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慧丽 《寻根》2021,(3):141-142
一 家谱,又叫族谱、宗谱、世谱、家乘、家牒等. 明清时期,家谱内容逐渐定型,主要包括凡例、谱序、宗规、家训等内容.其中凡例中一般载有"字辈",常以四言或五言诗歌的形式规定.子孙命名以某"字"为辈分,逐字取名,兄弟则共用一个字.  相似文献   

2.
凌礼潮 《寻根》2005,(5):106-109
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中,从湖北麻城孝感乡迁出的移民,几乎遍及四川每一个地区,如西部的民国《简阳县志》、民国《荣县志》、简阳《汪氏族谱》、仁寿《李氏族谱》等典籍;南部的民国《泸县志》、民国《南溪县志》、泸州《王氏族谱》等典籍;东部的新修《南川县志》、新修忠县《叶氏宗族谱》、咸丰《云阳县志》等典籍;北部的光绪《李元仁墓碑》;中部的民国《资中县志》、光绪资中《徐氏族谱》、内江《黄氏族谱》、江津《幸氏族谱》、民国《宗氏族谱》等,均有元末明初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移民人川的记载。区区一个小乡,为何竟有如此高的人口输出量?  相似文献   

3.
郭一明 《寻根》2015,(1):139-142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发表了井冈山大学庐陵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顾宝林先生《民间流传欧阳修之佚文〈郭氏族谱序〉辨伪》(以下简称"顾文")一文,就署名欧阳修撰写《郭氏族谱序》文的真实性进行辨析。本人现就所知、所闻、所见、所录,书成《欧阳修〈郭氏族谱序〉辨析——兼对顾文剖正》,商榷于顾宝林先生,见笑于方家,释疑于大家。顾文正误五驳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欧  相似文献   

4.
《寻根》2020,(4)
正家谱,又名族谱、宗谱,宋代起以私修为主。欧阳修、苏洵二人分别修成家谱,并且申明体例、内容,所谓"是不可使独吾二人为之,将天下举,无不可也",旨在成为后世法式。凭借二人文名,此两种谱式流传不辍,后世修谱多引以为法式。明丘云:"有庐陵欧阳氏、眉山苏氏二家谱,今世士大夫家亦往往仿而为之。"现存明、清旧谱,往往提及"本欧、苏谱式",可见二谱  相似文献   

5.
劉夢溪 《中国文化》2006,(1):231-233
乙酉春節前夕,鵬程兄自臺北打電話來,說他客座北大期間寫的旅行隨筆一類文字,不止我看到的那兩篇,拾綴起來有六七萬字,準備出一本書,叫《北溟行記》,希望我便中寫一篇序。他的雅意讓我略感為難。因為平生從未給任何一位友人或同道的著作寫過序,沒有“人之患”什麼的理由,衹是懶爲此  相似文献   

6.
正摆溪《潘氏族谱》(荥阳堂、万字号)共三卷,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季夏朔修撰。目录为:龙盘、圣谕、源流序、旧序、赠序、续修序、赞序、同修序、字派引、家规、仪注、颌字号、契据、宅图大至、田据、五服图、世系图。该谱第一卷主要是《圣谕广训》和《圣谕广训序》。第二卷是源流序、旧序、赠序、续修序、赞序、同修序、字派引、家规、仪注、颌字号、契据、宅图大至、田据、五  相似文献   

7.
洪燕 《寻根》2001,(5):62-64
自宋代欧阳修、苏洵在家谱谱法模式上创立“欧苏法式”后,历代从官宦人家至平民百姓皆普遍仿效,从而形成中国传统化中的一道独特景观。孙中山为《詹氏宗谱》所作的序刊印于湖北蕲春县田家桥詹氏宗族1923年刊印的五修族谱。全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红楼梦》第一回,开卷即交代故事缘起,为全书提纲正义。作者自首"荒唐",又云"深有趣味"。本文结合甲戌本"凡例"与脂砚斋点评,试作一解读。小说开篇即交代"缘起"道:"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  相似文献   

9.
正一、家学传统唐桂芳(1308~1380年),字仲实,号白云,歙县人。"少从洪焱祖学,弱冠为明道书院司训。元至正中,用荐授建宁路崇安县教谕,再任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明太祖定徽州,召对称旨,命之仕,以瞽废辞,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白云集·提要》)唐桂芳本为婺源李氏,因出继唐氏,遂改姓唐。据《题先人序李氏族谱后》记载,唐桂芳的始祖讳京,生子三人。讳仲臯,又生子三人。讳德  相似文献   

10.
《寻根》杂志1998年第6期刊载龙剑宇撰写的《刘少奇与湖南宁乡南塘刘氏家族》一文,追溯到明成化年间南塘始迁祖刘时显后因“史料缺乏”,失去宗脉。本文重点阐述刘少奇的根应归于中山靖王刘胜的10世孙刘备家族,即中山刘氏家族;其《南塘刘氏族谱》应归于《彭城刘氏统宗谱》。一、南塘刘氏家族是中山刘氏的一个分支刘少奇的祖先南塘始迁祖刘时显,是从江西吉安吉水一带迁至湖南宁乡南塘的。这可从《南塘刘氏族谱》收录的喻夫人的碑文中得到证实:“刘母喻孺人,生居江西吉水,适时显公为室”,“夫妇随男宝出宰于楚之阳(今湖南益阳…  相似文献   

