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六逸是我国现代知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新闻学者。他一生酷爱编辑工作。纵观他短促的一生,编辑工作自始至终贯穿其中。 自1921年4月,谢六逸接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报》以来,他先后陆续主编过《言林》、《国民》、《儿童文学》、《趣味》、《文讯》等多种期刊。此外,还为黎明书局、光华书局、文通书局编过一些书籍。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推选为上海编辑人协会主席。他虽不同于分分秒秒维系于编辑事业的赵家璧等人,将一生中很大部分的精力贡献于我国早期的新闻学研究及新闻教育事业的创建工作。但他以其独特的新闻学者的眼光,审视着编辑工作,执着于编辑工作。 1921年1月中旬至2月间,仍在日本求学的谢六逸,积极地参加了当时在文坛上颇有影响力的文学机构——文学研究会,为第24号会员,与沈雁冰、郑振铎、许地山、孙伏园、王统照等同为该会读书会小说组成员。并且与热衷于编辑工作的沈雁冰、郑振铎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相互的交往中,谢六逸开始投身于编辑工作,并乐此不疲。他东渡回国,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担任编辑职务。1922年12月1日,“依了上海文学研究会会员的决议,特请谢六逸先生为主任编辑。”(郑振铎语)谢六逸开始单独主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  相似文献   

2.
1926年初,神州女校因故停办之后,谢六逸受聘为复旦大学教授,在中国文学科讲授西方文学史和日本文学史。这个时期,谢六逸除了在暨南大学兼课之外,还出任中国公学文科学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以在复旦大学的职责最重,投入的精力最多,其成就亦尤为卓著。  相似文献   

3.
谢六逸(1898—1945)不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家,而且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报刊编辑和理论建树颇丰的新闻出版学家。长期以来,人们对他在新闻出版领域里的贡献一直没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近年虽然渐有文章论及,但也是零章断笺,未窥全貌。有鉴于此,本文在梳理谢六逸先生有关新闻出版实践活动与论述的基础上,对其新闻报刊编辑思想略作探讨。谢六逸是一个对报刊编辑有着独特风格追求的新闻出版学家。他主编的《文学旬刊》、《立报》文艺副刊《言林》、《国民》周刊和《文讯》月刊等,在中国报刊史上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刊物无疑是他…  相似文献   

4.
谢六逸从大学、社会、学生三个角度阐述了兴办专业新闻教育的必要性.在办学实践中,他注重从业务素养和品德素养两方面培养学生,还支持他们进行学术研究.谢六逸的这种思想对当时的报业现状具有极强的针时性,而且他在新闻教育事业上的成功为国内各大学新闻系提供了模本,他还启示后人要视野开阔、善于向国外学习.  相似文献   

5.
上海《立报》于1935年9月20日创刊,1937年11月24日停刊。该报是四开小型报。它根据不同特点、风格和要求分别办了三个副刊。其中有一个副刊《言林》,与《立报》同日创刊和终刊,由谢六逸主编。谢六逸是个副刊编辑名手。1981年《新文学史料》第三期上,登载曹聚仁的遗著《我与我的世界》中提及:“五四运动以后,副刊编辑名手,邵力子、孙伏园二先生而外,黎烈文、谢六逸二兄也为世人所推重,他们都是善于做拼盘的好厨子,富有战斗性,”在他的悉心努力下,《言林》在社会上享有卓著盛誉,颇为社会人士所赏识,所载文  相似文献   

6.
据行家说,谢六逸介绍和研究日本文学的成就,在周作人之上。还有专家说,他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奠基者之一,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创始人。我这里要介绍的,他也是一位出色的编辑家。1922年春天,谢六逸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获得文学士,从东京回到上海,随即进入商务印书馆做了编辑。虽然这一年早些时候,他在《时事新报》的“学灯”副  相似文献   

7.
以《沈曾植年谱长编》为例,从年谱体例、材料搜集整理、年谱撰写者的学术修养对年谱学术水准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年谱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老舍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现代作家。但直到80年代中期,国外老舍研究界已出版多部老舍年谱后,我国尚无一部以专著形式正式出版的《老舍年谱》。近年来,国内相继推出三部老舍年谱:郝长海、吴怀斌先生合编、安徽黄山书社出版的《老舍年谱》,甘海岚先生编撰、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老舍年谱》,杨立德先生编撰、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老舍创作生活年谱》。三部老舍年谱的出版已引起国内外老舍研究界的普遍关注,无疑将推进世界人民对老舍的认识。年谱作为史籍中的一种,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如宋代就有以孔子、朱熹、杜甫、韩愈、苏轼、欧阳修等人为谱主的年谱出版。古人年谱多以谱主为中心,以年月为经纬,胪述谱主一生事迹。所谓“叙一人之道德、学问、事业,约悉无遗而系以年月者,谓之年谱。”(朱士嘉《中国历代名人年谱目录·序》)它杂揉了记传与编年二体,并从谱牒、年表、宗谱、传状等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学院)第一任系主任谢六逸先生(1898~1945)逝世50周年。他早年工作过的商务印书馆和商务同仁陈江、陈庚初先生编辑出版了《谢六逸文集》(1995.1),收集了他20—40年代所写的重要文章,包括文艺、新闻、教育、时事政治和读书修养等方面的论文、杂文、随笔120余篇,计30多万字,是学习、研究这位现代作家、新闻学者、一代报人的最好材料。本刊发表余教授撰写的这篇文章,则是表达我们对谢老师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0.
数字人文为历史人物年谱信息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及方法。“编年”与“系地”是历史人物年谱中的重要信息,然而由于年谱的编年体性质,“编年”信息更容易获取和利用,“系地”信息则分布零散杂乱。这种特性导致人文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重“编年”而轻“系地”,经常以时间演变为单一主线,而忽视了对人、时、地等多因素的系统化分析研究。本文以《朱熹年谱长编》为例,通过设计知识重构体系,将“编年”和“系地”信息重组成一维信息,然后基于GIS技术开发年谱可视化平台,实现历史人物年谱中“编年”和“系地”信息的可视化共现。年谱可视化平台克服了年谱编撰重“编年”而轻“系地”的问题,便于人文学者从“编年”和“系地”两个维度分析年谱事件信息。本文提出的知识重构体系为构建年谱通用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也为研究群体传记学提供了一种知识重构的方法。图7。表3。参考文献24。  相似文献   

