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中国钓鱼》杂志主办的第二届中外鱼拓精品展于2月17~19日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展厅举行。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省的59幅鱼拓精品参展。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会长松永正津先生、理事谷口岬人先生、会员吉田泰明先生专程来京为观众作  相似文献   

2.
李世新 《钓鱼》2006,(21):64-65
2006年9月20日-23日,应贵州省铜仁市市政府和北京忠桥渔文化传播中心、中钓网的邀请,我参加了首届中国铜仁“游钓锦江·魅力铜仁”活动.让我高兴的是.在美丽的锦江河畔举行的中日鱼拓交流研讨会上.我再次见到了松永正津老师。松永正津老师是日本知名的鱼拓大  相似文献   

3.
钟愚 《中国钓鱼》2006,(7):50-50
本刊讯 今年是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创立30周年。应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会长松永正津先生之邀,《中国钓鳓杂志选送了由我国鱼拓爱好者制作的11幅鱼拓作品赴日本参加今年7月14~18日在大阪举行的纪念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创立30周年鱼拓大展。这11幅鱼拓代表了我国当今鱼拓制作的最高水平,其作者大都参加过《中国钓鱼》杂志主办的中外鱼拓精品展或在鱼拓评选活动中获奖。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17日下午,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会长松永正津先生在第三届中外鱼拓精品展上演示鱼拓制作技艺。临散场前,我和黑龙江哈尔滨的谢春明、山东临沂的李世新等鱼拓爱好者通过翻译转告松永正津先生,表示我们希望当晚去拜访他。  相似文献   

5.
谢春明 《中国钓鱼》2023,(12):65-68
<正>自2004年天津(万科杯)东丽湖国际鱼拓制作研讨会上,松永正津老师吸收我为其弟子以后到现在已经19年了。19年来,我们师生在国内虽然只相聚了四次,但平时我向老师请教的书信往来却一直没有间断。去年底,松永正津老师的弟子白井先生来信说,这三年来,松永正津老师不顾80多岁的高龄,每天都戴着口罩,坚持去工作室做鱼拓。没有想到,8月5日,噩耗传来,松永正津老师不幸去世,使我十分悲痛。  相似文献   

6.
《彩色鱼拓制作法》 本片特聘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长松永正津先生主讲并演示了如何用您钓的鱼进行整理,进行着色,制作鱼拓等技术问题。不但能学会鱼拓的制作方法,还能欣赏到日本精美鱼拓作品的魅力。本片画面清晰流  相似文献   

7.
今年“五一”节期间,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会长松永正津先生在天津东丽湖鱼拓制作研讨会上热心辅导我国鱼拓爱好者制作鱼拓。他鱼拓技艺  相似文献   

8.
“五一”佳节,风和日丽,2004年“万科杯”东丽湖国际鱼拓制作研讨会在天津东丽湖畔举行。在这里,我再次见到了阔别7年之久的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会长松永正津先生和我国台湾鱼拓大师严尚文先生。老友相逢,备感亲切。  相似文献   

9.
日本钓鱼人     
张莉 《钓鱼》2003,(23)
应亚细亚钓鱼联盟议长、世界著名的钓鱼人小西和人先生的邀请,记者于金秋十月远渡重洋赴日采访,真切地感受了钓鱼王国日本浓浓的钓鱼氛围,“零距离”接触了——飞机上邂逅日本钓鱼迷10月14日,在上海飞往日本福冈的飞机上,我邂逅了日本九州熊本市一株式会社社长松本先生和他的中文翻译沈先生。当松本先生得知我是《钓鱼》杂志的记者,此次赴日本是采访亚细亚国际友好钓鱼大赛时,同样是钓鱼迷的松本先生和我有了“共同语言”。松本先生告诉我,他很喜欢钓鱼,只是平时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钓鱼。不过每年度假,他都会带着家人去海边,让太太孩…  相似文献   

10.
鱼拓教室     
这是一幅曾获得第三届鱼拓评选一等奖并在第三届中外鱼拓精品展上展出的黑鱼鱼拓。日本鱼拓大师松永正津看过后所作的点评,对提高鱼拓制作水平和鉴赏能力部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钟愚 《中国钓鱼》2004,(11):22-22
国庆节期间,在北京中山公园众多的展览中新添了一项鱼拓艺术展。这在中山公园尚属首次,虽规模不大,展品只有46幅,但皆出自鱼拓高手。其中有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会长松永正津的鬼头刀鱼拓精品,以及  相似文献   