11.
唐甄祖籍考     
唐甄是唐瑜的十一世孙,现将新近考证的《新唐氏世系表》附后。《兰溪唐氏文化》称唐瑜是兰溪市"东鲁郡"中的一支——"晋昌郡"。唐甄的思想理念与浙江省兰溪市黄店镇三泉村的唐姓祠堂要旨基本相似;达州唐氏族谱、墓志铭自称浙江金华的兰溪是唐甄的祖籍地;唐瑜将出生地浙江的"兰溪"、"东阳"在达州命名。唐甄的父亲唐阶泰在生病时说:"浙江之上,三泉之隩,我唐氏之所出也。"  相似文献   

12.
《原富》是严复翻译的,后人列为“严译八大名著”的第二部。原书名An Inquiry into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为英国经济学家斯密·亚丹Adam Smith(1723—1790)所著,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原书出版于1776年。 戊戌变法的前一年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严复便着手翻译此书。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首二部交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译书院出版,1902年10月(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全书出齐。该书分甲、乙、丙、丁、戊五部,其中部甲十一篇、部乙五篇、部丙四篇、部丁九  相似文献   

13.
王鹤鸣 《寻根》2009,(2):97-113
五谱序 谱序在家谱中占有重要地位,举凡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缘由、修谱目的、修谱经过以及修谱理论等诸多家族修谱重大问题都会在谱序中一一作出交代。下面以《安徽)绩溪旺川营氏宗谱》(民国16年)的谱序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王鹤鸣 《寻根》2009,(4):110-121
家法,在家谱中又称家训、族规、家约、家戒、家规、族约、祠规、家典、家范、条规、家议、祠约等,种类很多,是家族自己制订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家族法规。《(安徽太平)仙源东溪项氏族谱》(光绪十一年)“祠规引”指出:“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安徽)绩溪县南关悼叙堂许氏宗谱》(光绪十五年)“家训”指出:“圣贤彝训备载六经,又何必要家训?家训所以济圣训之所不及也。盖六经惟读书人知之,至愚夫愚妇不读诗书,  相似文献   

15.
施立卓 《大理文化》2011,(12):38-38
主编按:刘傅森先生文中说"‘猪儿碑’无着"。其实,此碑在碑文录中早有记载,现请施立卓先生略作介绍。大理崇圣寺有一块元碑,名叫《大崇圣碑铭并序》。这块碑由第五代大理总管段隆于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立、云南诸路行中书省参政事  相似文献   

16.
郑金洪 《寻根》2010,(2):117-120
何姓溯源何姓主要有两支,一是黄帝时代东夷归夷的一支,以荷为图腾,并在山东菏泽建立何国,后裔以何为姓。二是出自韩姓。周文王孙唐叔虞的十一世孙万封于韩(今陕西韩城南),其后韩氏与赵、魏分晋,俱列为诸侯国。至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以韩为姓。秦始皇巡狩路过博浪沙,险遭张良组织的刺客刺杀,  相似文献   

17.
品读九鼎山     
中原 《大理文化》2014,(8):85-86
正海拔3117米的九鼎山,就像一本故事书,翻开处处皆精彩。首先送入眼帘的便是"显赫"、"尊贵"的九鼎山"前言":九鼎山,又名"九鼎云峰",是祥云县的名山之一。位于祥云县城北10公里的象鼻、祥城镇交界处。据光绪《云南县志》载:"九峰突兀,望之簇如青莲",故名九顶山,又因九峰顶立,又有九顶山之称,依次排列的凤鸣、狮吼、揽霞、招鹤、峨嵋、侍仙、中秀、凌霄、飞云等称为九鼎云峰。山里的九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初,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对开发谱牒资源的价值作了精辟论述:"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瑰宝。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笔者多年走访武威"三县一区"村落、社区,实地考察,搜集整理新老家谱,收获颇丰。本文参考清代以来姓氏谱牒文化标志人物"关陇大家"——张澍所著《姓氏寻源》等相关史料,就武威陈氏一族源流及族谱略述鄙见,或者对  相似文献   

19.
正邹氏天台支《邹氏家乘》以邹一桂重修本最为完备。邹一桂,号小山,清雍正五年(1727年)传胪,书画家,有《小山画谱》存世。七十三岁致仕,汲汲于家乘,越五年通谱告成。乾隆庚辰(1748年)《小山公重修邹氏家乘例十二条》云:"邹氏散处他邑者,在苏州为岳桥支,余姚为样山支……各支有谱序,附录外篇,见支世难分,同出一源。再有在他省及天台、徽州等处者,俟查明补入。"  相似文献   

20.
正《大理文化》是大理州文联主办的单月刊,以刊载小说、散文、诗歌为主。笔者阅读了2016年至今的刊物,发现其办刊思路清晰,地方特色明显,是一本质量较好的文学性刊物,最值得肯定的有以下几点:一是解读大理历史到位。大理具有厚重的历史,但是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去阅读并理解相关的古籍具有一定的难度,《大理文化》就在每期的"大理讲坛"栏目将与大理有关的历史故事用通俗的方式加以演绎,如2017年第3期《霞客大理行》用2万余字的篇幅,演绎了徐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