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让小学生找到写文章的感觉.因为小学生拥有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是很多的,可他们却毫不珍惜,绝大多数没有感觉,也没有给予他们感觉的方法.作文是心灵的反映.生活的笔墨涂画在他们心灵的宣纸上,他们的心灵就会有感觉.当然要留心这"感觉",要教给他们方法,引导他们找到这"感觉".人间世相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是要用心去感觉的.  相似文献   

2.
<正>一位心理学家说过,青少年的心灵就像一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是和弦,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他的弦一起震动,发生共鸣,协奏起来发出美妙的音乐。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如何能准确地找到并拨动这根琴弦呢?我的体会是班主任除了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外,还要当好"三员"。一、当好情感管理员多年来的班主任实践经验告诉我: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具有冲动性和易变性的特点,小学生的脸就是他们内心变化的"晴雨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干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许多学生学习化学是被动的,感觉不到学习化学的乐趣,甚至还会遇到一些所谓的"后进生",其实,他们的智力并不差,差就差在他们对于这门课程缺乏兴趣。教师如果能因势利导,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从而提  相似文献   

4.
教师无数次的强调,才能使一名学生改掉一个不良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待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要有耐心,要心平气和,要不厌其烦。鼓励会使孩子学会自信,认可会让孩子学会自爱,本着这一原则,教师要学会做"伯乐",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每一天他们都会有点滴进步。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运用数学的习惯,调动他们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既然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但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偏小,使得他们的生活活动范围偏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来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活背景,了解学生整天在想什么、干什么,对什么比较感兴趣等等,以便找到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  相似文献   

6.
朱燕红 《考试周刊》2014,(29):117-118
<正>小学生具有意志力差、爱表现、注意力集中短暂的特点,直接导致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上课容易走神,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那什么是注意力呢?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对于小学生来说,采取各种方法引导他们在这一阶段集中注意力,对他们的学习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要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就必须研究出方法,以此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我结  相似文献   

7.
年轻的写作者一定要多读书,而且要多读名著。只有这样,才会使你的写作走向一个正途。很多大文学家都曾经说过:写作是没有窍门的。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也会停下来思索、读书,从而激发一种热情、火花和灵感。读书,还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人读书时并没有太直接的功利目的,但读着读着就会找到自己的感觉,找到应对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面对当前习作现状,我们教师当务之急是要"为学生找到源头活水",解决他们"没内容可写"的难题。"作文源于生活",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教师就得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渠  相似文献   

9.
<正>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把成功的教育经验,凝铸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深深地启发了我,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后进生"几乎是从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对于他们,我们要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做人的尊严。对他们一定要施以爱,要克服偏见,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爱倾注在他们身上,即"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就像农民对弱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心灵的世界是靠尊严支撑的.尊严是人生的丰碑,尊严的丰碑树立起来,人生就会创造辉煌;尊严的丰碑一旦坍塌,心灵就会被践踏.一些父母、老师眼中的"后进生",缺的不是分数,而是人格尊严.每一个"后进生"背后都有一个辛酸的故事,他们的心灵备受伤害,他们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我希望他们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在平等的学习环境里享受和煦的教育阳光.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特别是课堂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该学科的学习成绩。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乐学爱学",就需要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数学通常被学生理解为抽象的科学,很难学,也很难接受,在课堂上,学生的感觉是枯燥无味。反之,学生如果对数学感兴趣,在课堂上,他们就会主动学习、探究、钻研。  相似文献   

12.
说起"80后"、"90后",我的眼前就会出现我的学生,是我而立之年后所教的一批又一批学生,他们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可爱又可信。这也许要从我1994年到上海教的第一批学生说起。  相似文献   

13.
功夫在诗外     
<正>培养小学生英语解题能力,并不是单纯地讲解题目、多解题目就能做到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功夫在诗外",教师必须通过整体性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磨砺,不断积淀,才能真正培养小学生英语解题能力。下面试就这一问题作一些探寻。一、以"爱"育"爱",激发兴趣陶行知先生说过:"对待学生,归根结底是一个‘爱’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的情绪、  相似文献   

14.
我们没有神秘的功力,也没有出众的才能,有的只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尊重、理解每一个来访的学生。我们要做的,是关注他们,理解他们,倾听他们。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段轻柔的音乐,就会让他们敞开心灵的大门。我们的学生都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就像种子发芽、小草破土时会有成长的痛一样,他们也会遇到成长中的阵痛。我们要做的,是呵护每一颗成长中的心灵,助人自助! 心理咨询室像一个避风雨的小屋、情绪调节室,成为孩子们成长中一段温馨的记忆,静悄悄而执着地每天守候在校园的角落里。每到中午或傍晚,咨询室门前总会响起轻轻的或是急促的叩门声。当学生们带着微笑离开时,我们知道,他们找到了自信,找到了重新尝试生活的勇气和动力。——作者题记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生作文中的"流水账"现象很普遍,这也是很多教师感觉比较棘手的问题。让学生不再记"流水账",已经成为教师作文指导中的重要内容。其实,记"流水账"是小学生作文的起点,不管是什么人都要经历这个写作的过程,包括那些天才作家。因此,没有必要对学生流水账式的作文耿耿于怀。采用一些积极的措施和方法,促使学生尽快升级这些"流水账",才是语文教师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一、升级第一步,淡化时间概念小学生作文时间观念很强,特别是在叙事的时候,唯恐  相似文献   

16.
"预设"是必须的,但要关注学情,要有弹性和留白;"生成"则更为重要,它是语文课程的活力所在,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科学而艺术地对待"预设"和"生成",让这对矛盾和谐共生,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成为师生发挥潜力、表现个性、愉悦心灵、提升素养、充满诗意的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17.
朱群 《教师》2010,(18)
如果生活中没有音乐,就像天空中没有太阳一样."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世界上不能没有音乐.童年的孩子们最富有诗情画意,最喜欢幻想,他们对于音乐更为敏感,可以说没有一个同学不喜欢歌唱.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入心灵,使它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  相似文献   

18.
找到了作文的"源头活水",中学生自然就会感到心情舒畅,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当然要找到这"源头活水"不可能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需要学生的勤学苦练,而在两者之间,教师的悉心指导则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我对几个整天在读啊、写啊的自学小组成员说:"那么多的作业,你们学得好苦啊!"小朋友们天真地说:"作业多一点好,学习就是苦的么.老师说,不苦不成才."回答多响亮啊!这是老师教育的结果.然而,它是违反教育规律的.最近看到某教师把"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字改成"乐"字,这一字之改,很有见地.学习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小学生学习只知其苦,而没有胜利的欢乐作为"反馈",尝不到"苦学"后的喜悦,他们的学习就会处于被动状态;一旦在学习上受到挫折,就会产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偶然听到几名小学生之间的对话,大致内容是关于他们的英语课如何的枯燥,老师如何的凶,他们又如何的讨厌上英语课、背单词等等。我听后,感到很诧异,同时也不禁反思:小学生正处于他们的金色童年时期,这应该是他们最纯真、最快乐的一个阶段。可一谈到学习,他们都苦不堪言,学习的各种压力已经使他们渐渐地觉得学习只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享受。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从心底期待他们想要的那种学习感受。那就是能让他们快乐学习的享受,只要孩子们找到了这种感觉,孩子们就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