语短篇小说及其中译本语料,通过英汉对比,就英汉叙事语篇逻辑连接差异进行了实证性探讨,并尝试从语言学、文化及历史的视角对形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谚语的来源确定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创作过程及功能使它成为一种简洁凝炼、生动形象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式。因此谚语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两对矛盾。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因而处理文化差异成为谚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英汉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汉两国的语言文化。本文试图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 文化中的谚语进行对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帮助他们从新的角度 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观点,对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从《红楼梦》及其两英译本及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中搜集了相关语料并进行分析。该研究从顺应论的角度对比了《红楼梦》杨译和霍译两个英文版本的中医原理翻译方法,并对中医原理的翻译做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只有在源语和译入语之间找到一个动态平衡点,才能实现中医文化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7.
English proverb, the treasur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English nation. The thesis introduces several methods to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roverb. The paper concludes the definition of English proverbs. English proverb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form and content. This thesis also analys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roverb. According to these factors, three translation method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which are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and applying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古诗英译总体来讲分为两大派,韵体派与散体派。韵体派代表许渊冲先生主张以诗体译诗,传递原诗的音美,意美,形美;而翁显良先生则是散体译诗的大手笔,主张抛却诗的韵律和形式的束缚,再现原诗的意象。本文以《春晓》的两个英译本为例,分析对比“诗体译诗”与“散体译诗”各自的得与失,提出由于翻译的目的不同,一诗可以多译,不必拘泥于“形意”之争。  相似文献   

19.
旅游景区景点牌示解说是外国游客了解景点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示景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媒介,因而其翻译至关重要。翻译本身也是一种会话,也有特定的会话目的。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为人类有效会话交际的基础,是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在遵守的原则,对旅游景区景点牌示解说翻译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作者收集整理了大量西湖景区景点牌示解说中英译文,加以分析,借以发掘合作原则对景区景点简介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寓言神话以及文学艺术诸多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不同的文化信息.他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谚语中的文化因素构成了翻译中的困难.直译、意译,或者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则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定.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观点,对英汉谚语的翻译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