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神,指护门之神,是我国民间信仰的神祗之一。在我国,门神信仰源远流长,自周代起就有了“祀门”的记载。千百年来,门神威风凛凛地立于千家万户的大门之上,接受着上自帝王,下至百姓的祭祀与崇拜。  相似文献   

2.
正远古是一个多神的时代,人类崇拜天、地和祖先。先民祭祀天神,是祈愿风调雨顺;祭拜土地神,是祈盼粮食丰收;祭拜祖先,是祈求先祖在冥冥之中保佑部落人畜兴旺,四季平安。于是,随之而来的是,狩猎成功要拜"山神",阻止洪水泛滥要祭祀"河神",为了抵御入侵的敌人并战胜对方要祭拜"战神"。上述一切,被学术界视为是史前先民为满足生存的需要,在对自然  相似文献   

3.
~~就是让神吃喝。宗庙的神也依人间的座席摆定座次 ,然后供奉以诸神饮食之物。食物的种类按神地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先秦最隆重的祭祀食品是牛、羊、猪组成的“大宰” ,其次是羊、猪组成的“少宰”。这是祭天神和祖宗用的。如果单祭田神 ,祈求丰收 ,一只猪蹄便可以了 ;如果单祭战神 ,确保胜利 ,一只狗也就行了。《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云 :“礼 ,敬而已矣。”其中心是孝悌。孝悌被简称为“养” ,《荀子·礼论篇》中说 :“故礼者养也。刍豢稻粱 ,五味调香 ,所以养口也 ;椒兰芬 ,所以养鼻也。”《礼记·祭义》篇论及孝的三级标准时说…  相似文献   

4.
会玩牌的狗     
有一个人养了一只狗,那只狗非常聪明,它会算术、接飞盘、站立,更厉害的是还会玩桥牌,主人无聊时都会和狗狗玩桥牌打发时间。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有只非常聪明的狗。有一天,有位记者来访问那个狗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水神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水源崇拜中最重要的是河流崇拜。河流自古以来就与人类息息相关。先民们将河流神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了河流神。古人很早就开始了对河流神虔诚的奉敬及隆重的祭祀。殷商的甲骨卜辞中就多有记载,其中有关黄河神祭祀的不下五百条。在祭祀中,人们常常把大量牛、羊等物沉入河中,甚至用人作祭品,以示诚意。除黄河外,流经殷都及其附近的洹水、漳水、淇水、涡水等河流,也是殷人祭祀的对象,只是受祭的规  相似文献   

6.
猫狗论     
在农村有一句俗话:忠心保家的狗,见异思迁的猫.在人们眼里,不论主人如何对待狗,也不论主人是善是恶,是好是坏,狗总是忠心不二,矢志不渝,因而狗的名声很好.而猫却差远了,猫很在乎主人对自己的好坏,如果主人对猫采取暴行或虐待,猫就不再留恋主人,而选择"负气出走",到其它地方寻找栖身之处.猫的这种反叛造成猫的名声不佳,从而形成扬狗抑猫的思维定势.我觉得,对于狗和猫的本性应该有一个客观公正的分析才是.  相似文献   

7.
门神的来源及演变□张献忠门神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家庭守护神。每至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贴门神。门神信仰的起源甚早,其内容历经变化。门神的演变不仅仅是社会习俗的变化,而且反映了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演化。门神可能起源于原始人类学会建筑房屋之后。早在春秋时代,人们...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字起源非常悠久,是全世界文字中最古老最富有特色、也是生命力最为强盛的文字。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圣人或神人造字的传说曾是中国古代人们对文字起源的唯一看法。圣人或神人造字说在世界范围内也广泛存在,世界上有文字的民族大多有圣人或神人造字的传说。中国有仓颉造字和  相似文献   

9.
《寻根》2020,(3)
正酒祭的起源酒祭在殷商时期就很普遍。商人好酒又好鬼,在殷墟甲骨文中,有大量以酒祭祀神灵、祖先的记载。如"癸未贞,甲申酒出入日,岁三牛。兹用。"(《屯南》890)这是用酒祭祀太阳神的。"戊午卜,宾,贞酒年于岳、河、夔。"(《合集》10076)这是用酒祭祀山川自然神的。"癸亥卜,酒上甲。"(《合集》1192)这是用酒祭祀祖先上甲的。在传世文献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十分重视礼仪,其中就包括祭祀。祭祀是在人类有了较为系统的神灵观念以后才产生的原始信仰活动。最早的祭祀活动很简单,只在崇拜对象的灵物前放置象征性食品以示报恩崇敬而已,希望通过祭祀活动,使自己得到神灵的庇佑。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祭祀也变得多而复杂,在我国先民的心目中,祭祀亦是一种神圣而严肃的仪式,所以古人对于祭祀特别注重,讲究祭祀场所、祭器、祭品及主祭人等。  相似文献   

