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微博平台上各类“微作品”的诞生引发了著作权保护的新思考。由于我国关于“微版权”的法律保护相对滞后、传统的著作权保护形式难以应对微博平台的特殊性,由此微博平台的社区自律公约便应运而生。本文以新浪2012年发布的“微博社区公约”为视角,基于“公约”的实施现状,分析了以“公约”形式保护“微版权”、惩治“微抄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探求“公约”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微博平台集中授权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播。由于信息源丰富、传播速度快、扩张力度强、影响力大.微博正在带来一种新的媒体格局。短短百余字.就将身边的一件事.用微博体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一种“新新闻文体”。毋庸置疑.作为“全民记者”所创造出来的“微新闻”.肯定不如专业记者所采写的新闻那样“规矩”。但作为一种新兴传播载体.微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微博的注册用户是1.4亿.访问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2亿。这足以说明“微新闻”存在的价值和作用。那么.今天我们军队新闻工作者应该向“微新闻”学点什么呢7  相似文献   

3.
微博改变了传媒生态和传播方式.它不但正在成为重要的新闻源头,还以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速度,传播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观点.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美国学者谢尔·以色列将这股新生的力量命名为“微博力”.我们要正视这般力量,正如谢尔·以色列在他的著作《微博力》中所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相似文献   

4.
郑甦  王磊 《东南传播》2011,(11):156-158
随着“微博”在多领域的强势渗透,当下社会已步入“微博时代”。在新的媒介生态下,微博的崛起对传统媒体构成强大冲击。节目主持人因兼具“传统媒体代言人”、“名人”、“自我”等多重身份,在“微博”这个新话语平台上肩负特殊话语权与使命,亟需在角色转换中进行新的定位,充分运用微博特性(把握“微”言)、结合身份优势(善用“v”力),主动架设新、旧媒体间及名人与草根间的桥梁,把握在微博平台上的独特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如今,中国微博用户已超过3亿。新浪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其微博用户平均每天发布微博8600万条。毋庸置疑,现在微博已经成为专业媒体工作者的重要新闻源之一。但实践证明,来自微博上的信息有时候不是那么靠谱。因此,面对“微时代”的新闻源,当真假莫辨时,虽然它足够吸引眼球,  相似文献   

6.
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现场》推出的“美丽中国秀美江西微寻访”活动,首站在赣州。“微寻访”,自然少不了玩微博,微博可以让更多人参与频道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信息传播的“微时代”,深刻改变着新闻传播的传统方式。军事新闻要想在当下的舆论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必须在传播的方式方法上与“微时代”接轨。  相似文献   

8.
阮滢 《新闻世界》2012,(11):78-79
微博虽“微”,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正确认识微博的传播特征,能够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微博传播的优劣,借其正效应、避其负效应,更好地助推传统媒体影响力的打造。  相似文献   

9.
一、小人物登场:“微”故事书写典型人物新闻
  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上,央视一直扮演着“风向标”的角色,长期以来,在荧屏上的典型人物多为任长霞、牛玉儒这样勤勤恳恳、呕心沥血的公仆干部、优秀党员,牺牲生命的英雄人物,观众们在感动之余,对这些人物似乎总是缺少一些“接地气”的共鸣感和亲切感。2009年8月1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用2分54秒的时间报道了网络红人“北京最帅交警”孟昆玉,首开人物创新先河(1)。2009年,微博诞生,2013年,微博已经成为数亿中国网民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微博同样成为新闻类节目的重要线索来源之一,小人物的“微故事”开始占据典型人物新闻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刘星 《新闻实践》2014,(10):86-87
随着微博的异军突起,“微”字大热,“微时代”、“微传播”、“微电影”、“微评论”、“微情书”、“微投诉”……一时间,似乎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微”不了。“微新闻”也成了一个新锐词语,并经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审定,入选年度新词语,收录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传播时代,微新闻是报纸满足读者的浅阅读需要,增加报纸信息量,再造报纸在新形势下的新魅力、新优势的竞争“利器”。  相似文献   

11.
从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到新浪微博,再到东方财富网,网媒正悄悄以“微金融”和“微银行”方式进军金融,业内一片惊呼,微金融加速已成不争事实:当越来越多的网媒怀揣金融梦想冲出来时,迎接它们的是馅饼,还是陷阱?  相似文献   

12.
政府信息公开与“微博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多重“玻璃门”难以打开.随着微博传播工具兴起,这一状况似乎有了改变的契机.特别是今年以来,在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7·23”温州动车事故、渤海油田溢油事故、故宫瓷器损坏事故等一系列热点事件中,公众对信息公开的质疑和批评不绝于耳,对相关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形成强大压力.在这些热点事件被聚焦放大、持续关注并推动解决过程中,微博可谓无“微”不至,“微内容”、“微价值”成为推动信息公开的强大外力.本文结合相关案例,从传媒法角度探讨微博信息传播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关系,分析微博时代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改进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网络舞台,从微博、微信,到微电影、微旅行,“微时代”已成为一个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1]。  相似文献   

14.
我们玩着微博,制造着微语录,开始微阅读。在不知不觉间,身边很多事物都进入了“微”时代。这让原本微不足道的“微”字成为年度颇受关注的字眼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以新浪微博为平台,对“莫言作品微信息传播”进行分析,研究图书馆官方微博如何针对新闻事件进行有效的微博阅读推广,并快速实现读者阅读诉求的方式方法,进而探寻图书馆官方微博服务读者、创新微博阅读推广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微博的传播特性与功能——以“温州7.23动车事故”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是web2.0时代广受青睐的交流平台,它以微叙事参与社会公共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温州7.23动车事故”中的微博现象为例,尝试揭示微博的结构特征和传播特点,以及它在传播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李伶俐 《青年记者》2013,(17):25-26
谢尔·以色列在《微博力》中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①这个时代就是以微博等为传播媒介代表的"微时代"。"微时代"以信息传播短小精练、实时互动为主要传播特征。微博给身处"微时代"的领导干部带来新的考验与挑战,考量政府与官员的"微素养"。  相似文献   

18.
刘伟男 《今传媒》2013,(4):102-103,105
“杜甫很忙”是指2012年3月风靡网络的杜甫涂鸦事件.自第一张杜甫涂鸦组图出现在新浪微博之后,微博管理组将其置顶为微话题,顷刻之间,“杜甫很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杜甫很忙事件的走红到底是出色的网络营销,还是一次偶然的网民狂欢,其间又是否存在规律性.以上这些问题,让我们通过对事件的传播学解读揭开其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不少观众发现:在央视《新闻联播》结束前,新闻主播都不忘提醒大家关注其官方微博。这一发挥“微”力的新变化不仅传递出与时俱进的信息。也让人们再次审视利用微博阵地推广行销的巨大作用。伴随着全民微博时代的“微”效应渐趋形成,这几年,微博这一新的传播工具也使无数草根英雄在一夜之间成了新的话语传播者。人们耳熟能详的许多大事件,都由微博这140字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强大力量所“引爆”。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微传播,颠覆了传统的广告传播模式,实现了广告传播的“微”范式转型.以微信、微博引领的微媒介,为政府、企业、组织和个人在微环境下的广告宣传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但也导致虚假信息、抄袭创意、盗版内容等废弃文化现象传播得更快更广.本文拟以“废弃论”来观察与分析微文化与微媒介现状,以期助力当下微广告的良性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