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贵彬 《大观周刊》2012,(11):182-182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品德课用途不大,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针对这种情况,针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那么,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杨国儒 《大观周刊》2011,(50):178-178,177
长期以来,我们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重结果不重过程,重知识不重情感,重表象不重实质,课程改革始终停留在表面,没有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一遇到社会实际就束手无策,因此如何改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是严峻的问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仍然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政治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3.
杨国儒 《大观周刊》2011,(39):280-280,276
长期以来,我们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重结果不重过程,重知识不重情感,重表象不重实质,课程改革始终停留在表面,没有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一遇到社会实际就束手无策,因此如何改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是严峻的问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仍然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政治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4.
朱武 《大观周刊》2011,(45):116-116
长期以来,我们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重结果不重过程,重知识不重情感,重理论不重实践,重表象不重实质,课程改革始终停留在表面,没有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一遇到社会实际就束手无策,因此如何改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是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红 《大观周刊》2012,(25):178-178,17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科学把握课程的内容。更要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文章从心系学生,尊重主体意识;改进教学方法,调动主体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确保主体地位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丁胜宏 《大观周刊》2011,(22):201-201
教育现代化既包括教学设备.管理设备等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也包括教学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对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还在于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长期以来,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看也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思想政治课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思想政治水平两张皮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刘丽 《大观周刊》2011,(51):208-208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见解的机会.激发学才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本文简述了政治课教学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案例教学的意义:重点介绍了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相似文献   

8.
于晓朝 《大观周刊》2012,(28):282-282
枯燥的政治理论确实不让人感兴趣.如果加入一些实际生活的素材就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如果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乡土材料,学生就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而且还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海芳 《大观周刊》2011,(14):54-54,25
现代教学把语文教学分为认知与情感两大领域,但在教学实际中,许多教师囿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所讲的东西规定为学生的规范,不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创造欲,将学生置于被动听讲的位置,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从融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知识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求知欲四个方面对情感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李河梅 《大观周刊》2013,(6):243-243
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要强调学生要探究、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可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运用。研究性学习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人根据自己多年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认识和实践.谈谈在初中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谢瑞成 《大观周刊》2012,(50):305-305
在本人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除了认真钻研教材.与其他教师搞好教研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在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力求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面对新的形势.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中学思想政治课必须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切实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彻底抛弃应试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下面,我就如何搞活初中思想政治课作个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二红 《大观周刊》2012,(16):252-252
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思想政治课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当前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及开展研究性学习方面谈谈高中政治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张万庆 《大观周刊》2013,(9):148-149
思想政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这门学科的开设和改革,明确要求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究竟如何增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以及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必须实现以下三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课作为各类高校的公共必修科目之一,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思想政治课由于其理论性较强的特性,使得很多大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时候普遍感觉枯燥乏味,进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该课程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们的参与程度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本文认为,只有“互动教学”才能真正解决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此外,本文还从理论的角度并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对互动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刘贞会 《大观周刊》2012,(9):232-232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掌握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共同实施,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6.
孙宇华 《大观周刊》2011,(10):114-114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提出,高中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思想逐步成熟,思想政治课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必须接触社会实际。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引入讨论法教学,正是适应这种教学实情、体现学科特点、实践新课标理念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刘伟光 《大观周刊》2012,(13):200-200
本文从“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创设交流学习氛围、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8.
韦承良 《大观周刊》2012,(28):284-284
在初中政治课的教学中,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政治课教学的良好效果,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通过在阅读教材、小结知识点、学会发现、思考、参与及质疑等方面给学生以引导和帮助。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想政治课学习方法,从而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汪忠诚 《大观周刊》2012,(26):236-236,207
初中思想政治课.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在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的统一。这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数学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主要任务是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水平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浅谈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0.
王建 《大观周刊》2013,(5):218-218
初中政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中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起到促进作用。然而,传统概念的下的政治教学,多数采用了强迫记忆的方式,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程的认识停留在一个抽象、乏味、难以接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便可想而知了。如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怎样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已成为教师美注的重要问题。然而,思想政治课。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当代的中学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希望政治课老师能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把重犬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给他们解答,希望通过政治课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的要求,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数学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素表教育。本文从政治课程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学生差异化培养的目标,论述了政治课教学与创新能力,并实践性的结合新课堂,探讨教学模式,为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