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百年诺贝尔     
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科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诺贝尔去世4年后,诺贝尔奖基金会成立,从1901年开始颁发的诺贝尔奖,已走过百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根据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基金会每年把诺贝尔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奖励世界各地在物理学、化学、医学、文学、和平事业上对人类作出突出贡献的人。自1901年起,诺贝尔奖开始颁发,每年都要进行评选。1968年起设立的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每年也要评选,但奖金由瑞典银行提供。诺贝尔奖评选过程: ——诺贝尔奖设物理学、化学、医学、文学、和平5个评委会,每个评委会由5人组成。1968年设立的经济学纪念奖评委会采用同样的组成办法。  相似文献   

3.
今秋,是美国丰收诺贝尔奖的季节。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大多数奖项。而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依旧没有听到诺贝尔奖的脚步声。于是,像往年一样,关于我国科学家何时能折桂诺贝尔奖的言论再次蜂拥而起,不少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一年一度地准时爆发了。情结本身无可厚非,但关键是如何摆正它。 诺贝尔奖与它的意义 诺贝尔奖是根据105年前去世的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一种科学奖项。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在他63年的人生旅途中共获得了 355项发明专利,涉及炸药、合成橡胶、皮革和人造丝等诸多领域。诺贝尔生前经营油田和炸药…  相似文献   

4.
诺贝尔奖正酝酿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正好是诺贝尔奖设立100周年.100年前,炸药的发明者、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用他自己的遗产成立了诺贝尔奖,1901年正式颁奖.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少著名科学家和前诺贝尔奖得主曾公开批评诺贝尔奖追不上时代,认为诺贝尔奖的科学奖项仅限于化学、医学及物理学三个奖,未能真正反映当代尖端科学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1896年12月10日,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逝世,遵其遗嘱设立的诺贝尔奖成为20世纪人类科学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事件之一。如果用中国的标准衡量,诺贝尔奖是不折不扣的由社会力量设立的奖项。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16,(4):28-29
2015年的诺贝尔奖给中国医学界带来了惊喜。其实,每年的诺贝尔奖都会传来一些轶闻趣事,下面我们来"扒一扒"历史上那些诺贝尔奖之"最"。最令人遗憾的诺贝尔奖得主拉尔夫·斯坦曼因在人体免疫系统研究领域的贡献而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让颁奖委员会感到尴尬的是,颁奖电话怎么也打不通,原来拉尔夫·斯坦曼已经去世,而且就在颁奖仪式的前  相似文献   

7.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设立,标志着现代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的开端。正如李政道所说:“诺贝尔奖把人类文明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0,(9):28-34
有好些同学的理想颇远大——想获得“诺贝尔奖”。的确,连大人都像小朋友喜欢大红花一样喜欢诺贝尔奖,以得到该奖为莫大的荣耀。其中的原因,并不是诺贝尔奖本身的魔力超大,而是诺贝尔所奖励的科学家们的伟大发现或为人们带来福音,或代表了某一领域的先进程度。那,诺贝尔这个人,和“诺贝尔”这个奖,会有怎样的趣味呢?  相似文献   

9.
一、莫言获奖是否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一经报道,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这对于拥有强烈诺贝尔情结的国人而言,无疑了却了一桩夙愿。因为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中国本土始终未能孕育、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似乎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也一直困扰着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均有着卓越成就的这个国家,这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奖在全世界有很高的地位,许多科学家梦想着能获得诺贝尔奖。数学被誉为“科学女皇的骑士”,却得不到每年由瑞典科学院颁发的诺贝尔奖,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得到。因为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留下的遗嘱中,没有提出设立数学奖。 事实上,遗嘱的第一稿中,曾经提出过要设立这项奖金。为什么以后又取消了呢?现在流传着两种说法。  相似文献   

11.
“现代炸药之父”、享誉世界的诺贝尔奖的创立者阿尔弗里德·诺贝尔诞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北部郊区。诺贝尔作为一个发明家,当然不只限于发明炸药,他的发明在世界各国获取发明专利权的不少于351项,一个人有这么多的发明在世界发明史中是极为少见的。诺贝尔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大富豪,同时也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在处置自己的财产时,他认为财产不应该分给亲属或被后人继承,如果将财产让后人继承,是助其懒惰,并且因此而损伤人类的元气,从而带来灾难。正是由于有着这种思想基础,他才在临终时决定将巨额财产的大部分捐献出来,设立诺贝尔奖。然而…  相似文献   

