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用于快速设计三分支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的仿真方法。通过将ADS与HFSS联合使用,在较短时间内设计出工作频率7.5-8.5GHz,回波损耗小于-20db,插入损耗为3.6d B,带内波动小于0.5d B,隔离度大于20d B的高质量微带线定向耦合器。通过比较仿真和测试结果,两者基本一致,表明该仿真方法可大大提高设计仿真效率,缩短研发周期。  相似文献   

2.
根据工程需要,设计了一种双脊波导与微带线转换器。双脊波导采用非标准形式,利用λ/4单节阻抗变换器实现双脊波导与微带线之间的阻抗匹配,在微带线与双脊波导连接处进行了阶跃电容补偿设计。经过计算和仿真优化,在毫米波32.5GHz~36.7GHz的频段范围内,反射优于-20dB。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在高阻抗线上加载开路存根实现超宽带滤波的方案。该滤波器采用多模谐振(MMR)的方式,MMR是由加载的三个存根循环分流到一个高阻抗的微带线实现的,用叉指结构来耦合能量。采用FR4介质板的相对介电常数为10.8,介质板厚度为0.635mm。利用软件CST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与优化,得到通带范围为3.1-10.6GHz,带内插入损耗大于-0.5dB,回波损耗小于-15dB,上阻带宽度为14-26GHz。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事卫星数据通信业务需要,利用ADS软件仿真并设计一种射频移相器单元电路,该单元由一个3dB电桥、2个变容二极管SMV1245-079LF和数控单元组成,移相器带内插入损耗小于2.5dB,移相范围大于135度,驻波比小于1.5。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仿真设计,采用负反馈技术提高了工作带宽并增强了放大器的稳定性。通过ADS软件的仿真优化提高了设计效率,并进行了原理图-版图协同仿真验证。实验测试该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在0.1GHz~1.5GHz的带宽内增益大于30dB,增益起伏小于±1.8dB,噪声系数小于1dB,P1dB大于15dBm。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波导-鳍线-微带线过渡的4路功率合成器结构,并通过Ansoft HFSS电磁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在整个X波段(8GHz~12GHz)内,功率合成器的插入损耗小于0.25d B,回波损耗大于-15d B,且通过加载微带扇形结构使同一平面上端口的隔离度大于8.5d B。结果表明,此结构在实现微波功率合成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宽带环形滤波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带有两个半波长短路调谐枝节的双模环形谐振器的新型宽带滤波器.该滤波器能够在通带两侧各产生一个传输零点,使得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在通带外的衰减非常迅速,从而提高了滤波器的频率选择特性.利用"奇、偶模理论"对双模环形谐振器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传输零点的计算公式.结合传输零点公式和仿真软件设计出了一个中心频率为4.25GHz、3dB相对带宽为45%的宽带环形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有低插入损耗和良好的频率选择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两款采用硅基工艺和SIW结构的带通滤波器。滤波器结构采用高阻硅作为衬底材料,通过金属通孔阵列形成微波滤波器谐振腔,输入输出采用共面波导-微带转换结构,易于外部集成,通过探针台可以进行快速测试;同时该滤波器尺寸较小而且易于加工。将第一款滤波器的模型在HFSS上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结果,第二款滤波器在第一款的基础上增加阶数以提升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性能。仿真数据说明,不同尺寸的两款滤波器的通带频率均是55 GHz~60GHz,插入损耗分别是1.7dB和2.1dB,驻波比低于1.1,在50GHz带外抑制分别达到31dB和62dB。  相似文献   

9.
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中可以让所需信号顺利通过,从而有效滤除不需要的频率信号。利用微带线高阻抗线近似等效于一串联电感,低阻抗线近似等效于一并联电容,把相应的高阻抗线和低阻抗线相互级联起来,这就构成了微带低通滤波器,其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加工等优点。文章进行了理论计算,并用ADS进行了优化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频带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0.
X波段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与实现了一种X波段宽带低噪声放大器(LNA)。该放大器选用NEC公司的低噪声放大管NE3210S01(HJFET),采用微带分支线匹配结构和两级级联的方式。利用ADS软件进行设计、优化和仿真。最后研制的放大器在10-13GHz范围内增益为(21.5±1)dB,噪声系数小于2 dB,驻波比小于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