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19世纪,英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期,工业化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给中等阶级妇女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女权主义者争取工作权的初步胜利和中等阶级妇女自身的素养又为其参与经济活动提供了可能。她们参与到家庭经济和社会经济活动中,这既为自身经济条件乃至社会地位的改变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对19-20世纪英国中等阶级妇女外出就业导向下的家庭关系变迁提供了重新认识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家庭观及其成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家庭观,他们强调家庭生活的神圣和纯洁,强调妇女作为母亲和妻子的职责。资产阶级的家庭观与他们的妇女观密切相关,他们一方面将妇女誉为守卫道德的“家庭天使”,另一方面却认为她们天生是低劣的、缺乏理性的,需要男人的保护和管理。资产阶级的这种家庭观形成主要是因为工业化导致的家庭生产职能的丧失、社会竞争的加强以及父权制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现代化是否强化了英国妇女的经济从属性,这是难解而颇具争议的问题。19世纪工业化现代化中,英国妇女对家庭经济的作用在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存在明显的差异。从总体上看。虽然工业化没有完全改变妇女在经济上的从属地位。但由于家庭生产的破坏、就业机会增加等诸多因素,中下层妇女的经济自立能力和对家庭经济的贡献都有所增强,并对妇女的进一步解放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中后期英国中产阶级妇女职业状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步入了日新月异的工业化时代,中产阶级妇女的职业状况也伴随着这个特殊的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们冲破家庭的牢笼,走上了自己热爱的教师、护士、专职作家、医生、科学家、打字员、接线员等工作岗位。英国中产阶级妇女从事社会职业的这种状况是工业革命、教育改革、女权运动形势使然。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社会保险制度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妇女就业率的增长和男女平等思想的发展,妇女可享受的社会保障权利日益增加;然而,歧视妇女并认为她们应固守家庭的传统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因此妇女仍然不可能享受到和男子完全平等的社会权利,特别是家庭妇女只可能获得从她们所依附的男子那里派生出来的部分权利。“家庭补贴金”制度又在鼓励妇女返回家庭中起了积极作用。法国妇女正在为消除这种不平等现象而斗争。  相似文献   

6.
19世纪英国妇女的工资水平在不同行业、不同时期存在差异,从总体上看,她们的工资收入都低于同行业男性,属于社会上的低收入人群.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下,妇女没有得到与男性平等的技能教育,资产阶级的工资理论、工会运动、国家立法都运用这一观念,维护男性的性别优势,使妇女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改变妇女的性别劣势,不仅需要经济、政治现代化提供物质条件,而且更需要一场破除传统观念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19世纪英国正处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其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也逐步改变了中等阶级妇女的经济活动与角色地位。她们既参与了传统的家庭经济,又涉足了形式多样的社会经济活动,展现了"两分领域"下的新女性形象,拓宽了中等阶级妇女公共领域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8.
从19世纪开始,美国妇女就开始了争取选举权的漫长斗争,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在1920年取得了选举权。这次运动之所以漫长而艰辛并最终胜利,有其多方面的历史根源: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开展为妇女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机会,减少了她们在家庭中对丈夫经济上的依赖,获得了更大的独立;思想上,法国启蒙思想和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对妇女参政提供了理论指导;政治上,美国独立战争给妇女们提供了锻炼的机会,而禁酒运动和废奴运动又从具体策略上给了女权主义者很多启发;国际女权运动更是为美国的女权主义者争取选举权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教育的改革和普及为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另外宗教上的变革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俄国资产阶级女权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伴随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一场社会运动。它的领导者是俄国中产阶级妇女,斗争目标是争取妇女同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主要是争取妇女选举权)、平等教育权、平等就业权、婚姻自主权、财产继承权等,实质是资产阶级妇女向本阶级男性统治者要求分享权利的斗争。这场资产阶级女权运动虽然不及法国、英国、美国资产阶级女权运动来得那么凶猛、激烈,影响那么广泛、深远,它在俄国历史进程中昙花一现般消失了,但是作为一场社会运动,它对唤起俄国妇女觉醒意识、对促进俄国妇女解放毕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俄国资产阶级女权运动失败了,其原因何在,本文试作分析。 首先,俄国资产阶级女权运动所走的是一条不触动旧政权,不改变旧秩序的改良主义道路,这是其局限性的根本所在,也是导致资产阶级女权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俄国资产阶级女权运动所处的时代,正是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使妇女进入工厂既是必要,又成为可能。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到来,工业生产由家庭转移到工厂,工厂开始需要大批廉价的劳动力,而男人们难以单独承担大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全部劳动力。于是妇女走出家庭、  相似文献   