12.
谭树杰 《化学教学》2001,(2):20-21,26
当今 ,世界上的科技奖林林总总 ,但在人们心目中 ,最权威、影响最大的当属诺贝尔奖中三个自然科学奖———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个人 ,都把获得诺贝尔奖视作在科技成就上的最高荣誉 ,而且还往往把一个国家获这三个诺贝尔奖之多寡作为这个国家科技实力的标志。从 190 1年起设立这一基金以来 ,世界各国已有数百位科学家获得了这一荣誉 ,在 2 0世纪即将过去 ,新的世纪即将来临之际 ,让我们重新介绍一下诺贝尔本人以及诺贝尔奖的评奖过程无疑是很有裨益的 ,从中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著名科学家阿·诺贝尔生于瑞…  相似文献   

13.
人的一生总是要面对挫折和痛苦的遭遇,但成功的人,总是能克服磨难,战胜挫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诺贝尔奖的设立者、炸药的发明者、瑞典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的一生不就是波涛起伏吗?他的小弟弟和其助手与实验室同归于尽。在悲痛与困难交加的压力下, 诺贝尔以难以想像的毅力继续研究,终于在一次实验  相似文献   

14.
瑞典是诺贝尔的故乡,诺贝尔奖使瑞典蜚声海外。一年一度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一直都受到各方的瞩目。行至今日,诺贝尔奖已有百年的历史,我们虽然有几次同诺奖擦肩而过的经历,但中国科学家却始终与诺贝尔奖无缘。当我们在为这种现状焦虑的时候,甚或乐观地说我们离诺贝尔奖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反思。  相似文献   

15.
林革 《初中生》2002,(7):34-35
诺贝尔奖是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用自己的遗产设立的奖励基金.它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颁发一次,用来奖励在和平、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或医学这几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后增设经济学奖).对于科学家来说,诺贝尔奖是一种莫大的荣誉.许多科学家奋斗一生,就梦想着能获得诺贝尔奖.不过令人困惑的是,在诺贝尔奖中却没有被誉为“科学女皇的骑士”的数学学科,这真让人不解,数学可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啊,诺贝尔这样一个聪明的人怎么会不清楚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民间力量设奖中,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已然成为一个标杆,它的设立开启了科技奖励的国际化大视野。有个形象的比喻:物理、化学和医学等领域最优秀果实都被放入了诺贝尔奖的篮子里。诺贝尔奖精神在中国如何生根?2003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银行共同出资成立了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设立陈嘉庚科学奖,以发展求索回应着时代的呼唤。  相似文献   

17.
一、诺贝尔经济学奖溯源诺贝尔奖是对世界范围内重大科学研究成果比较公正、最具权威的评价和最高金额的奖赏 ,它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达的象征。诺贝尔奖的科学精神是“最高意义”上的科学精神 ,它同奥林匹克精神一样 ,也是一种挑战意识 ,所不同的 ,它是向人类大脑智力的挑战。众所周知 ,以奖励“对人类幸福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发现”为宗旨的诺贝尔奖 ,最早设立于190 1年 ,其基金来自于诺贝尔捐献的 92 0万美元。该奖的设立是为了纪念艾尔弗雷德·诺贝尔为人类的文明事业创造出的“前无古人 ,后无来人”的光辉业绩。而诺贝尔经济学奖是 196…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评选是人们所熟知的,但是,还有一种另类诺贝尔奖——“搞笑”诺贝尔奖,也在每年的同一时间由一份名为《不可思议的研究记录》的科学幽默杂志评选颁发。虽然“搞笑”诺贝尔奖的设立是为“表彰那些不能也不应该被重复的科学研究”,其评选出的稀奇古怪的成果也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无聊和滑稽,但它却很受一些另类科学家的追捧,同样也吸引了世人的眼球。  相似文献   

19.
寻访诺贝尔     
今年春节,我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去看望在那里做访问学者的妻子。在与妻儿团聚之余,最吸引我的还是瑞典伟大的发明家、化学家诺贝尔及由他设立的“诺贝尔奖”。阿尔费雷德·诺贝尔1833年生于斯德哥尔摩。在他63年的人生中,共获得不同国家的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奖励》2010,(6):26-29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设立,标志着现代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的开端。前瞻性、国际化的理念为诺贝尔奖赢得了最广泛的关注、最崇高的声誉和最深刻的影响力,它开启了科技奖励的国际化大视野。有个形象的比喻:物理、化学和医学三个领域最优秀果实都被放入了诺贝尔奖的篮子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