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激励强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激励强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以人文主义为导向的民主人际关系管理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需要激励两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贝富尔森和斯坦尼尔给激励下了如下定义:"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  相似文献   

2.
关劲秋 《华章》2007,(8):99
高校人力资源是高校教育中的第一资源,做好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是高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F.Herzbrg)于1959年提出的,他认为影响人的积极因素可按其激励功能的不同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利用双因素理论针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适时满足高校人力资源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将对高校人力资源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创立的"双因素理论"发现了成就、认可、学习本身等富有激励作用的因素。本文以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为视角,阐述双因素理论与高校学生党员成长工作的关系,并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特征入手,合理运用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提出应用双因素理论对高校学生党员成长工作有效引导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从心理学的角度论普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倦怠已严重影响了教师、学生以及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自我意识等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普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组织和学校,在人事管理中都积极借鉴西方激励理论:或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分析不同类型员工的不同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或借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对员工管理中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加以区分,采取措施增加激励因素的比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运用激励理论,建立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推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的。它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试图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情境中对其进行新的诠释,以便更好地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顾建宏 《现代教育》2012,(Z3):44-45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重视个体的正当需要,并将组织的发展目标同个体的需要结合起来,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和谐发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为学校管理者研究管理艺术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顾建宏 《现代教育》2012,(11):44-45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重视个体的正当需要,并将组织的发展目标同个体的需要结合起来,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和谐发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为学校管理者研究管理艺术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周连文  张存兰 《文教资料》2007,(28):150-151
自20世纪以来,管理中的激励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在西方理论界引发了持续不断的研究热潮,经历了一次次的飞跃,其中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使人们逐步扩大视角,认识到激励因素的多样性。直到今天,这一理论对于实际激励管理工作依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激励理论是管理学中重要的学术理论之一。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从人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总结了人类的五大需求,也就是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各界学者的广泛认可,并被应用于各行各业。笔者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根据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完善高校学生管理的看法,以期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从人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总结了人类的五大需求,也就是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各界学者的广泛认可,并被应用于各行各业.笔者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根据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完善高校学生管理的看法,以期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是人类内在的、  相似文献   

14.
周斌  周玲 《高教论坛》2011,(10):82-83
在高校教师管理中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目的是构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对高校教师进行低层次需要的激励和高层次需要的激励。  相似文献   

15.
一、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2O世纪以来,西方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激励理论,按其所研究的激励侧面和行为关系的不同,可以把这些理论划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一)内容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它是研究激励的基础——“需要”的有关理论。主要包括: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在1943年研究了人的需要,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6.
管理交换论     
管理就是交换。因为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需要,社会中的每个组织都有目标,在个人需要的满足与组织目标的实现之间就要进行交换。作为个人,要获取满足基本需要的工资报酬,同时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自我实现;作为组织,则要满足员工合理需要,帮助员工成长,并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因此,所谓优秀的企业,就是既能实现组织目标,又能满足员工的合理需要,实现员工与组织的共同成长。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与交换。马斯洛认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管理者交换时应把握的重点。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与交换。赫茨伯格把能够带来满意的因素叫做激励因素,而把那些仅仅能够消除不满意的因素叫做保健因素。情感管理与交换。所谓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用自己的真心、真意和真情换得下属的感动和发自内心的追随。作为一名管理者仅仅实现下属员工满意还不够,真正让下属发自内心的愿意追随你,产生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靠的是超越需要、感动下属。因为超越需要,所以想不到,因为想不到,所以特别感动。综观古今中外,历数先贤今人,无数的事例表明:管理的实质就是交换。  相似文献   

17.
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激励 ,就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 ,诱导人的行为 ,使其发挥内在潜力 ,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其实质是调动人的行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心理学对激励的研究 ,始于 2 0世纪初行为主义理论在“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科学管理的“心理革命”中施行 ,30年代在“发现了人的逻辑”的霍桑实验中得到证实 ,6 0年代达到高潮。这期间产生了人本主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等。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我们认为 ,影响教师满意度的因素是与需要满足相连的 ,与教师需要有关的因素都会影响教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他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不仅在心理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的研究,有利于全面研究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的一种理论》一文中提出的。马斯洛把人们的需要由低向高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理需要,第二层次是安全需要,第三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层次是尊重需要,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揭示人们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并由低向高不断发展;并且指出人的行为一般规律是: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和决定人的行为,而行为指向目标。当某一需要获得满足,此一动机便会消失,行为随之终止,并又产生新的需要。他的这种  相似文献   

20.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F·Herzberg)在从事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研究中,发现有两种因素,他把它们叫做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对员工的工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据此提出了著名的双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一、双因素理论的提出及其实质现代化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在管理工作中,如何激励员工以最大的心理投入来取得最高的工作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此,管理心理学界作了大量的研究,从本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