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小芳 《寻根》2012,(1):41-44
台湾岁时节庆及风俗民情,几为闽南风俗的翻版。杂糅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及海洋文化的闽南风俗,经闽南移民流传至台湾,在台湾深深扎根,浸透到台湾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福建岁时节庆风俗中与女性相关的部分,也成为台湾妇女生活的一部分,有些还在流传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2.
清代统一台湾后,台湾的整体开发进入了高潮.为了加强对台湾移民社会的管理,台湾官员十分重视推广教化,他们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以大陆学宫为蓝本在各地建设学宫.台湾学宫建设经历了由简陋向规模化发展的过程,显示了台湾文化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古已有之,中华民族不断吸收融会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华,藉以丰富、滋润、发展自己的文化,中国古代志士仁人、高僧学者,将汗水甚至鲜血洒在中外文化交流路上,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佳话和遗迹。从秦汉辟丝绸之路到晋代法显南亚之行,从唐玄奘西天取经、鉴真东渡扶桑到明郑和七下西洋,连绵不断的中外文化交流将中国的茶叶、丝绸、陶瓷和乐器带到许多国家,同时引进南亚的佛教、中亚的乐器、非洲的珍禽、中东的伊斯兰文化,显示中华民族开拓文化、发展友谊的伟大智慧和包容兼蓄的壮阔胸襟,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张岂之教授1994年5月17日撰写的发言稿,是为当月21日中午12时举办的纪念张岱年先生八十五寿辰小型座谈会准备的稿件。张岱年先生过世十多年,但他关于研究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依然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反映了人们继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愿望。该文没有公开发表过,刊登于此,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列夫·托尔斯泰十余载的创作生涯,为世人留下卷帙浩繁的文学遗产九十余卷。他以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为世界文坛增添了一位顶级文豪。此外,他还为后人留下不少优秀的中短篇小说、戏剧、政论等。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而相对鲜为人知的是托尔斯泰十分关心民众的教育,在图拉开办农民学校,为农民和孩子们写了几部语文方面的教科书,其材料都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民间创作,经托尔斯泰加工改写后写成的这些教科书成了俄罗斯人民喜爱的童话寓言作品。  相似文献   

6.
泉州为古代东方大港,日本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邻邦,二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关系。 早在唐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泉州超功寺僧昙静即随其前往,并在日本担任戒师,设立放生池。宋代以来,泉州与日本的经济文化关系有所发展,泉商赴日贸易已见于史籍记载,日商亦将其出产的杉木、罗木,以巨舰运至泉州贸易。  相似文献   

7.
苏轼咏茶诗与宋代茶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文豪苏轼一生留下许多诗作,其中不少是咏茶的。借此让我们体会一下那浓浓的茶香吧。  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料,在中国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为广大民众所喜爱。饮茶,已成为中国民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管是大江南北还是西部高原、东海之滨,到处都有独特的茶和茶俗。宋代文豪苏轼一生留下了很多诗作,其中不少是咏茶的。苏轼最有代表性的一首咏茶诗当推《寄周安孺茶》,颇能反映宋人爱茶的情形。全诗较长,节录于下: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论著始…  相似文献   

8.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资源即是中国现代革命史迹。它作为全国人民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具有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一是数量巨大。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走过了28年的历程,为民族解放和复兴进行了无数艰辛的探索,留下数量庞大的遗址、遗迹。这些遗址、遗迹在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中占有较大比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9.
正1994年,由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出版发行,20年过去了,已经出版了三个版次。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本历经时间考验、获得读者高度认可的著作。张岂之先生在该书2005年的"再版后记"中说:"我始终认为,为青年朋友写比较通俗的著作,以普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价值并不逊于这方面的学术著作。"如果说撰写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明末爱国学者朱舜水,当满清入侵,明朝岌岌可危之际,曾几次不避艰险东渡日本求援,力图扶明救国。失败以后,留居日本,从事讲学,传播中国文化,因而和日本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朱舜水的精神和学问对当时及以后日  相似文献   

