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体育的转型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历史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等方法梳理了"海派"文化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海派"体育的概念,分析体育与文化的关系,就"海派"文化与上海现代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的发展关系进行研究,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历史新时期,借鉴国际知名体育城市的建设标准和发展路向,对上海城市体育的转型发展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海派文化、海派学校体育文化、弄堂游戏的阐述,指出弄堂游戏进入体育课堂的意义,同时结合弄堂游戏的功能和价值,分析开展弄堂游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开展弄堂游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海派文化在上海学校体育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得出其具有丰富上海学校体育内容、打造上海学校体育特色、拓宽上海学校体育的渠道等价值。  相似文献   

4.
蔡皓 《体育科研》2013,(4):100-103
通过对美国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特色的分析,提出了开放性、多元性、创造性地培养上海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与指导人才,从而创建"中小学教师都能组织、指导中小学生参加校园体育活动"这一海派学校体育文化特色观点。  相似文献   

5.
"海纳百川"的上海学校体育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多年的体育教育实践过程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发扬着海派体育文化传统,并从引进先进教学理念、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传承民族传统项目等方面,凸显着上海特色的学校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6.
李斌 《浙江体育科学》2012,34(4):41-44,47
回顾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特别强调"反思意识"或者"反思性思维"。通过这种回顾与反思,我们得到如下启示: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学校体育课程变革的前提;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应重视自身文化基础上的创新,重点要处理好三大关系,即传承与借鉴、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海派秧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派秧歌是一项新型的体育文化项目,它既根植于古老的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吸取了我国少数民族体育舞蹈的优秀元素,还吸收了西方外来文化成分,具备"海纳百川"、"中西兼并"的文化创新特点,在音乐创编、动作编排、服装道具设计等方面,均显示出开放、时尚、新颖等海派文化特色,在健身娱乐、宣传控制等功能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社会作用.由于是新型的体育文化项目,在增加健身效果、扩大参与人群、消除地域差异、立足传统文化等方面,还需要逐步完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上海自1988年起相继启动了"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简称"两期课改")。"两期课改"期间,秉承海派学校体育"务实、开放、创新"的文化精髓,市区学科教研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与高校专家和中小学教师紧密合作,规范有  相似文献   

9.
以解析文化传承创新内涵为切入点,分析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体育教学理念,解决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转变体育教学模式,解决好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的关系;转变体育教学内容,实现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互补与融合;转变体育课程观念,构建大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改变体育工作队伍薄弱的现状,实现学校体育齐抓共管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文化堕距"是指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的变迁速度不一致.在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学校体育文化的变迁而存在着"文化堕距"效应,表现在:学校体育物质文化发展速度较快、学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学校体育精神文化转变严重滞后.这一效应是造成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实践诸多问题的深刻原因之一.基于此,认为继续发展学校体育物质文化仍是改革进程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制度文化是改革进程的关键所在、大力推进学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是改革进程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11.
沈建华  时维金  齐彬  鲁冬明 《体育科研》2012,33(4):97-99,103
运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文献资料研究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的突破点进行了梳理,从而反思了上海学校体育发展历程中的成败得失,力图把握上海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脉络,为研究上海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方法对建国以来上海市学校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形成和发展进行了阐述.对不同时期的体育教学思想发展特征和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提出了未来体育教学的模式研究、运用、创新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元文 《体育科研》2009,30(5):78-82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从上海的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着手,对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保健》、《体育与健身》课程的特点及不足进行分析和阐述,并展望了上海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发展过程与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越 《体育科研》2009,30(5):83-85
对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的调查统计发现;上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数量经过近30年的培养补充,中学的师生比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基本满足了国家教育部对体育师资配备的规定要求,但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仍需作适当的补充。教师的学历水平相比30年前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在有些学校已经出现了研究生层次的高学历体育教师。另外,体育教师的年龄和性别结构更趋合理,教师的职称结构有了明显改善,30年前后相比具有很明显的差异。上海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与上海的教育发展的步伐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曹可强  陈正 《体育科研》2009,30(5):68-7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变化的脉络进行梳理,分析了体育课程目标嬗变的背景与动力,归纳出60年来上海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变化的基本轨迹,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余纯璐  叶露 《体育科研》2010,31(5):101-10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实验法,观察和测定上海市中心城区中学体育课生理负荷平均心率。结果表明:中学生最大生理负荷强度与全国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中学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属于中等运动负荷等级,中学生承受的生理负荷较适宜,女生偏小。  相似文献   

17.
苏海霞 《体育科研》2011,32(5):83-88
通过对5所上海市民办高校中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调查,探讨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现实状况,探索并发现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找出制约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建设的重要因素,提高上海市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李阳  焦巍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5):531-534
以阳光体育背景下上海市校园足球课外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上海市校园足球课外活动的内涵是指由学校组织领导,用以补充校园足球校本课程教学,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丰富校园文化以及普及足球运动为目标的教育活动;上海市校园足球课外活动的目标体系由整体目标和水平阶段目标组成;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了管理体制、活动方案、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等;通过对三所学校的试验研究,验证了研制的上海市校园足球课外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