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赵婉竹 《考试周刊》2013,(33):17-18
虽然莫言《透明的红萝卜》在数万字的中篇里,作为主人公的黑孩竟然未发一言,但眼睛是心灵之窗,读者仍然能够通过他的眼睛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文中共61处写到黑孩的眼睛,他有两只"又黑又亮的眼睛",这眼睛"清澈如水",这眼睛"水光潋滟"。他沉默拒绝成人世界的同时,向大自然敞开了心扉。黑孩在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中的眼神的不同折射出他不同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莫言在创作《透明的红萝卜》时 ,塑造了一个极有内涵的意象黑孩 ,透视了作者对社会人生 ,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思考。黑孩是作者不动声色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第三只眼睛。作者在塑造这一形象时尽量克制住自己的情感 ,冷静地刻画 ,给读者留有很大的再创作余地。就黑孩这一形象作简单地分析 ,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蕴。  相似文献   

3.
刘太阳从闸上叫:"瘦猴儿,别偷懒,赶快砸石子去。"黑孩浑身湿透,像涂了明油似的,闪闪发亮。仅有的裤衩贴着大腿,脊背被水打湿后疤瘌越发耀眼剌目。黑孩一溜烟地跑向采石场,留下了一串脚印。工人们都已经各找到自己原来的位置,抡起锤噗噗通通地砸起来。石子占领了  相似文献   

4.
渴望受教育的“黑孩子”浙江省教科院陶侃所谓“黑孩子”,是指那些父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超生的孩子。在村委会或居委会的人口登记册上,无法寻觅到他们的名字,他们承担着本不该承担的责任……“黑孩子”的境遇大致可分为3种:①经常遭父母打骂,有的不堪忍受而离家出...  相似文献   

5.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诗人之一.在他所有的诗歌中<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是最有名的两个诗集,呈现出由"两种对立状态"组成的世界.<小黑孩>是<天真之歌>中的一首,讲述了一个非裔美国人,也是这首诗的讲述者,回忆在他孩提时代,母亲曾经告诉他关于爱和平等的事情.小男孩的童年梦想就是所有的人将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上帝平等平等的爱,然后享受生活快乐.爱和平等正是这首诗要表达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小黑孩桑布的故事》是苏格兰儿童文学作家海伦?班纳曼的经典作品,颇受大人小孩喜爱,其欢迎程度被誉为童书中的《战争与和平》,尽管如此,书中描述的小黑孩桑布形象,从名字、穿着到言行举止使作者都难逃种族偏见之嫌。  相似文献   

7.
黑孩担水     
他(黑孩)被后娘的扫炕条帚打醒了。后娘让他去河里挑水。条帚打在他屁股上,不痛,只有热乎乎的感觉。打屁股的声音好像在很远的地方有人用棍子抽一麻袋棉花。他把扁担钩儿挽上去一扣,水桶刚刚离开地皮。担着满满两桶水,他听到自己的骨头“咯崩咯崩”地响。肋条跟胯骨连在了一起。爬陡峭的河堤时,他双手扶着扁担,摇摇晃晃。上堤的  相似文献   

8.
理查德·赖特是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美国非裔文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其被誉为20世纪版奴隶叙述文体的自传作品《黑孩子》自1945年出版伊始,就登上最畅销书榜的头名,并获得评论界的如潮好评。在这部经典之作中,赖特用蘸满血泪悲愤的笔触,通过我与自我,我与他人及我与时代三维事实的交融书写,再现南方种族主义猖獗之下黑人群体穷困和窒息的非人生存境遇,严正控诉种族隔离制度对黑人生命和灵魂的践踏,鞭笞白人优越至上信条的罪恶,并映现黑人群体对充满尊严和人性的自由平等世界的希冀和追寻。  相似文献   

9.
何为共情呢?"共情(empathy)"一词在心理咨询各理论流派中有不同的称谓或译法, 如" 投情"" 神入"" 同感心"" 同理心""通情达理"等.共情是指体验来访者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技术是指咨询师一边倾听来访者的叙述,一边进入来访者的精神世界,并设身处地地体验这个精神世界,然后跳出来以语言或动作,准确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信息之窗     
体验教育的特征1.主体性。体验意味着主体的觉醒,心灵的唤醒。体验使科学知识进入生命领域。“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体验需要体验者的积极参与,即“身临其境”、“置身局中”,更加凸显学生的自主参与、选择和建构。2.情境性。体验总是发生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之中,体验的环境愈独特,愈真实,愈能引发人深刻的体验。著名教育家杜威强调:“创设使人感到疑惑、困难的教育情境”,以便于经验的生成。体验是与一个人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分不开的。3.感性。人是感性与理性、事实与情价值、物质与精神等诸方…  相似文献   

