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安徽教育》2012,(8):21-21
<正>本刊讯针对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干扰正常保育教育工作,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省教育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和促进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衔接,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通知要求,规范小学招生程序。依法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公民办学校均不得举办各种形式的、针对入学招生的考试、测试、面试、考核  相似文献   

2.
《幼儿教育》2013,(Z1):87
秋季开学后,武汉汉口一幼儿园落实教育部门关于幼儿园"去小学化"要求,不再教拼音、算术和识字。谁料,此举竟遭不少幼儿家长反对。幼儿园"去小学化"之路,缘何如此难行?明规禁令下,怎样真正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去小学化"招致家长不满"不能教小学的知识,在那读还有啥意思?幼儿园不教这些,难道还要我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教育主管部门早在2009年就发出通知,严禁幼儿园"小学化"。然而这一纸禁令几乎成为空文,不少幼儿园依然在使用教材或变相使用教材,他们教拼音、教汉字、教算术,有的甚至教外语。为什么幼儿园小学化还依然大行其道?有不少研究幼儿教育的专家给出这样的答案:幼儿园小学化是受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长"逼迫"。现在不少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早学习、早领先,便对幼儿园提出要求。当看到孩子学会了一些拼音和加减法后,家长便喜形于色。这的确是幼儿园"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有些症结被一些专家忽略了,那就是: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它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研究幼儿园集体教学小学化现象,对于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教学实际,总结梳理出几种典型的表现形式。一、教学目标小学化具体表现在目标定位从教师角度出发,过多关注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幼儿的"学"。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用小学的方式教育幼儿。所谓"小学的方式"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在2011年底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中,小学化被描述为教育内容和方式、教育环境方面的小学化。然而,从现实层面来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它不仅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方面表现出来,而且渗透在幼儿园教育的方方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在我国仍然普遍存在,主要体现于:教学内容方面,单纯追求知识的难度和数量;教学制度方面,用小学管理制度来规划幼儿一日生活。家长、幼儿园以及评价标准是导致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幼儿园教学质量已有所提高。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凸显。幼儿教育"小学化"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而克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需要家长、幼儿园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笔者针对绥化市的幼儿园"小学化"的现状、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做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8.
郭敏 《海南教育》2013,(10):21-23
<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是阻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屡禁不止的问题。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2011年,《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再次强调要制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从近年出台的政策与法规中,我们已经看出政府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明确态度,但时至今日,似乎"小学化"现象并没有退场,仍然以不同的形式上演着。  相似文献   

9.
目前,一些幼儿园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这些幼儿园为了能够凸显自己园区所具有的教育优势,为幼儿布置各种各样的课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能够达到出口成章,但是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小学化"的教育行为,已经严重的制约了幼儿的发展。因此,本文就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希望能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改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为幼儿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有其产生的深厚文化基础。从知识考古学的视角来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只是表露于外的现象,追溯其文化根源,可以发现这一现象隐含着对儿童生命价值的呼唤,深藏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博弈,体现了工具理性时代的诟病。人类社会生存环境与方式的变化呼唤幼儿园教育与时俱进、去粗取精、顺应时代、走向未来,从文化根源上消除"小学化"弊端。  相似文献   

11.
李蔚芳 《山东教育》2012,(30):24-25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将汉语拼音、汉字书写、数学运算等应该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提前在幼儿园来学习,甚至将幼儿园办成了"小学预科班"。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待解的教育现象眼下的一些教育现象,耐人寻味。幼儿园搞"去小学化",不教语数,但该园的幼儿到小学接受入学招生"面试",假如不知道20以内甚至10以内的加法,就可能遇到冷眼和麻烦。这让幼儿教师和家长很是揪心。于是,教育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要求幼儿园"去小学化",道理却讲不通,或讲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怎样才算正确?如何才能把正确的坚持住?这需要清晰易懂的"定见",掌握  相似文献   

13.
朱家雄 《幼儿教育》2012,(31):10-11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各级地方政府纷纷转发了这个通知,并从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按通知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政策,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进行专项检查和处置。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用最"白"的话来说,就是幼儿园"不务正业",做了小学该做的事情。可以说,懂得一些教育的人几乎都会批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并不是一个新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分析及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和社会上一些不良宣传等因素的影响,幼儿教育在发展的同时,有一些幼儿园办园行为不规范,出现了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强调知识技能获得等"小学化"现象。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超前教育,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功利性教育,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误导了家长,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要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政府、幼儿园、小学和家长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遵循幼儿发展规律,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同心协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5.
如何看待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中肯定的占9.4%,否定的占10.9%,中庸立场的占74%,家长中有70%反对,专家学者认为是幼儿园师资水平不高、家长急功近利和对学前教育监管不力造成的,小学教师则从对教学的影响上表示担忧。从不同学科视野分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存在的原因,社会学认为是由于社会机会匮乏、成人欲望扩张、缺乏对规范本身的情感支持等,心理学认为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剥夺了教师和家长的主体意识,现象学认为是幼儿园教育生活实践中的一种现象存在。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提出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学段设置、融通园校管理、衔接教学内容和跟进教学方法等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2,(40):23
找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根源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在6月3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公众观念的原因。公众一直期待和支持他们认同的以知识学习甚至是以读写算为主的幼儿园教育,向公众宣传科学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是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重要途径。二是资源的原因。幼儿教育人力资源缺乏,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加强对学前教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教育报》1月14日报道,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日益严重的现状,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毋庸置疑,幼儿园"小学化"滥觞的肇端,是城市重点小学招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教育报》1月14日报道,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日益严重的现状,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毋庸置疑,幼儿园"小学化"滥觞的肇端,是城市重  相似文献   

19.
虽然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许多幼儿园特别是教育资源相对紧张地区却出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把幼儿当作小学生来教,过早的传授加减算数和拼音写字,这样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育资源不均衡、中高考制度影响以及教育机构的无序"竞争"。我们应当通过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协调各方积极配合及广泛宣传,从硬件环境、保教水平、校园对接、家园共建等方面入手,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张暇  胡萍 《西藏教育》2013,(5):39-41
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就是小学应该教的东西放到了7岁之前的幼儿来学习。例如识字、写字、笔算等都应该是小学教的内容而在幼儿园学习,其实质就是"过度教知识"以为"利于幼升小"。然而,儿童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要求的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