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晓玉 《文教资料》2007,(4):170-171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毁灭”的目的是为了能引起审美主体的悲痛、哀苦等情绪,并产生悲剧美,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辨别真善美的目的。”教学夏衍的《包身工》一文时,我先指定一位朗读较好的学生范读课文。当读至“打呵欠,叹气,叫喊,找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她已掩着口与其他一些同学笑出声来。文学作品,尤其是悲剧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我想,作者描写包身工起床时混乱的场景,决不是为博得读者一笑,而是真实地再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包含着对包身工的无限同情…  相似文献   

2.
“您辅导的学生的作品送全国参评了”,当我把这条短信读给赵晓曦同学听后,她和她的同学抱在一起又跳又笑。这样的场景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觉得:对于学生来说,一次很小的成功都会是她一次自我价值的体现,并使她能够提升对自我的评价,增强了自信心,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的动力也会明显增强。这样一件作品的形成过程也给我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包身工》是一篇优秀的课文,作品本身以及与作品相关的知识都是报刊杂志经常涉及的内容;同时这也是一篇自读课文,教材编者的意图也在于通过学生自主地阅读完成自主领悟,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阅渎能力。选择这篇课文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很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4.
她?我!     
在我的心里有一个好朋友,她既不像明星那样光彩夺目,也不像科学家那样有着缜密的思维,她只是拥有一颗纯真的心,我一直把她视作心灵的知己,因为她的性格和我极其相像。她爱笑。别人笑时,她也在笑,不止是这样,笑时捧着肚子,在地上打滚;别人不笑时,她还在笑,笑得津津有味。更有趣的是:她一笑就停不下来,任别人怎么劝,都无济于事!所以,好朋友都不敢在她面前说笑话。她爱哭。每逢一个感动,无论电视里的动人情节,还是妈妈的一句关心问候,不争气的眼泪就会在眼眶里打转儿,也许,她就是这么容易被感动吧!一次,她在长跑比赛中拿了最后一名,不巧,飞沙尘…  相似文献   

5.
受创     
来采访的学生在客厅沙发上坐成一排,其中一个发问道:"读你的作品,发现你的情感很细致,并且说是在关怀,但是关怀就容易受伤,对不对?那怎么办呢?"我看了她一眼,多年轻的额,多年轻的颊啊!有些问题,如果要问,就该去问岁月,问我,我能回答什么呢?但她的明眸定定地望着我,我忽然笑起来,用几乎有点促狭的口气说:  相似文献   

6.
每一种学体裁都有它自身的美每个读都有他自己的审美心理,冰心的作品是用她独具魅力的语言的咀嚼感将作品自身美与读审美心理完美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第一期刊登了《读<包身工>琐记》一文,读后很受启发,得益非浅。但也有一点不成熟的异议,愿提出来商榷。《读<包身工>琐记》中说:“《包身工》与一般报告文学不尽相同,作品中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没有一件完整的事件,通篇是一些片片断断的零星材料。”《包身工》有没有完整的人物,与分析该文关系甚重,需作深究。《包身工》依时间为序写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着重写“起床”、“吃粥”、“劳动”以及对这三个场面的分析和揭露。被组织进去的片片断断的零星材料,大部分用来  相似文献   

8.
痴恋冰心     
陈静 《中文自修》2005,(10):8-8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着实对冰心着了迷,到处找她的作品来读,也读别人写她的文章。这段日子起于偶然间读到的《繁星》中的一首诗,至今还记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9.
1.适时调侃一次语文公开课课前,我为了训练学生读书要有自己的感觉,让学生读一首诗。学生可能是由于看到有许多老师听课而紧张的缘故,并没有放松地找到自己的感觉读起来。我适时调侃道:“大家注意,读诗或文章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方式去读,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还可以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加点‘小动作’读,就是不准躺着读或趴着读。”学生听后不禁笑起来,紧张情绪也缓和下来。许多学生都摇头晃脑,津津有味地读起来。2.顺水推舟一次我讲《太阳》一课,导入新课前我首先让学生在本子上画一画“太阳公公”,许多学生画后抱怨自己画不圆,我…  相似文献   

10.
受创     
<正>来采访的学生在客厅沙发上坐成一排,其中一个发问道:"读你的作品,发现你的情感很细致,并且说是在关怀,但是关怀就容易受伤,对不对?那怎么办呢?"我看了她一眼,多年轻的额,多年轻的颊啊,有些问题,如果要问,就该去问岁月,问我,我能回答什么呢?但她的明眸定定地望着我,我忽然笑起来,几乎有点轻佻的口气:"受伤,这种事是有的——但是你要保持一个完完整整不  相似文献   

11.
我的妹妹     
我的小妹妹今年快满三周岁了,她的大眼睛一眨一眨地好像会说话似的,一张圆圆的小脸,白里透红,加上她那乖巧的小嘴,说起话来挺逗人笑,真是人见人爱。她特别喜欢背诵古诗和儿歌,背起来很认真,还有动作,又不让别人笑。你要是拍手表示鼓励,她马上就会再背一首给你听。她还会常常学说大人话,大人说什么,她就跟着说什么,简直像一只小鹦鹉。当别人说脏话时,她会瞪着大大的眼睛小声说:“不能骂人,骂人不是乖孩子。”放暑假的时候,她每天早上比我醒得早。而且一醒来,就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来抓我的脸,抠我的鼻子,直到把我弄醒了。我…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仙女”是一个美好的化身,她神通广大,总是在人们需要她的时候及时出现。读了本期的《掉牙和牙仙女》一文,您会发现虽然东西方文化有差异,但是人们对于美好的向往却是共同的。读这篇文章,我不止开心地笑过一次,也感叹了不止一声。让我笑的是掉牙竟然能和“  相似文献   