11.
北京图书馆是收藏年谱最集中、最丰富、最完整的单位,其种类之多、版本之珍,是其他任何图书馆都无法相比的。现经认真整理编纂,汇成《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隆重推出。《年谱丛刊》是我国第一部涵盖历史时间最长、收入历代年谱最多、规模最宏大、线装版本最完备的年谱资料汇编,共收入历代年谱1200余种,约150000页,谱主近千人,上起三代,下至  相似文献   

12.
今年9月27日,是谢六逸百年诞辰,《新闻大学》要为之刊载纪念文章,福申先生专函嘱我写一篇《谢六逸先生的最后岁月》。想到六逸先生为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社会的变革,文化的更替,鞠躬尽瘁,但他生前却被人们误解,死后很少为人们认识,犹如折戟沉沙,长期埋没。然而,复旦同人却对他念念不忘,如此深情,令人感动,于是欣然从命。  相似文献   

13.
复旦大学新闻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个新闻教育机构,成立于一九二九年秋.第一任系主任是谢六逸.谢先生虽早在三十六年前离开人世,但他一生从事新闻、教育和文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却是永远值得后人敬仰的.谢六逸,一八九八年八月十二日生于贵阳.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贡生.他自幼好学,髫龄时,已能诗文成篇.稍长入贵阳模范中学,品学兼优,国文一科更是出类拔萃,为教师所青睐.高中毕业后,他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文科,专攻东洋文学史,造诣颇深.毕业后回国,在商务印书馆编辑所工作.一九二六  相似文献   

14.
吴建屏 《中国索引》2005,3(2):22-24
本文简要介绍年谱索引的发展历史,阐述年谱索引的重要性、现实状况及内涵,并提出年谱索引中专题索引和主题索引的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明代"后七子"领袖王世贞作年谱,始于清朝。清人作有两部,一是王瑞国编《瑯玡凤麟两公年谱合编》一万余字,相当简略;一是钱大昕编《弇州山人年谱》,不足一万字,简明而有法度,但仅叙述了谱主行踪的大略。现代人又作有两部,一部是徐朔方先生著录在《39种晚明曲家年谱》中的《王世贞年谱》(以下简称徐谱);另一部是郑利华先生著的《王世贞年谱》(以下简称郑谱),两书均于1993年12月出版。这两部年谱较清人所著,内容大大充实。两谱各具特色,徐谱善于抓住谱主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予以条分缕析地考辨,尤其详于记文学、艺事。郑谱梳理精细,除考辨谱主的  相似文献   

16.
<茶话集>,谢六逸著,散文集,13.1厘米×18.8厘米开本,平装,1931年10月上海新中国书局初版,为"新中国文艺丛书"之一.  相似文献   

17.
苗阳 《新闻爱好者》2011,(10):120-121
政治、经济、教育、艺术、外交是社会的构成要件,也是新闻的来源。新闻来自社会,也会通过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对社会产生影响。谢六逸先生的新闻社会观,既有西方新闻学思想的痕迹,也受到了梁启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雄燕 《新闻爱好者》2011,(20):120-121
政治、经济、教育、艺术、外交是社会的构成要件,也是新闻的来源。新闻来自社会,也会通过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对社会产生影响。谢六逸先生的新闻社会观,既有西方新闻学思想的痕迹,也受到了梁启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亮 《图书馆学刊》2011,(9):120-122
阐述了罗振玉和徐俟斋的生平,揭示了罗振玉为徐俟斋作年谱的缘由,然后论述了《徐俟斋先生年谱》的出版与流传状况。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辽宁师大馆藏《徐俟斋先生年谱》稿本的认定及价值。  相似文献   

20.
谢六逸先生出于对时代新闻乱象的忧思及对未来新闻业的良好愿景,首倡在国内大中小学开展新闻教育,希图通过新闻的普及和专业教育,通过大学新闻专业教育促进中小学新闻普及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全体国民的新闻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