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爱红 《中学生英语》2013,(Z5):111-114
汉语中的叠音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使用范围上,都远远超过英语。虽然英语中有AA式叠音词,文体上却与汉诗中使用的叠音词不符。用英语叠音词译汉诗中的叠音词是行不通的。那么如何将汉诗中特有、且兼具音韵美和意美的叠音词在英译诗中对等重现呢?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为标准进行探讨,总结出如下译法:1.用重词翻译叠音词;2.用语义上对等的表达翻译叠音词;3.用头韵、尾韵或谐音翻译叠音词。  相似文献   

2.
英语和汉语在词义和语篇的结构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并呈现出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也充分体现在英诗和汉诗中。充分认识这种差异性,将有利于提高汉诗英译的理解能力和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汉诗英译的语篇为例,从词汇和语篇的层面上探讨英语与汉语在表面形式上的本色的差异。在语义上,英语客观明晰,与此相对,汉语则显得主观模糊;在语篇上,英语衔接紧凑,逻辑性强;汉语则诉诸意象连贯严谨,主观性强。因此,英诗译文易于明朗,汉诗之业得模糊、朦胧。认识这两种显著差异可以促进英汉互译和英语学习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黄朝恒  杨娟 《文教资料》2009,(17):44-46
模糊性是语言的固有属性,是对客观世界和人类思维过程模糊性的真实反映。诗人思维的模糊性与其特定的政治环境决定了诗人赋诗抒情时对模糊语言的大量使用.于是形成了诗歌语言的模糊性.从而大大增加了汉诗英译的难度。本文主要从修辞学角度分析了汉语诗歌语言的模糊性,探讨了汉诗英译的模糊对等对传译汉诗模糊意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从事英汉互译的人对英语中的形合与汉语中意合的特点是比较了解的。本将从翻译的角度分析英汉语的形合与意合的特点,希望能为正在学习翻译的语言开拓们起点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汉诗由不定型到准定型再到定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到唐代才建立起定型诗体和格律诗。格律诗确立了汉诗的音乐美形式特征,构成了严格的齐言体,形成了书面文学的建筑美,为汉语诗歌(古代汉诗和现代汉诗)重视听觉效果和视觉效果、将音乐形式和排列形式作为主要的两大外形式特征打下了基础。唐代形成以格律诗为代表的垄断诗体后,汉诗诗体的齐言体格律形态完全形成,形式的变化日趋缓慢。唐代仍然是~个以格律诗为主导、其他诗体为辅助的多元诗体并存的时代,出现了定型诗体与准定型诗体、高雅诗体与低俗诗体共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诗歌堪称隐喻的宝库,在英语诗歌和汉语诗歌中都存在大量的隐喻。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中西方文化迥异、社会风俗各异、语言风格不同等诸多因素,英汉诗歌中的隐喻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通过列举、剖析英汉诗歌中的隐喻现象,本文对英汉诗歌中的隐喻现象进行了比较,并分别分析了英语诗歌中隐喻的取向特点和汉语诗歌中的隐喻特征。  相似文献   

8.
《鸟鸣涧》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诗人以禅入诗,通过"人闲""花落""山空""月出""惊鸟"等意象的选取,以及动静相称的艺术手法的运用,描绘出一幅静谧安宁空旷的春夜溪涧图。摘选的译文分别用散文体、非韵体和韵体来追求形与神的对等。本文借助许渊冲先生关于译诗的三美标准即"音美、形美、意美"来对比分析不同译本对原诗形与神的传达,旨在探索汉诗英译的新途径:认为汉诗的音韵、对仗、节奏均齐,可以借助英诗的抑扬格律与音步、整齐一致的句子结构、四行诗体等来传达;而汉诗意境的译介反映在英语诗歌中即是选词和意象的黏合——以何种英语句式组合所选意象。  相似文献   