11.
正罗马时期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罗马人为不列颠留下了最早的文字记录,他们的到来标志着史前不列颠进入到文明时代。罗马人的活动轨迹虽然处于英国文明史的发端时期,但他们用大约400年的统治为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历史烙印,岛国留存的罗马时代的文化遗迹直到今天仍然在昭示着古罗马文明曾经的辉煌。罗马人的闯入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萧萐父先生曾在四川求学任教,为当代四川哲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是萧先生一贯的学术旨趣。道教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新时代对道教文化作出现代性诠释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萧萐父先生的学术旨趣以及一些具体的科学论断出发,在学理上回答新时代对道教文化进行现代性诠释的理论依据、解读方向、以及具体途径等问题。我们认为与时偕行、革故鼎新是道教文化现代性诠释内蕴的理论根据,同时这种诠释应以与现代科学精神相调适为解读方向,提倡仙寿合修,从医学养生学视角诠释"神仙信仰"为关键途径。从而推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一我相信缘分。我与台湾著名学者金荣华先生,中间隔着浅浅的海峡。他在那头,我在这头。上帝安排我们成了同道。论年岁,我徒长他三岁,自然是兄长;论学问,他比我优秀得多,不能相提并论,故我一直称他为先生。我与金先生,是名副其实的亦师亦友。人的一生中,有些记忆是无法磨灭的。我与金先生初次见面的情景,时隔30年,至今还清晰地铭记在心。那是1986年夏,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金荣华先生,应中  相似文献   

14.
以深圳;南山区副区长黄水桂为团长,文化部外联局民间交流处副处长李学惠为副团长的深圳;少儿艺术团于1996年6月28日至7月3日,对贝宁进行了友好访问演出。这是中非进行文化交流以来,踏上黑非洲土地的第一个中国少儿艺术团。经过对小时的长途飞行,艺术团于6月28日傍晚抵达贝宁。29日晚,贝文化通讯部长扎努先生举行欢迎酒会,会上,扎努部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对日晚,艺术团在科托努沃戈影剧院举行首场演出。这是一场招待演出,文化部向政府各部、文化艺术界、新闻界、外交使团发出3op张请帖,而出席人数却多达了800余人。不少人…  相似文献   

15.
陈学文 《寻根》2016,(4):38-41
正中原故地,闽台姓氏之原乡据诸多历史文献、姓氏谱牒记载和专家学者的研究,闽台两地和中原有着源远流长的史缘、文缘、亲缘关系,中原姓氏、河洛文化,是闽台地区的姓氏之根和文化之源。许明镇编辑的《台湾源流》,在《台湾百家姓固始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云南先后建立了两个地方政权——南诏国和大理国。南诏大理国的主体民族是白蛮,他们在绵延500多年的历史上,以洱海区域为中心,逐渐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南诏大理国文化,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民族档案遗产。  相似文献   

17.
当代台湾工艺以多元的族群文化为基底,借助多样化的天然取材、时尚的创意加值、丰富的人文思考而孕育出独特的工艺美学观.通过开放性的形式探索与多元化的工艺形态呈现,在传统与现代、技术与设计、技术与观念、形式与人文间找到独特的对话关系,从形式、美学到文化建构了当代台湾工艺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8.
据德敬业──兼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赵庆麟两个文明的建设是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复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自从我们国家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更赋予这个...  相似文献   

19.
斯人 《华夏文化》2007,(2):63-64
2007年4月3日至4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西北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黄帝与中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大陆、台湾、香港和美国的5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31篇,在大会发言的有3l位学者。我国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先生寄来贺信,台湾辅仁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文明有什么特色?中华文明是人文文明与政治文明的结合。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和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对话集《展望21世纪》说:"(中国人)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中华文化共同体以儒学为主导,但并没有阻碍其他学派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在思想文化的融合会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唐宋时期,儒道释相互融会,将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