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缘无故地,我喜欢上了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也莫名其妙地,我居然选择它上研讨课.这可不是我的风格呀!其他教师总说我是课堂煽情的高手,细想一下也不无道理:<匆匆>、<长征>、<索溪峪的"野">……我拿来精雕细琢的,哪篇不是字字珠玑、华美无双的"情感型课文"?  相似文献   

2.
"克隆羊多利",我想很多人对这一名词都不会感到陌生,但是,什么是克隆?什么是克隆技术?可能就不会有多少人说得上了.在教说明文<奇妙的克隆>之前,我对克隆的含义也等同无知,就如同很多人被所谓的"纳米"技术的广告忽悠了一样.面对教学中遭遇的如此尴尬,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传道、授业、解惑"的重新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陶麟老师在题为<"诗三百"辨>的文章(载<中学语文教学>2000.6)中对"诗三百"进行了考证,提出了"诗三百就是<诗>三百,而不是‘诗三百’,更不是<诗三百>"的结论,对长久以来认为"诗三百"就是<诗>的代称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令人耳目一新.但我觉得陶老师的论证对其结论的支配力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小资产阶级虚荣心"与" 人性的弱点 " 教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分析玛蒂尔德的形象特征,我克隆了教参上的说法,说造成她悲剧的原因是其内心深处强烈的小资产阶级虚荣心.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小说<故乡>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也是我喜欢的文章之一.从教12年4个大循环中我对"然而圆规很不平"的认识却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似文献   

6.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结识了许多残障人士,我和他们是朋友.这不是口头上的客套,而是彼此真诚的交往,还有更多的是尊重.蔡中锋老师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发表于<湖南教育>2月下旬刊"文苑"栏目)引起我想说说的冲动,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个可爱的残障小女孩还有可敬的老人吧.  相似文献   

7.
在上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时,有学生对书中第58页"德国装甲部队"一图提出了质疑. 学生认为该图中的德军装束是他所未见过的,图中坦克上的白色十字标记也是他所未见过的,所以他怀疑教材用错了图片.我对这幅图也不是全无想法的,但由于我在<德军四大战将全画传>一书中看到过这幅图片,所以就没有去细想.面对学生的疑问,我把教参的相关解释翻给他看,教参的解释是:本图为在波兰战役中一队德国坦克在战争废墟中停止行进的照片.  相似文献   

8.
<正>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似乎从来都不是语文教学的关注点。鲜有教师会在教学目标中专门列出思维发展目标,也鲜有专家在评课时会就一堂课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状况给出评价。这种现状常使我怀疑所谓的"授人以渔"在实际教学中是否常常是一句空话——道理很简单,如果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足够的  相似文献   

9.
看看藏獒     
我喜欢动物.平日里看的书,也大都和动物有关.最近看了<藏獒>,一拿上手就舍不得放下. 一口气读下来,<藏獒>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并不是藏獒那巍峨挺拔的身躯,也不是藏獒那凛凛逼人的气势,而是它的"人性"--那种和主人之间坚定的信任,那种与敌人战斗誓死不屈的精神,那种疾恶如仇、迎难而上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10.
<正>这里所说的"批判精神",不是简单的否定,它并不排斥支持和肯定,是建立在客观理性的基础之上,追求公正合理的理性分析。具体包含四层含义:敢于怀疑。怀疑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只有敢于怀疑,才能防止思想僵化、停滞、狭隘、片面,避免盲从,使思维保持着内在活力。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宋代朱熹认为,怀疑是获得真知的先导。地质学家李四光有句话:"不怀疑不能见真理。"一般说来,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联系在一起。某种意义上,提出问题比解决  相似文献   