13.
今天是第二次给五年级六班的学生上课。先读一段《荒唐国的故事》给学生听。读了两句,学生想笑,却没有笑出来。我明白了,笑着说:“好笑吗?想笑吗?为什么不笑?想笑就笑。”接下来,我每读一句,学生便放声大笑。后面的课学生没有了紧张,上得轻松愉快,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对学生充满了感激,因为是他们的配合让我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当学生起立下课时,我对学生说:“今天,大家表现不错,我对大家表示感谢。”说完,深鞠一躬表示我的感谢,孩子们则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们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提倡把孩子当作…  相似文献   

14.
周萍 《师道》2003,(5):49-49
女儿放学一到家,就对我说:“妈妈,今天徐老师提问我的,我回答对了,她还对我笑呢。我们徐老师说过,她对你笑就是夸你。我们徐老师喜欢用表情跟我们说话。”从她兴奋的红彤彤的小脸蛋上,我能感受到,那个徐老师的笑对这个二年级的小学生是多么重要。这样的一种喜悦我似曾相识。眼前的女儿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很久以前。当我像她这般大时,心里也曾藏着这样一句话:老师,你的笑对我很重要。我是在山东郊县的一个小山村读小学的。我还记得在那个傍着山依着水的小学校里遇着的第一位老师。她姓孙,叫什么名不知道。那个时候,老师的名字在我…  相似文献   

15.
半碗蛋炒饭     
打从进入五年级开始的吧,我觉得父亲不再爱我了。他是那么宠着读一年级的妹妹,上桌吃饭,总给她夹好菜;出门干活,常将她放在独轮车上;只要妹妹咯咯儿地笑,父亲也就嘿嘿地笑。而对我,却沉着一张脸,整日一副天阴欲雨的样子。本来活泼如一只小雀的我,慢慢被父亲对我的沉默压低了头,笑声少了,歌声也少了,疯的时候更少了。只要父亲在家,我就惴惴不安地成了一只小鼠。家好像忽然失去了她应有的温暖。放了学,我就尽量躲到外面,跟野小子们打打闹闹,不到天黑不回窝。那一天我回家时,父亲已吃过晚饭,正坐在灯下洗脚,看见我缩头缩脑…  相似文献   

16.
我是在山东郊县的一个小山村里读的小学。山村背靠高山,面朝大海。我一直记得在那个小学校里遇着的第一位老师,她姓孙。孙老师,齐耳的短发,眉宇间有一颗黑痣,年轻的脸上总挂着笑,很清新很温柔的笑,像春天开满山坡的野花,像夏日抚上脸颊的山风。我第一次见孙老师,躲在爸爸的后面不敢出来,孙老师绕到我面前时,我抬眼飞快地看了她一下,我看见她两边微微上翘的嘴角,真像是躺在夜空里弯弯的月牙,这样温柔的笑让我心中莫名地升起了一种喜悦:这个老师喜欢我。然后我听见她的声音,像山涧叮咚流淌的清泉:这个女娃的眼睛怎么这么亮?…  相似文献   

17.
兔兔是一个让我有点头疼的学生。她的成绩很好,全年级400多人,她能排前10名。在纪律方面,兔兔从不出现问题,作业更是好得不用说。在她身上基本找不出缺点,但每每看到她,我都有点担忧。这个花季少女的脸上几乎没有笑容,总是一脸严肃地听课或写作业。即使和好朋友玩,她也很少开怀地笑。再有,她不愿和别人交流,上课从来不发言。  相似文献   

18.
我的女儿珊珊已经读五年级了,考试的成绩一直不错,近阶段我总觉得她有点“不务正业”,回家做作业的时间少了,说她一句她还挺有理地跟我说这叫“减负”。一天下午,我下班回家时珊珊已回家,她特别亲热地对我说:“爸爸,我已经告诉老师了,您的特长是中医,星期六下午请您和我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听了女儿珊珊的话,我习惯地笑着点了点头,但这一次的笑总觉得有些苦味。女儿一走,我的心里直抱怨:学校怎么啦!不让学生好好读书,搞什么活动,还害得我把休息的时间也搭上!这几天也不知珊珊搭错了哪根筋,竟翻起了我的中…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的紧扣文本,学会分析探究报告文学类作品之主题,了解包身工一天生活状况,激发学生对包身工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包身工制度的批判  相似文献   

20.
安轩 《南昌教育》2007,(4):24-24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沙丽萍老师最喜欢唱的一首歌,她的人生选择跟歌中写的是一样的:正是受着读小学时两位语文教师的影响,9岁的她就立下志向——长大后要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用自己的学识和言行去影响、培养更多的学生。如今,沙丽萍老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走上讲台16年来,她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看着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在不同的天地里自由翱翔,沙老师由衷地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