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和声音程在音程训练中占重要位置,唱好音程是听好音程的前提,必须从唱入手,要唱得熟、唱得准,抓好音程构唱这个重要环节,才能为听好和声音程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又要摆好听音名与听效果的关系,二是统一的整体,只有把这些结合起来,才断不断提高听辨和声音程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视唱练耳教学中,和声听觉训练是从事一切音乐活动的必要条件,而和声音程听辨又是和声听觉训练的基础。因此,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和声音程听觉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和声音程听觉训练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六度、七度音程 ,从和声的角度看 ,属于开放性排列 ;从旋律的角度看 ,音程距离较大 ,被称为大跳。训练方法可采用音阶构唱法、三二度音程构唱法、三四五度音程构唱法、同质音程代替法和音程转位法等五种形式。不同能力的人 ,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和需要 ,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4.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音程的训练被认为是一个基本要素,是基础的基础,而和声音程的训练又占有重要位置,它直接关系到和弦的听辨能力及音乐听觉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艺 《文教资料》2010,(5):124-125
音程的听觉训练包括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两个方面。旋律音程的听觉训练是听旋律的基础,和声音程的听觉训练是听和弦的基础。由此可见音程的听辨在听觉训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就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程听辨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和声写作与和声分析是传统和声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手段。和声写作能够使学生系统掌握调性和声体系中的各种和声技法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和声分析则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和声技法于音乐作品中的运用,即大量音乐作品所呈现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和声手段,进而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音乐语言及其风格特征,二者相辅相成。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调性音乐中的增三和弦、平行和声以及音程循环等技术的运用几个方面,阐述和声分析对于传统和声教学内容的补充与扩展作用。  相似文献   

7.
德彪西使用的和弦结构通常有三度音程的高叠和弦、纯四度与纯五度音程叠置的和弦以及附加音和弦。由于这些和弦的特殊结构,因此很难形成协和→紧张→协和的传统和声功能循环链,那就必须需要有一种独特的和声写作思维取代于传统的和声思维,从而推动作品的展开与发展,并且用于控制音乐作品的纵向音响。德彪西的和声写作思维与泛音率有着密切的关系,泛音率是德彪西调节音响色彩与控制作品纵向和声紧张度的"杠杆",成为德彪西和声写作的主要思维。本文通过对德彪西音乐作品的和声分析,解析泛音率在德彪西和声创作思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管窥传统和声理论中协和性原则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和声理论中协和性原则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就此问题做专门的论述。本从和声学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入手,分析论证了多声部音乐中协和性原则确立的基础,以及其在西方音乐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所起的主导性作用。这一主导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当它进入到和声语言相当复杂和丰富的21世纪时,已无法用协和性的一般化概念来概括,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较为宽泛的概念——音响紧张度来表述。这种对声音状态的描述,是以音乐语汇中的音响是否能够表达作品的内涵与思想为准则。  相似文献   

9.
对于音程协和性问题的探讨,一直是音乐理论中探讨的一个焦点,因为这个问题并不像一般乐理理论教科书中描述的那么简单,本文通过对音程与律制、音程与调式调性等方面来探讨音程的协和性,以加深对此问题的认识,为基础音乐理论的研究或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飞歌》是一首具有苗家族风情的现代室内乐音乐作品。四度跳进、三度和半音进行是作品中三个重要的特定音程。在音乐的流动过程中,这些音程亦是控制各个环节的有效手段。这与苗族飞歌的音调给作曲家带来创作的灵感不无关系。作曲家用西洋弦乐去歌唱民族音调时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和声织体、力度节奏、演奏技法等方面的变化与对比,都形成了作曲家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民族五声性和声在我国专业音乐创作中已普遍使用,并逐渐形成自己相对完整的体系.但是,在许多音乐院校的和声教学中,长期以来讲授的仍然是欧洲传统和声,而对民族正声性和声的讲解则相对较少,有的院校根本就不涉及,致使大多数学生在学了和声学之后,仍然对民族多声音乐不甚了解.在音乐写作中,常常用欧洲传统和声配以民族五声性的旋律,造成了和声与旋律风格的严重脱节。应尽快改革和声教学中的这种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为学习借鉴英国现代作曲家迈克尔·蒂佩特交响曲的和声技法,分析、探讨了蒂佩特交响曲的和声技法问题。对交响曲中的主要和弦结构、和弦结构的形成原因、和声进行与和弦相互关联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蒂佩特交响曲的和弦结构中有三度、非三度相同音程关系的叠置,也有混合音程关系的叠置。和弦结构的形成来自对位旋律的意外结合、和弦外音参与形成的和弦、双调性与多调性中形成的结合或是旋律或音阶纵向化的产物。在和声进行上,蒂皮特注重使用持续和弦与和弦贯穿、交替进行、平行进行、和弦移位与和声模进、通过共同音的连接、和弦对置与复合和声等技法。和弦的关联中既有功能性的关联,也有通过中心音响技术、和声场形成的非功能性关联。  相似文献   

