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根》2016,(1)
正饕餮纹觚饕餮纹觚,1968年河南省温县小南张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大喇叭口,细长颈,直腹,平底,喇叭状高圈足。颈部饰蕉叶纹与蝉纹,腹与圈足下部饰带扉棱的饕餮纹,圈足上部饰弦纹、蝉纹和两个十字形镂孔。通高27厘米,口径16厘米。觚是古代饮酒器,多以青铜制成,也有陶或漆木质者。觚的主要特征是长身侈口,上部喇叭口,下部为圈足,多瘦长细腰,矮胖粗腰者比较少见,有的腰部有扉棱,流行  相似文献   

2.
高西省 《寻根》2006,(2):81-84
铜爵是中国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酒礼器,可以说是中国酒文化的代表,尤其是在商代,它是最典型、最常见和最基本的酒礼器,是当时等级、身份标志的青铜礼器组合的核心器(西周以后礼器组合的核心为铜鼎)。这一时期铜爵的这种特殊功能,来自于夏人已将铜爵作为特殊身份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正觞,又称羽觞、耳杯,是中国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因其形状像酒器爵,两侧有耳,就像鸟的双翼,故名"羽觞"。《礼记·投壶》中有"请行觞",《汉书·外戚传下》有"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的记载。  相似文献   

4.
郑清森 《寻根》2020,(2):100-102
1985年3月,河南省永城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永城陈集乡丁集轮窑场征集到一件青铜■,现存于永城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该青铜■通长35厘米,高15厘米,重3.3千克。该青铜■的流较长且宽,下附四个兽形足,夔龙形鋬,龙嘴衔住器物口沿。口沿下部饰窃曲纹一周,腹部饰瓦纹。  相似文献   

5.
李莉 《寻根》2012,(5):53-54
山东省东营市历史博物馆藏有一件唐代铜鱼符,此符为铜质,鱼形,长5.1厘米、宽1.8厘米,头部有一圆孔,可以穿绳系挂。外侧凸起,刻有鱼鳞纹,内侧平整,阳刻一“同”字及阴刻“九仙门外右神策军”八字铭文。该件文物系东营市广饶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小组在普查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6.
饕餮纹铜鼓     
<正>时代:商材料:青铜类别:青铜器规格:高75.5厘米,长49厘米收藏处:湖北省博物馆商代的青铜鼓仅有两具遗存,这件饕餮纹铜鼓便是其中之一。它形似横置的桶形,上宽下窄,两侧鼓面平素无纹。鼓身上有枕形钮,下有圈足底座,以便悬吊、安放。鼓身满饰云雷纹构成的饕餮纹,其外环简化成斜角形的夔纹。两端边缘饰乳丁三列,象征蒙鼓  相似文献   

7.
“舞蹈纹盆”的舞蹈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要述及的“舞蹈纹盆”指的是青海地区先后出现两个极为独特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高12.7厘米,口径28.5厘米。卷唇,鼓腹,平底。内外黑彩。腹径最大处绘三道弦纹(现称为钮结纹),上部两道带纹...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7月18日,《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了殷墟遗址、盘龙城遗址、宁乡铜器群、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等出土的商代精品文物135件,参展的10件盘龙城遗址出土文物,是由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物馆从馆藏文物中精选出来的珍贵文物,既有常见的炊煮器陶鬲,又有成套的青铜礼器铜觚、斝、爵,还有在全国尚属首次发现的铜觚形器、铜兽面纹牌形  相似文献   

9.
杨婷 《华夏文化》2012,(4):25-26
《汉书·百官公卿表》录有汉代的二十等爵制,刘劭在《爵制》中谓“吏民爵不得过公乘者”,后汉初年的王充在《谢短》篇中也说“赐民八级爵,何法”,说明庶民爵之最高者为第八级的公乘,第九级五大夫以上,则是秩六百石以上官吏所受的爵。  相似文献   

10.
《寻根》2016,(6)
正一2016年4月24日,河南省新蔡县北关苗氏族人在配合县政府征地迁坟时,意外掘出一方完整的道光年间刻制的清代举人苗芬的墓志铭。该墓志用青石打制,62厘米见方,14厘米厚,基本呈盒状正方形,分上、下两部分。上盖62厘米长、61厘米宽、10厘米厚,内槽54厘米长、49厘米宽、4厘米深。内槽  相似文献   

