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为探讨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是否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有关以及可能的干预药物.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盐酸氨基胍治疗组和糖尿病葛根素治疗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糖尿病组大鼠主动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葛根素治疗组和氨基胍治疗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1),氨基胍治疗组、葛根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过多表达与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结论:氨基胍、葛根素可降低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过多表达.  相似文献   

2.
脂蛋白(a)是脂蛋白中一种具有独立性的成分.脂蛋白(a)在近些年的临床研究中被推荐纳入血脂常规检验中,在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恶性肿瘤、肝病、糖尿病、肾病、脑血管疾病、炎性感染等方面临床意义重大.本研究主要对脂蛋白(a)的生物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对脂蛋白(a)应用的价值进行探析,为临床检验及疾病诊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DM)大血管病变一直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死及致残的首要原因,多种因素参与了这一病理过程,其中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血管内皮是一个复杂的内分泌器官,它对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起到"第一道防线"的生理防御作用.近年研究结果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在DM前期就已经存在,随着血糖升高,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逐渐加重,高血糖、高游离脂肪酸(FFA)血症、胰岛素抵抗(IR)、氧化应激(OS)及慢性炎症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累加,使AS的病理改变不断恶化,最终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在近年的消渴证型研究中也发现,气阴两虚是临床最常见的证型[2-3].近年来中药在保护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方面有许多研究.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桔梗(Platycodon granditlorum(Jacq.)A.DC.)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医疗和保健作用.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了桔梗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治疗作用.本文从桔梗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氧化、调血脂、抗肥胖、保肝、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等方面,综述桔梗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理作用,并分析了影响实验动物指标和症状改善的一些实验因素,为研制开发桔梗抗糖尿病新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 42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CAA组 ) ,40例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非CAA组 ) ,检测其血浆胰岛素及血糖、血脂等指标并相比较。结果 两组间InS、LDL、CHO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InS水平与患者LDL、CHOL间存在正相关。结论 HI(高胰岛素血症 )可能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 ,发挥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血糖环境下内皮细胞的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如大中动脉的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脑血管功能障碍等 ) ,是预后不良及致死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的重要特征高糖血症在其中起重要作用。高血糖除可引起代谢障碍外 ,还可引起内皮损伤 ,增加细胞死亡 ,引发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病变的关键部位 ,Ross的损伤反应学说认为 ,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高糖血症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功能改变而形成。近年来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的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斑块的破裂与细胞外基质的破坏和重构有密切关系,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重要酶类.对近年来关于MMPs的结构、功能、基因表达以及在冠心病中的作用的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清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合并糖尿病33例),无卒中病史对照组20例(2型糖尿病8例)。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将本部分研究对象分为无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无斑块组、斑块组)、梗死组(无斑块组、斑块组),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无斑块组、斑块组)、梗死组(无斑块组、斑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清中sCD40L浓度。结果:1、组间:伴有2型糖尿病研究对象血清sCD40L浓度均显著高于无2型糖尿病研究对象血清浓度(P<0.05)。2、组内:斑块梗死组血清sCD40L浓度最高,无斑块对照组血清sCD40L浓度最低,且两组内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糖尿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病变及血液的高凝状态,能够上调CD40L表达,继发脑血管病的过程中可能启动或者介导了CD40/CD40L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豆异黄酮为大豆中的非营养成分 ,近来的研究发现 ,大豆黄酮具有抗癌抗氧化及雌激素样作用 .能够降血脂 ,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改善骨化谢[1] 。另外 ,对脑卒中 ,糖尿病及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2 ] ,本文仅对大豆黄酮的抗癌作用加以综述 .异黄酮的糖苷配基在肠道细菌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脱离释放出有生物活性的三羟异黄酮 ( genisten ,染料木黄酮 )二羟异黄酮(daidzein ,黄豆苷原 )和 6-甲氧基大豆素 ( glycitein)。它们在成人体内可被肠道细菌进一步转化为雌马酚 (epuol )对乙苯酚 ( p -ethylphen…  相似文献   