10.
论19世纪英国下层社会女子教育对妇女性别地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业化影响下,19世纪英国下层社会女子教育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尽管其表现出的性别不平等特征再次确认了妇女的第二性地位,但下层社会女子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妇女的文化水平,推动女子教育的改革,促进教育向两性平等的方向发展.为女性进入新的就业领域,改变她们在家庭和社会的低劣地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前工业社会始终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妇女发展趋势。一种来源于欧洲传统社会的性别歧视和父权制家长地位的观念,一种与新大陆关于平等的伟大理想一脉相承。由于劳动力缺少和妇女匮乏,加上独立战争唤发出妇女的自觉意识,在殖民地和独立战争时期,“旧大陆趋势”处于隐性状态,从而孕育出美国妇女史上的春天,但到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前半叶,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东部在当时美国白人社会中的主流地位,“旧大陆趋势”战胜“新大陆趋势”,迫使美国白人妇女进入“淑女时代”,失去了原先的平等独立。因此,从整体上看,前工业社会美国白人妇女的社会和家庭地位呈现一个由高到低的下降过程。  相似文献   

12.
“女性意识”是解读女性作品的钥匙。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爱玛》,一方面呼吁男女平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另一方面视婚姻为女性体面的出路,将家庭定为女性的最佳舞台。与女权主义者那强烈、彻底的女性解放意识相比,小说《爱玛》的女性意识是朦胧的,带有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13.
Ⅰ.INTRODUCTIONIn any industrial country,labor should always betaken as the main stream which pushes forward theprosperity of its national strength.So no one can denythe factthatthe rapid industrial developmentin the U-nited States of the late nineteenth …  相似文献   

14.
(女性怎样才能在爱情、婚姻和社会上取得与男子平等的地位?这是众多作家一直苦苦探索的重大社会问题。)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三位具有强烈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的女性正是在各自不同的爱情追寻中,展现了女性解放意识的发展历程,为妇女解放运动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是中国妇女地位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这种变化在法律方面主要表现在妇女从男性从属地位向独立个体的转变。民国初年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财产所有权、寡妇立嗣权等方面的法律地位出现了实质性变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妇女解放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金琼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98-103
在19世纪的英国文坛,女性作家群的崛起及其创作构成了一道独具魅力、影响巨大的文化风景线。本人认为宏阔的欧洲社会历史背景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精神的感召、功利主义哲学思想的浸染、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影响、女性文化身份的特殊性以及与工业革命紧密相连的消费文化的出现等各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了英国女性文学的崛起。  相似文献   

17.
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在19世纪掀起了第一个高潮,把妇女选举权从男性社会不屑一顾的概念,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成为人们逐渐耳熟能详的语言。妇女的政治要求从最初要求未婚妇女与寡妇的选举权,逐渐向普选方向发展;选举权的依据从自由女权主义的公正之说,发展到本质论思想,并进一步发展出独特的女性优越论思想。这一切,既是妇女们不懈探索和亲身实践的结果,也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依据女性主义关于“社会性别”的理论,西方学者突破、超越旧有的研究范式,围绕着英国工业化进程的多样性和劳动按性别分工的差异性以及家庭、中产阶级两分领域和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的关系问题等展开了讨论,鼻亨翟刻认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变革的复杂性以及社会性别在社会中的运行态势,使我们更为全面地理解女性在英国工业化时期的能动作用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在近代吉林传播始于19世纪中叶以后,20世纪初发展较快。期间,教会为了传播基督教,采取了创办医院、开办学校等办法辅助布道。基督教在近代吉林的传播,对当地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考察 2 0世纪初兴起的英属印度妇女运动在争取妇女社会权益、组织妇女投身政治活动中同时存在的进步势力和保守势力及二者关系入手 ,揭示印度妇女处境难以彻底改观的原因 ,并论证了以宗教文化为代表的传统观念对印度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强大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