9.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结合英汉例句,通过形合和意合的比较,提出英汉互译时,要遵守两种语言各自的规律,恰当地运用各自的语言。同时提出,形合与意合并存于英汉两种语言中,翻译时要避免将汉语意合绝对化或将英语形合绝对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以汉诗英译的语篇为例,从语篇认知的层面上探讨了英语与汉语在表现形式上的本质和差异。在语篇认知结构上,英语具有衔接严谨,诉诸理性,篇章易长的特点;汉语则连贯紧凑,诉诸意象,语篇易短。正因如此,英诗诗意易于明朗,汉诗诗意趋于模糊。对两者之间显著差异的认知可以促进英汉互译教学及英语学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探讨汉语诗词中并置意象的翻译,分析借用汉语意合手法在英语本中再现原语诗歌意象和风格的重要意义,笔认为这种手法应视为汉诗英译的一种突破。  相似文献   

12.
意象的传译是汉诗英译中传达“意美”的关键。本文立足中国传统意象理论,结合中外学者从意象角度研究诗歌翻译的成果,对汉诗英译中意象之美的可译性、再现,以及意象翻译原则和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英语在声韵上与汉语有很大的差异,研究英汉语言的声韵对于研究英汉诗歌以及其它体字翻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将从声韵的角度对英汉声韵的差异进行讨论,旨在对翻译工作或汉英语言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汉语古体诗英译中"不译而无不译"艺术模型的提出,提倡针对汉语古体诗进行选择性地或创造性地翻译,不刻意计较诗歌翻译绝对意义上的得与失。汉语古体诗翻译应当着重于整体艺术效果,力求在译文中再吟汉诗的音韵、重现汉诗的形式、回归汉诗的意境,使译文具备中华经典诗歌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和大美无言之审美特色。传播中国好声音,讲述中国好故事,实现中华文化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教学是语言教学,也是民族母语的美育教学。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即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英国新批评派批评家燕卜逊认为,科学语言的特点是明晰,文学语言的特点是模糊。我们的民族母语,鲁迅说是有三美:形美、音美、意美。汉语之美是含蓄和模糊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是中国特色。模糊性是汉语的特征,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特征。因而,语文教学必然具有模糊性,也有必要体现模糊性。所谓"诗无达诂",让读者有想象的天地,获得心驰神往的美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以汉诗英译的语篇为例,从语篇认知的层面上探讨了英语与汉语在表现形式上的本质和差异.在语篇认知结构上,英语具有衔接严谨,诉诸理性.篇章易长的特点;汉语则连贯紧凑,诉诸意象,语篇易短.正因如此,英诗诗意易于明朗,汉诗诗意趋于模糊.对两者之间显著差异的认知可以促进英汉互译教学及英语学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英语代词在数量上和使用频率上都超过汉语代词。英语代词的替代功能比汉语代词更准确。英语代词可以是前指替,也可以是后指替;而汉语代词大多属前指替。由于汉英代词替代范围和关系广泛所产生的模糊性,导致使用中歧义的出现。同形代词歧义和物主代词歧义是代词模糊性的主要表现。此外,英汉代词在数量范围方面也体现模糊性。  相似文献   

18.
英语代词在数量上和使用频率上都超过汉语代词。英语代词的替代功能比汉语代词更准确。英语代词可以是前指替,也可以是后指替;而汉语代词大多属前指替。由于汉英代词替代范围和关系广泛所产生的模糊性,导致使用中歧义的出现。同形代词歧义和物主代词歧义是代词模糊性的主要表现。此外,英汉代词在数量范围方面也体现模糊性。  相似文献   

19.
谭旭东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1):69-70,74
现代汉诗英译,就是要用英文来表达汉语诗歌的意义与神韵。它是一种双语互换活动,自然要求译者精通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要处理好直译和意译的关系,同时,要讲究一定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20.
如今,世界经济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我国商品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一个世界通行性的品牌名是成功的前提,汉语商标词英译必须坚持“意美”,“音美”,“形美”的标准,以实现译与英语品牌名的顺利接轨,为达此目的,本认为商标词释译必须坚持“交际翻译”的原则,并从音译法,直译法,音意合译法和归化法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