10.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血栓形成所致.开展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防治,积极治疗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等,能有效地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目前尤其要重视“超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学周刊C版》2015,(34):13-14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与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动脉硬化性冠心病患者226例,根据FPG及75g OGTT结果分为糖代谢正常(NGT)组111例、糖调节受损(IGR)组59例、2型糖尿病(T2DM)组56例,检测并比较各组TC、TG、LDL-C、HDL-C,分析不同糖代谢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三组的不稳定型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T2DM组最高,其次为IGR组,最低为NGT组;IGR组、T2DM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显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组、T2D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TG、IGR、T2DM是不稳定型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性与糖代谢异常程度有关,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并进行干预在冠心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防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太极剑锻炼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NO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太极剑锻炼前后一氧化氮(NO)及血脂各项指标的测试,探讨太极剑锻炼对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一年半的太极剑锻炼,可以明显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脂;提高患者体内一氧化氮(NO)的含量。研究表明,太极剑锻炼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任远征 《科技文萃》2004,(6):186-187
我的桌上有一份1949年父亲任弼时到前苏联治病时的入院诊断单,上面写着:患者,任弼时,1949年12月9日送入本院.入院诊断为:顽固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硬化,肾硬化,心血管硬化,心脏主动脉粥样硬化,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早期组织性变化,左脑发现部分损伤,一级心衰,糖尿病,空腹血糖(前苏联指标)177MG%,胆固醇350MG%,胆红素0.25MG%……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脂蛋白 (a)水平与纤溶活性的关系 ,探讨脂蛋白 (a)促血栓形成和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方法 :分别测定 4 2例心肌梗塞患者、4 2例心绞痛患者、4 4例脑梗塞患者及 38名健康对照者的脂蛋白 (a)浓度、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lj1])及其抑制物 (PAI)活性 ,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各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脂蛋白 (a)浓度和PAI活性明显升高 ,tPA活性明显降低 ;各组脂蛋白 (a)与PAI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血浆高脂蛋白 (a)浓度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脂蛋白 (a)水平的升高与纤溶活性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病人性激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测定绝经后27例糖尿病肾病、25例无并发症糖尿病及20例正常绝经后妇女的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等水平.结果: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E2较正常绝经后妇女显著降低,FSH、LH、T显著增高.结论:绝经后妇女性激素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脂蛋白(a)和OX—LD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是继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之后第四代脂蛋白测定,是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热点。我院自1997年以来,开展对脑梗塞患者脂蛋白(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监测,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现将测定的方法与结果总结如下,供大家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 1997年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经CT确诊)脑梗塞患者,(大面积梗塞不超过二周,急性进展性脑梗塞发病4小时以内)男性36例,女性28例,其中糖尿病并发脑梗塞者19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T2D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ELISA方法 检测72例T2DM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FDR)和68例健康对照者(NC)血清hsC-RP、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等.结果 FDR组血清hsC-RP水平较NC组升高(P<0.01);血清hsC-RP水平与FIns(=0.286,P<0.05)、BMI(=0.250,P<0.05)、LDL-C(=0.302,P<0.05)、TC(=0.267,P<0.05)相关.结论 hsC-RP升高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阿魏酸钠对高脂饮食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18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高脂组、SF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SF.10周末颈动脉放血取血样后,处死动物,检查血脂、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主动脉超微结构.结果:⑴高脂组和SF组血脂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SF组甘油三脂(TG)含量显著低于高脂组(P<0.05);⑵SF组AS斑块显著低于高脂组(P<0.01);⑶电镜结果显示SF组主动脉损伤明显减轻.结论:SF具有明显的抗AS形成的作用,其机制是:降低血中TG含量,保护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9.
川芎嗪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川芎嗪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保护作用.选择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M)模型组和治疗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诱发糖尿病.HE染色观察股骨头结构变化;VanGieson氏染色法观察骨胶原纤维;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醛糖还原酶(AR)、骨羟脯氨酸(B-HYP)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含量.结果,DM模型组大鼠AR和PTH含量显著增高(P<0.01).B-HYP含量显著降低(P<0.01).胶原纤维减少,川芎嗪可逆转上述改变(P<0.01).结果表明,川芎嗪对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93例患者,根据体质指数(BMD=体重/身高2,分为正常组20例(BMI<25),超重组33例(BMI≥25),肥胖组40例(BMI≥30).分别比较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结果:肥胖组与超重组2型糖尿病患病率(40.0%、27.3%)均高于正常组(10.0%).肥胖组与超重组之间2型糖尿病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