11.
自宋以来,学界对<古文尚书>的真实性多有怀疑,清人阎若璩著<尚书古文疏证>,判定<古文尚书>为"伪古文".然而,近年来,有些学者对"伪书"、"辨伪"态度有所改变,认为<古文尚书>并非伪书,<尚书古文疏证>所定之案是一个错误结论.前人的讨论,涉及多个方面,然鲜少语言学的角度.本文以<胤征>为例,探讨<古文尚书>的成书年代.通过文献调查,发现"火炎昆冈"、"玉石俱焚"、"猛火"、"天戒"、"常宪"五个词语,都不见于先秦文献,而见于东汉或西晋等的典籍.虽不能就此判断<胤征>为伪书,但可以推断<胤征>的最后成书可能在东汉魏晋时期.另外,从汉语史的角度来说,也不能够认为<胤征>所反映的都是先秦时期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2.
<远游>被许多学者怀疑非屈原所作.本文认同赵逵夫先生认为<远游>为唐勒作品的观点.并从"远游"的方式、对形体重视的程度以及"道"的不同内容三个方面与屈原的作品进行比较,认为<远游>确非届原作品.但<远游>对后世的游仙诗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远游>与曹操的游仙诗作了比较,揭示出二者的异同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许大舟 《科技文萃》2000,(11):34-35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顺利实施已有31年历史了,但至今仍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今年7 月14日,上海的<解放日报>、<文汇报>、<新闻晨报>等媒体均刊登了由曹雪鸿先生编译的俄罗斯学者亚历山大·戈尔多夫在墨西哥<永久周刊>上发表的<本世纪最大的伪造> 一文,对美国1969年的登月行动表示怀疑,并提出6点质疑.贵报于8月1日也对此刊登了专家访谈,文章中我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肖业伦教授也赞同了亚历山大·戈尔多夫的第4点质疑,即月球表面无风,星条旗如何飘扬?  相似文献   

14.
读<老王>,要跟着杨绛先生读老王. 杨绛为什么写<老王>?是因为"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这份"不安",不是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或者"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杨绛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都不是."--所以我们不要去计算"杨绛和老王谁亏欠谁"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读罢<周国平散文随笔精选--灵魂只能独行>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一文后,对其中谈论的"创造性阅读"颇感兴趣.文中引用爱默生的话:"我宁愿从来没有看见一本书,而不愿意被它的吸力扭曲过来,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轨道外面,使我成为一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爱默生很生动、很形象地将非创造性阅读的危害呈现于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16.
1999年8月6日<科学时报>科学纵横版就生命伦理开辟专栏,请专家就克隆现象发表高见.是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发育生物学家、大熊猫克隆专家陈大元发表开栏文章.陈先生的文章许多地方堪称陈腐,比如说"从达尔文的人类有性生殖在生物学上比无性生殖进化的观点来看,人类为什么要放弃有性生殖,逆进化而提倡无性生殖呢?"人类克隆人并不是"放弃"有性生殖,也不是"提倡"无性生殖,而是以无性生殖弥补有性生殖的缺陷和无奈.比如有的人虽然有性,却无生殖,怎么办?能有克隆技术帮他们一把,多好哇!再说达尔文说的无性生殖,那是大肠杆菌之类的无性生殖,与克隆人的无性生殖能是一个无性生殖吗?达尔文老人就是梦套梦也想不起来克隆人这层无性生殖.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以来,似乎谁公开说语文课堂上不以教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并重,谁就是公敌。这样,一些人对我以书面语言为教学重点的提法表示怀疑也就不足为奇了,我认为其实这种怀疑就是否定"口头语言的目的性",这是违反交际原则的,因为我们长嘴的目的不是不停地说,而是为了"交流、交际"才说话,课堂上,如果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岂不乱了套?如果这么说,公众还不大理解,我们就以一年级小学生为例,正常的学校,对学生入学是有一定要求的,那就是能听懂话,会说话。一定会说"爸爸、  相似文献   

18.
我区分书的好与不好,有我自己的办法.但最好的书,我想是那种不管时间地点,随便翻开书的任何一页,都可以读下去,并且读出味道来.即使你的心绪不好,也可以在阅读中忘却自我,恢复宁静.能禁得住这样读的书,古今中外不是很多.当然一些传世经典,比如<论语>、<老子>、<庄子>、<大学>、<中庸>、<史记>、<文心雕龙>等,是有此奇效的.<孟子>我试过,就不行.小说中,只有<红楼梦>有此效果.<三国>、<水浒>、<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虽是名著,也禁不住这种阅读方法.至于学者们撰写的研究性著作,欲达此阅读效果,就少得接近于无了.  相似文献   

19.
罗曼·罗兰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说:"工作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体验幸福的心情."我很幸福,因为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语文,如婉转柔美的歌声,滋润着我干渴的心田;似精美隽永的书画,沉淀着我深深的思考. 每当捧起语文书,我就会穿行在祖国的名山大川,惊叹于<秦兵马俑>的恢弘,欣喜于<最大麦穗>的发现.也正是这样,我才发现了自己知识的浅薄、能力的欠缺.于是,我便开始了更为广泛的阅读.  相似文献   

20.
<今日中学生>真的很棒,我真的好喜欢!我也经常买<网络美少女>、<可爱女生>等刊物看,还是觉得<今日中学生>更适合我们."海阔天空"、"校园文学"等栏目,是我和好友铃儿的最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