12.
张莉 《钓鱼》2004,(20):10-11
9月17日~24日,亚细亚钓鱼联盟议长日本的小西和人先生率亚细亚钓鱼联盟理事韩国的韩大塾先生、李世皖先生,中国台湾的陈平南先生,中国的王者兴先生来到浙江舟山群岛对鱼资源和海钓环境进行考察。记者在随团采访期间,请这些目睹了中国海钓运动发展历程的海钓大师们谈谈中国海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相似文献   

13.
嗜鱼症     
胡爽 《钓鱼》2010,(9):58-58
俗话说,喝酒不吃菜,各人心里爱。这里的爱,可能因各人性格、脾气或思维理念不同而决定。 爱,就是喜欢。 有人问我喜欢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第一是钓鱼,第二是钓鱼,第三还是钓鱼。喜欢即爱好,我对钓鱼的爱好,不是一般的爱好,现已升级为嗜好;所以说,我患了“嗜鱼症”。但这嗜鱼又绝不单是为吃鱼而言。  相似文献   

14.
肖红卫 《垂钓》2006,6(7):34-35
喜欢钓鱼的朋友都知道,正常情况下,我们钓鱼总是要先找底然后钓底。但由于天气、钓场、鱼情的不同,鱼儿不在水底的时候,你还在一味钓底就不对了,只有钓上鱼才是硬道理!经常和我一起钓鱼的朋友常常问我:为什么你总是钓得比我们多?其实很简单,只有找准鱼层才能钓好鱼。  相似文献   

15.
逗鱼是垂钓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获鱼的重要技巧。但究竟如何逗鱼?什么时候逗?什么环境下逗?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从小就很喜欢钓鱼,几乎所有空闲的时间都花在垂钓上了。我也很喜欢看人家钓鱼,向他们学习,并询问一些钓鱼方面的问题。我更喜欢看有关钓技方面的文章和书籍,特别是一些大师、高手们的经验总结更使我如痴如醉。“轻提细引慢慢逗,鱼儿兴奋上钩勤”这个道理虽早已深入我心。然而,最近几次垂钓的实践却让我对这一“传统经验”产生了动摇。初冬的一个星期六,小陈、老张约我去钓鱼。地点是一个不大的小水库,这里…  相似文献   

16.
鳑鲏鱼     
华朝熙 《钓鱼》2014,(13):17-17
读了2013年《钓鱼》12月下王长工先生的《鳑鲏》一文,引起了我的兴趣,也想聊聊好玩的鳑鲏鱼。 野钓时,我们往往被这种像小鳊鱼一样的小鱼闹钩闹到心烦意乱。这种小鱼叫鳑鲏鱼。  相似文献   

17.
李冰戈 《钓鱼》2012,(1):61-61
逢周末或节假日,许多喜欢钓鱼的朋友多去养鱼塘过把钓鱼瘾,其实谁不想到江河湖泊去游钓?宜人的自然环境,波翻浪涌的长江、黄河,那才是钓鱼人的理想去处。但自然水域的野生鱼实在稀少,到养鱼塘钓鱼实际上是钓鱼人的无奈。  相似文献   

18.
我不喜欢钓鱼,也不喜欢吃鱼。有几次被朋友们拉到水边垂钓,也没有钓迷们的“入定”感觉,只是感到一种无奈。因为人在明处,鱼在暗处(水底),你看不见鱼,也无法控制鱼,但你的所有情绪、思想、行为都被看不见的对手——水底的鱼儿牵着走。鱼儿高兴动动  相似文献   

19.
杨以德 《钓鱼》2006,(18):37-37
钓鱼先诱鱼,越钓越有戏。这是最普通的钓鱼常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时时切实做到做好的,钓不好鱼还要从诱鱼不到位去找原因。今年7月上旬,钓友老郭电话来约,次日上午去“怡乐园”钓鱼,同去还有同事老吕。是日,笔者准备了手竿,抛竿各一副,悬坠钓组多副,还带一副  相似文献   

20.
鱼瘾     
大千世界,人各有瘾,诸如酒瘾、烟瘾、舞瘾、牌瘾、棋瘾,等等。我这个人生来爱静,酷爱钓鱼,也喜欢写点钓鱼著作和文章。“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从孩童到白鬓,而今已70高龄,节假日、双休日仍在池塘、溪河岸边度过;工作之余,多在爬格子写钓鱼的稿件。真是:越钓身体越健康,越写大脑越灵活。鱼瘾,对我来说,主要表现在钓瘾和稿瘾。先侃侃“钓瘾”。垂钓属人鱼之间的双边活动,人诱鱼上钩,鱼引人垂钓。所以我从爱上钓鱼以后,因受鱼瘾的诱惑而往往不愿“脱钩”。一竿在手,其乐多多:一是出钓乐。出钓前夕要作准备,要邀友同行,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