13.
亢芬  江姝璇 《考试周刊》2008,(24):120-121
四部和声听觉分析是视唱练耳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声部的运动规律的感受能力,及时和声功能的听觉意识,使学生从听觉上认识和声,为发展多声部思维打好听觉上的基础.对于四部和声听觉分析的训练,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入一定的理论知识、预备练习以及后续练习,必须从低音声部听辨、和弦性质及功能听辨、旋律声部听辨三方面进行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成效,并最终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4.
吴娟 《青海教育》2007,(6):47-47
在国内几十年来的和声课的教学历史中,主要是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做书面习题这一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弊病在于:不能使学习者系统地接触和声音响,很难培养学习者的和声内心听觉及和声想象力。学习者对音程、和弦的结构、和声功能运动的动力方向没有实际的音响感觉,既枯燥乏味,又缺少实质性的训练效益。浪费了大量时间,因而致使学生有“和声很难学”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看到《中小学音乐报》 2 0 0 0年 5月 2日第二版的《增八度转位后究竟为何音程》一文对增八度音程转位的争论后 ,笔者对音程的转位与移位的关系问题提出新的见解。本文首先肯定增八度音程的转位音程是减八度 ,重点对其结果是怎样得来的进行论述。在李重光和N·斯波索宾的《音乐理论基础》和《音乐基本理论》中 ,有关复音程转位的问题只是提到一点而没有太多的展开。现在此阐述一下自己对复音程转位问题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6.
和声共同课是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众多共同课中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对象是除作曲专业之外的其他非作曲专业学生,其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和声分析.和声共同课教学中的和声分析,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音乐的熏陶引导学生们主动的去学习,其中包含了欣赏和读谱,理解一段音乐中和声出现的必要性,以及为什么这个时候和声会出现,根据逻辑来进行和声分析,同时也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这段和声存在的必要性,体味其中的美感.针对不同音乐中出现的和声,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们去主动分析和声方面的出现以及对于音乐方面的系统分析,是我们需要去共同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当前高师和声教学改革中较为流行的观点提出质疑,经理性思维分析认为,强调音乐学院模式不良影响是和声存在的最大弊端之一的观点是犯了没有抓住事物的特殊矛盾而流于现象探讨的简单思维;和声呈现的繁琐性现象是由音乐本质特性所决定的,改革不能模糊学科性格;过分强调和声听觉训练是不切实际的,而把训练学生的和声理性思维能力放在首位,辅之以和声听觉训练才为上策。  相似文献   

18.
和声是多声部音乐写作的一种基本手法,他离不开听觉。而和声听觉与和声思维又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本文以此为依据,以和声教学法为切入点阐述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运用和声听觉来拓展学生和声思维的必要性。文中提出这种教学法应结合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不能盲目的追求,也不能盲目的排斥,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本文还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述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和声听觉来拓展和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音程的听辨     
音程的听辨是音乐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包括分析音程的结构 ,音响色彩的熟悉 ,以及音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文章中对这些关系一一对应分析 ,并用深入简出的方法来阐述音程的听辨  相似文献   

20.
视唱练耳课是高师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而音程听觉训练又是练耳训练的基础。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和音程训练的相互关系按循序渐进的原则.从音准、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带有变化音的音程几个方面,分九个步骤具体详细地论述了音程听觉训练的进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