11.
夜里,月亮岛上隐隐传来了一阵歌声,歌声凄凄切切,唱歌的人好像很忧伤。第二天一早,同学们都在议论着昨晚月亮岛上的歌声,都说那歌声显得好忧伤,让人忍不住想落泪。半夜三更,谁会跑到月亮岛上去唱歌呢?大家纷纷揣测着。黑孩默默地站在一边,他没有加入到大家的议论和揣测中。他知道那个半夜在月亮岛唱歌的人是谁,那是一个穿着七色裙的女孩。那天早晨,妈妈又发脾气了,原因是黑孩在吃饭的时候,嘴巴发出了吱吱声。妈妈指着黑孩的鼻子说:“瞧你那吃相,跟你爹一样!”黑孩吓得一哆嗦,手里的碗掉在地上打破了。接着妈妈就在黑孩的脸上留下五道红红的…  相似文献   

12.
一路走近你     
终于看完了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 ,阅读着这些铅字 ,脑中逐渐有了清晰的画面 ,好象我正身处梦境一般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朝我走来 ,与我对话。先说说《透明的红萝卜》中的那个“黑孩”吧。虽然他不会说话 ,干事傻愣愣的 ,仿佛患了自闭症一般 ,但我从文中对于黑孩眼中的世界的描写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不过因为他的继母对他太狠毒了 ,使得他丧失了很多正常人的功能 ,思绪也变得很混乱。当他看到水上的红萝卜的那一刻 ,他发现那是透明的 ,也许是因为他太饿了 ,想要吃掉它却不能 ,从而产生了幻想。黑孩的命运很悲惨 ,真正关心他…  相似文献   

13.
美国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赫索格>以作家切身的文化体验,以文学化的手法,反映了当代美国犹太移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本文试图从作品主人公赫索格与<圣经>人物摩西的精神联系、作家贝娄的犹太文化之根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出作品中被深深镌刻的犹太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既要完善、丰富和激活学生的精神世界,也要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语言系统,达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断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低年级孩子热情活泼,极易被新鲜的事物所感染,知识经验不够丰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我意识水平低,情感体验不够深刻.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达到语言与情感的互惠共生之效呢? 一、多种朗读,内化语言,丰富情感 情感是人的精神内核,是文章的灵魂.“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任何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品赏作者表达情意的语言,这是提高学生言语水平的需要,也是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精神世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育既要关心幼儿对知识的掌握,也要重视他们在建构生命意义过程中精神世界的内在体验。体验是个体通过活动对外部世界与自身体认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经验、情感、态度的过程,具有亲历性、个体性、感受性等特征,对幼儿主体精神的构建、身心发展的完善、道德的养成等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影响幼儿体验生成的原因,幼儿园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幼儿体验的升华,使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移情是指设身处地像体验自己精神世界那样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具备这种能力,教师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才能给予学生人文和人性的关怀。  相似文献   

17.
从留守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问题入手,深入留守儿童的内心精神世界,研究与探询留守儿童独处时的生活体验与感受,是实施有效教育与管理的前提与基础.通过对案例的现象学分析与对教师生活体验的反思,探索一种留守儿童教育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即基于同情性的行为意义之理解,确定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存在性问题,并由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对阅读的总目标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话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9.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审美体验的符号化.具体到绘画艺术,审美体验贯穿于整个绘画创作过程:从创作动机的发生、艺术构思的展开到绘画作品的完成、意境的生成等.绘画是画家个体审美体验的转换状态,其视觉形象所表达的是源自画家心灵的个体体验.正因为艺术独特的审美体验,才使艺术成为一种个体创造的必然存在,才使艺术作品中隐含了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和历史、现实的对话,是和高尚心灵的对话,是充满乐趣的精神活动。日常阅读教学的任务可以归纳为: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感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精神世界;通过引导学生深究文本,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