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视野逐渐从经济的增长转向生态的保护,而作为生态维护的重要影响因素——生态文明,也不断被提出。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据地"。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的辐射作用,通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来推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探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历史基础与实践路径是深入理解并贯彻落实这一思想的基础与前提。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和中国传统生态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两大理论来源;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经验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与其他国家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其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部署,城镇化牵动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中反映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重要规律和重要思想,对我们当今进行城镇化建设仍极具借鉴和指导意义。《论十大关系》所体现出的实事求是精神、以人为本原则和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应该成为我们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关键问题。而《论十大关系》中没有提到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个问题,则更加折射出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具有四个既相互关联而又彼此独立的层面:一是作为自然环境治理层面的生态文明;二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领域层面的生态文明;三是作为价值、理念和方法层面的生态文明;四是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复杂巨系统层面的生态文明。整体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需要厘清四者的逻辑关系。自然环境治理层面的生态文明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自然环境治理困境需要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中坚持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和方法,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重涵义的深层关联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生态文明制度不健全、生态文明价值观缺失等问题,只有在经济维度、制度维度、思想维度和国际维度等方面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我们才能"诗意地栖居"于美丽的大地上。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它必然要求以生态文明的标准来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科学发展"作为基本的发展战略,其发展是"绿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其基本历史任务,它必然要求将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作为其主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以人为本作为其理想和价值追求,它着眼于通过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固有之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诉求,反映了占世界人口最多、历史最漫长的中国农民的世代夙愿。生态文明是当下人类文明的最高形式,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把生态文明作为重要目标之一。新农村建设包含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等丰富内容。厘清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义及相互关系,是促进生态文明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前提。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随着各高校办学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转变,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体现高校办学内涵的重要内容。作为农林高等院校,在弘扬生态文化,践行生态育人,传播和践行生态文明,推进事业发展中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后勤应该发扬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在应对"资源短缺和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上,全面分析自身在资源节约、人  相似文献   

9.
历史合力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经济因素决定作用指明,实现中国梦的最根本前提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众多意志合力的作用指明,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指明,实现中国梦的基本条件是"五位一体"总布局。实现中国梦应充分运用历史合力论,多方面探索路径、拓展渠道、凝聚力量,以人民群众的合力筑牢民族复兴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具备丰富话语体系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是符合新时代发展特点的崭新的科学论断,它根据社会历史规律界定了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阶段,认为建设生态文明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坚持把问题导向、底线思维、整体思维、人民主体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提供了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较为重视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独立的一章进行论述。这些重要的历史经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梦”的实现以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总体布局拓展为包含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在此形势下,作为将来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的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也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文章从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出发,阐述了公共课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把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为此,清晰界定生态文明的内涵,弄清生态文明建设在当前阶段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措施,对于在全民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践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内容来说,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理论、文化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中国化。从生态视角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于我们进一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的地位和作用,这是由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的。作为教育龙头的高等教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物质文明建设而言,高等教育是物质文明的基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泉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于精神文明而言,高等学校是精神文明的辐射源,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中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和先导作用。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应充分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提出,是生态观、文明观的升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追求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协调与永续共生的社会文明形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文明形态和文明建设理论,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高校是普及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重要基地。创新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对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义的经济发展环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环境的因素之一,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生态环境的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从思想意识、政策规划和资金技术等方面入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完善生态环境,进而完善经济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文章从理论、观念、制度和实践几个层面进行探讨,以期找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之初,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这是对马克思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政治文明是指每一种社会形态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政治发展的状态和水平,是社会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渊源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民主制度建设,包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制度建设。在这个建设过程中要勇于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绘制了蓝图。经过不懈努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定会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