11.
剑川石钟山石窟第九号窟位于石钟寺东北方深箐一岩石上.龛立面作圆拱形,平面呈半圆形,龛高113厘米,宽90厘米,深30厘米,龛内正中雕一立像,高93厘米.立像头部已残,头部两侧残存少数头发,卷曲齐肩,左肩部有两冠带飘扬.立像形体粗壮威武,上身裸露,下著窄口裤,腰束膝裙,裙前摆垂至双脚间.臂部以下围披帛,披帛在腹前从束带处上伸,末端垂至双膝.  相似文献   

12.
吴棠 《大理文化》2010,(9):82-84
2010年8月19日开始在大理古城文献楼展出的国宝铜鎏金阿嵯耶观音立像,系近日州人民政府从美国征购回故乡大理的国宝"阿嵯耶观音"。阿嵯耶观音为大理国(宋代)时期造像,青铜鎏金,高45.5厘米,呈站立状。观音造像硕长纤细,形态优美。高髻冠巾,宝冠正中端坐有一阿弥陀小化佛。观音前额有白毫,眉如弯月,秀目微启,双目前视。直鼻,小口薄唇,双唇微  相似文献   

13.
<正>名称:饕餮乳丁纹方鼎时代:商材料:青铜类别:青铜器规格:高100厘米,口横长62.5厘米,重86.4千克收藏处:中国历史博物馆鼎,在三代之际是传国重宝,国家政权的象征。据《左传》记载,楚王讨戎,兵过周疆,周定王派王孙满去犒楚军,楚王便问他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正言:"周德叶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后遂以"问鼎"比喻夺权篡位。另外,政权的更替也被称作"鼎革"。饕餮乳丁纹方鼎是目前为止所见到鼎的最早实物。它有方斗形器身,圆拱形双立耳,口沿外折,稍大于底,深腹,平底下立四圆柱状空足。腹部四面的纹饰完全一致,皆上饰带状兽面纹,余下三边则辅以乳丁纹,中央留空,  相似文献   

14.
白陶马之谜     
白陶马之谜□韩建武1971年陕西礼泉县张士贵墓出土了两件神态几乎一致的白陶马,马高46.5,长54厘米,通体皆白,如象牙雕刻,披鬃,缚尾,虔首,右前蹄抬起,体格健壮,造型逼真。张士贵是隋末群雄之一,后归李世民父子,屡立战功,官至左领军大将军,显庆二年...  相似文献   

15.
王政 《寻根》2009,(5):28-33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鸮器6件,包括圆雕4件,浮雕2件。其中507号高5.7厘米,呈深褐色,造型作“鸱蹲”形。鸱之双腿粗壮,尾着地,两耳相连,有小孔,显然是佩戴品。472号高10.6厘米,是墨绿玉浮雕。鸮的形态钩喙圆眼,头有冠毛,颈饰鳞纹,线形流利。有穿孔,也为挂饰物。  相似文献   

16.
<正>名称:司母戊方鼎时代:商材料:青铜类别:青铜器规格:通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32.72千克收藏处:中国历史博物馆鼎,是中国食器中的一种,有烹煮肉食、祭祀等各种用途。后来,青钢鼎演变为统治阶级制定的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对“从起源中理解事物,就是从本质上理解事物”这句话,历史观察者特别有会心之感。古代制度的研究者亦然。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出现过各种等级样式,它们不但功能、性质不同,其名目也不相同,或称“爵”,或称“秩”,或称“品”。  相似文献   

18.
武汉博物馆收藏了一套光彩夺目的金头饰,它集錾花、拉丝、掐丝、垒丝、炸珠、焊接、镶嵌等工艺于一身,制作精细,富丽堂皇,属金饰品中的上乘之作。这套金头饰共计七件,其中并蒂莲花金钗两件,每件长16厘米,各重38克;镂空镶绿松石金耳环两件,每件长8.1厘米,重12克;鸳鸯戏莲金钿一件,长17.5厘米,重17.2克;宝  相似文献   

19.
正北红尾鸲是鹟科红尾鸲属的一种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是基本无生存危机的物种。北红尾鸲色泽艳丽,叫声清脆委婉,是北方地区常见的玩赏鸟。能近距离拍到神态生动的北红尾鸲,需要运气。北红尾鸲飞翔时一窜一窜地速度特快,而且左一下右一下方向不定,能抓拍到动态的它,更是不易。【微评】这里拍到的雌北红尾鸲,上体橄榄褐色,两翅黑褐色具白斑,眼圈微白,下体暗黄褐色,非常漂亮。  相似文献   

20.
名画赏析     
《世界文化》2011,(12):13
《格尔尼卡》纵349.3厘米,长776.6厘米,整幅作品以白、黑、灰为基调,描绘了经受炸弹蹂躏之后的格尔尼卡城,弥漫着悲壮的气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