11.
丙戌年说狗     
倪宝诚 《寻根》2006,(1):50-54
狗,又称犬。《故训汇纂》解释说:“狗、犬同实,异名。”《尔雅·释畜》说:“大者名犬,小者名狗。”从目前已掌握的考古资料看,中国最早的狗遗骨,是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遗址发现的,共出土9副完整的狗骨架,经专家鉴定属驯化家犬。此外,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仰韶、半坡、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条狗     
山虫 《大理文化》2021,(8):23-29
我是一条狗,一条毛色纯黑的农村土狗.此时,正参加一场叫做"流浪狗选贤大会"的活动. 1 自第一任主人离世后,我走过很多地方——严格讲是到处流浪.一路上,我啃过同类吃剩的骨头,抢过路边家猫的饭食,甚至捕过一只老鼠生吞,也被好心人喂过残羹剩饭,有一回还是狗粮.狗粮,的确是我大半狗生中第一次吃到,味道并不咋地.我忘了是什么牌子,那之后也就再没吃过了.  相似文献   

13.
爱宠说     
正我的名字叫格蕾丝,主人经常把我的照片传上网,也许你早已听过我的名字。我是只金毛寻回犬。我的主人是爱德华·格里南,现在我口述,他负责为我打字。我还有一个主人叫朱丽,她喜欢让我叫她妈妈。大家有时唤我吸吸,据说是因为我经常嘴边挂着口水。作为一只八个月大的小狗,我帮不了大家什么忙,要么就是有心帮忙却总把事情搞砸了。真的不知道  相似文献   

14.
王珊珊 《寻根》2022,(2):58-62
清代河南民间演剧的主要类型 民间演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贴近民众的现实生活,因其娱乐、慰藉的特定功能而深受民众的喜爱.演剧最开始与祭祀神灵有关,是祭祀仪式的一种.因古人尊崇诸神,祭神酬神是必不可缺的活动,而演剧的形式多隆重热烈,正可以调动民众情绪.到清代时,戏剧的发展民间化、世俗化、地域化趋势不断加强,民间演剧在此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5.
《寻根》2017,(3)
<正>刘半农说,"打"是意义最含混的"混蛋字"。话粗理不糙,说起这个字,它实在是不着边际,不只是打倒的打、击打的打,还可以与不同的字词组合,表达多种多样的动态意思,是汉字中内涵最丰富的动词之一。然而,"打"字并不是个历史久远的字,甲骨文、金文中没有它,春秋战国时期的竹简、帛书文字中也未见过它,甚至在汉代碑刻中也未发现它。清初黄生在《字诂》中认为,"六朝已前固无用打字者"。然而,《四库全书总  相似文献   

16.
汤漳平 《寻根》2014,(1):41-48
福德正神俗称土地神或土地公,究其渊源,应来自我国先民的自然神崇拜,而传人闽南地区的土地公崇拜,很可能是来源于先秦的楚文化。从近数十年出土文献资料发现,在多座楚墓的祭祀竹简中,有相当数量是祭祀各种名号的土地神。闽南人多称其由河南固始移民而来。固始本为楚相孙叔敖的封地,  相似文献   

17.
有两位前辈分别写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和<一只特立独行的狗>,这回轮到我写"猴子"了.但是无论是特立独行的"猪"、"狗",还是"猴子",都是切实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只是请不要拘泥于我们所描绘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虎头是一只黄白花小狗,去年4月,在它两个月大时,我们把它当作疗救儿子孤独病的一味药,花四十元钱从洱海公园旁边的周末狗市买回家,原打算暑假我们回北京时再把它送还给狗市的原主人,但经过几个月的相处,我们一家人把它当作了第四个家庭成员,三口之家变成了四口之家.  相似文献   

19.
正每到农历新年,中国人总会在房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红红的福字,寓意未来一年的好日子。如今,福字已经成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考证,这样一种既体现庄严仪式感,同时又洋溢喜庆画面感的"贴福字"风俗,至迟出现于南宋时期。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梦粱录》是一部记录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其中提到的"贴春  相似文献   

20.
"咪枯骷"是彝语,意为"叫地脉魂"。石佛哨村村民字国强说,因为妇女容易伤感,哭哭啼啼,会吓着"咪枯"。那样就很难把"咪枯"叫回村来,所以"咪枯骷"祭祀活动是不让女性参加的。因为整个活动女性不能参加,人们给它取了个时尚的名称——"男人节"。生活在弥渡西山的彝族同胞,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都要举行隆重的"咪枯骷"祭祀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