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国喜 《情报探索》2009,(10):100-102
分析虚拟化存储技术,提出构建一个全冗余、无单点故障、易于管理的网络存储架构,从而提高图书馆网络存储和服务器应用的高可用性,避免数据存储在IT架构中的无序增长,消除信息孤岛,优化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主流的存储技术SAN、NAS、DAS和iSCSI技术等,在不同的时期对于不同的存储备份需求都会有不同的技术来实现,通过几种不同存储技术的比较,看到未来存储技术发展的趋势。考虑到未来应用系统的发展,以后可以灵活地加入服务器,扩展为SAN存储区域网,提高存储效率。  相似文献   

3.
王玉富 《现代情报》2007,27(7):94-96
由于数字化信息的不断增长,传统的存储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的需要,图书馆也需要可扩展和易管理的网络存储体系架构来解决数据存储问题。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大多敷图书馆存储管理的技术和投资环境的现状,提出选择网络附接存储的构建方案,重点阐述了NAS技术基于Windows环境的应用设计、NAS技术优势的开发与挖掘及NAS技术的不足与规避。  相似文献   

4.
视频监控系统在铁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监控范围越来越广,视频数据量急剧增加,IPSAN存储技术高成本的特点越来越突出,而采用冷存储技术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冷存储具有低成本、长寿命优点,能满足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需求,是未来存储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激光全息存储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照 《情报科学》2000,18(5):473-475
本文在概述了激光全息照像技术的基础上,进而介绍了激光全息存储技术的发展,说明激光全息存储技术正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也许你知道,各大网站纷纷扩充免费邮箱,但你知道这一事件的科技背景么?那就是存储技术的飞速进步。自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第一个硬盘以来,存储密度已经增加了一千万倍!就发展速度而言,历史上还没有哪个行业能与之争锋。然而,在不久的将来,传统存储方法将会达到其存储极限,就像镜计算机硬盘,它们已经难以做得更小或更快速了。因此,有更多全新的存储技术正在科学家的实验室里。探针存储——中国的世界第一探针存储是在原子之上进行的存储,是一种纳米尺度上的技术。在原子尺度上,可以用把某个原子的特性表示二进制的0或1,从而存储数据。这个…  相似文献   

7.
针对数字图书馆在未来发展中一定会面临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的问题,文章在探讨网络存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将目前几种网络存储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指出网络附加存储和存储区域网相融合的技术才更适合于数字图书馆存储系统。  相似文献   

8.
对视频监控存储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概述后,对城市公共安全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性进行了简单探讨。最后,结合自我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对小型、中型、大型NVR高清视频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存储的需求越来越大。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发展,存储平台在信息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传统存储技术、磁盘阵列技术、网络存储技术、虚拟存储技术的概念、作用、发展及其特点等。  相似文献   

10.
浅谈数字图书馆存储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四种存储模式DAS、NAS、SAN和IP存储网络,并对其结构、性能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现代存储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对图书馆数字文献信息保存和发展的推进、信息存储技术的未来发展,以及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等阐述了图书馆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方面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陈玉萍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5):656-658,662
从数字化校园的应用实际需求出发,探讨虚拟存储技术在校园网络中的应用问题.针对数字化校园的特点.提出校园网中如何利用虚拟存储技术解决存储问题,以方便存储管理,提高校园网络的可靠性及容灾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储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提高常规电力系统和区域能源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安全、高效、低碳"的能源技术、占领能源技术制高点的"战略必争领域",储能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与智能微网领域具有重大的战略需求、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文章分析了分布式储能技术现状、技术创新及其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并结合分布式储能的技术与产业特点给出了发展储能技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村合 《情报科学》2001,19(10):1078-1080
本文介绍了网络环境下信息的附网存储技术,讨论了附网存储的优点及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5.
黄建琦  尹锋  倪问尹 《现代情报》2007,27(11):77-79,81
存储网格技术的出现,实现了异构资源系统之间的灵活共享,充分体现出了资源管理与检索的高效性。基于存储网格技术的数字化图书馆应用开放性协议规范,结合XML技术,用户通过资源代理完成元数据的录入与应用;层式分布式结构的元数据目录库设计能使资源有效会聚和实现资源高效检索;基于角色认证的文件系统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安全性与广泛共享性。因此.构建基于存储网格技术的数字图书馆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网络存储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的需要,图书馆需要可扩展和易管理的网络存储体系架构来解决数据存储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存储管理现状,提出存储区域网络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严庄 《现代情报》2009,29(10):89-91
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快速推进,带来了存储环境、存储结构的显著变化,大容量的网络存储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网络存储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从网络存储安全问题产生的背景入手,对网络存储安全的定义进行了概述,通过数字图书馆网络存储安全系统安全能力和性能的分析,指出采用适宜的安全策略、配备性能强大的安全存储系统是保障存储数据的安全和顺畅流通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已经给人类带来恶劣影响,碳捕捉、碳利用和碳封存是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方法/过程]从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II)检索有关“碳捕捉”“碳利用”和“碳封存”的专利,开展专利分析:(1)对专利数量、专利申请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2)对专利公开国家/地区、专利权人以及研发团队合作关系等进行关联关系分析;(3)使用CiteSpace工具进行文本主题聚类分析和热点分析,基于专利被引频次分析“碳捕捉”“碳利用”和“碳封存”领域的关键技术主题,以掌握该领域的技术研发态势。[结果/结论]全球“碳捕捉”“碳利用”和“碳封存”技术的研发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发展期;中国和美国的专利量领先全球,是全球最重要的技术布局市场;较多日本企业在该领域申请了专利,且全球企业间技术研发的合作较少;“碳捕捉”的材料、设备、系统以及“碳封存”的储存罐是研发热点,但“碳捕捉”技术较多关注能源开采、发电、采矿冶炼等工业生产过程,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捕捉技术研发较少。从高被引专利来看,中国是该技术领域最重要的技术布局市场,在传统能源开采、工业生产、煤火发电等行业的碳捕捉方法、设备和系统技术研发较多;二氧化碳的再利用如防爆防雷、农业生产等技术研发较少;相对于“碳捕捉”和“碳利用”技术来说,“碳封存”技术则较为空白,这与“碳封存”技术的实现条件较为复杂以及成本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能源革命中的物理储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革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物理储能作为最重要的一种储能方式,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文章剖析了物理储能技术的重大需求,总结了国内外物理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比较了国内外物理储能技术发展水平,明确了物理储能技术发展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发展建议,旨在为我国物理储能技术和产业的研究与发展提供详实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茫 《大众科技》2014,(2):159-162
首先,介绍一个开源的、免费的、可行的云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存储构架;接下来,对云存储的关键复制技术逐一叙述,并构建数字图书馆的现实中云存储构架;最后,详细的测试和分析不同云存储之间的性能差异,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在云环境下的存储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