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功的演讲离不开"台下功夫"的磨练。演讲者必须要有正确的演讲理念,全面认识演讲的内涵,要在人格素养、学识素养、思维素养以及心理素养等方面不断加强、提高,还需要深刻领悟、熟练掌握演讲技巧,使演讲达到"无技巧"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李冰 《教育教学论坛》2015,(11):243-244
口才能够直接反映说话者的修养和素质,"演讲与口才"课程的产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教学的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因而大多院校虽开设了"演讲与口才"课程,但在实际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演讲与口才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提高"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演讲口才实践能力的提升,本文依据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现状,主要从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训练、与学生的思维训练、与学生的语言训练、与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与实训岗位的需要相结合这五个训练模式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语料库的隐喻认知话语分析方法去识别和阐释中美元首所做的政治演讲中的概念隐喻,剖析两国元首演讲中概念隐喻的异同,探索中美元首政治演讲中概念隐喻的运作机制。中美元首演讲语篇中"冲突"、"旅程"和"家庭"概念隐喻具有共同性,两国在应对发展、灾害、污染和反恐等领域的问题时具有相同的政治仪式性活动程序,因此始源喻对目标喻的映射是建立在经验相似性基础上的;中国独有的"圆形"隐喻是根植于国人思维的"天人合一"的社会认知方法在政治管理领域中的映射,美国演讲语篇中的以"宗教"为主导的概念隐喻体系的普遍使用是由于宗教对美国生活、风俗和语言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形式结构规律的科学 ,主要是关于推理形式结构规律的科学。演讲逻辑是研究演讲中思维形式结构规律的科学 ,是理论逻辑在演讲中的具体表现和运用 ,主要是语言逻辑的具体表现和运用。研究学习演讲逻辑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目标之一,培养学生"说"的能力逐渐淡出语文教学课堂。加强学生"说"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写作思维品质的提升。在写作训练中,思维是决定文章优劣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在语文课中还它应有的一席之地。笔者通过演讲和辩论两种形式,从中切实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促成了"互联网+教学"思维的形成,"演讲与口才"课程作为一门传统技能型课程,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突破教学瓶颈,实现教学改革与优化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该课程的传统问题,并提出了与互联网思维相融合的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培养英语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快速反应及流利表达能力,大学开设英语演讲课成为必然。以新的理念编写出适合中国学生的演讲课教材,坚持"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设计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是实现演讲课目标效果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8.
论演讲的逻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演讲必须做到思路通畅,推理合乎情理,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而这一切与演讲的逻辑性有着密切关系。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它研究的基本内容是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思维形式。以及从这些思维形式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一系列的规律和规则。优秀的演讲者,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精辟的见解、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娴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必须具有较高的逻辑修养。优秀的演讲之所以能够成功,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演讲者能把演讲的逻辑因素与演讲的信息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产生极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判断是演讲中表达思想或情感的基本形式之一。人们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常常要对某种事物或思想观点表示肯定或否定,这种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就是判断。演讲应富有感染力、说服力和鼓动性。演讲者要表达深刻的内容和丰富的感情,就要掌握判断的各种逻辑形式在演讲中的具体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文学科应高度重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以课堂"演讲"的设计和推进为实践活动,依托"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厚积个性言语经验基础上,探索指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路径,引导学生思维从经验感性走向理性认知,促进其语言与思维的综合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1.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认知现象,语言隐喻本质上是隐喻思维在语言中的表现。隐喻思维越来越被应用于政治实践,政治语篇中的隐喻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运用上下域方位隐喻理论来分析美国44任总统总共56届的就职演讲。运用Antconc语料库统计软件对56篇总统演讲进行"上下方位"的隐喻词进行定量统计,试着探究方位隐喻在就职演讲中的分布,最后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定性分析,揭示上下域方位隐喻在总统就职演讲中的游说及劝谏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有效训练即兴演讲 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进行英语演讲的难点在于即兴演讲。而即兴演讲是一种最能反映人的思维敏捷程度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口头表达方式。演讲的成败取决于演讲者的语言能力。因此 ,演讲教学必须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组织实施。教师需精心挑选训练教材 ,在模拟场景下组织学生进行高强度的演讲训练 ,才可有效地实现这一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学生进行英语演讲的难点在于即兴演讲。而即兴演讲是一种最能反映人的思维敏捷程度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口头表达方式。演讲的成败取决于演讲者的语言能力。因此,演讲教学必须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组织实施。教师需精心挑选训练教材,在模拟场景下组织学生进行高强度的演讲训练.才可有效地实现这一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
汪凤 《华章》2012,(18)
文章以韩礼德人际功能为理论,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呼语,两篇中英文毕业演讲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即中文演讲更感性化,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而英文演讲更理性化,分析道理.文章旨在揭示演讲者如何实现人际意义,从而指导读者更好地欣赏和撰写毕业演讲;与此同时,反映了中西方人们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演讲与口才”课教学新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演讲与口才"课的教学实际出发,着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针对"演讲与口才"课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特点,从"导"与"引"结合的角度,对创设"演讲与口才"课教学新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怪",即"鲜明独特,与众不同"。演讲的"怪味",体现在演讲者角度独特,其语言亦庄亦谐,表达灵动、张扬,充满了张力和磁性,它会激活听众的思维,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一、欲扬先抑,"引君入瓮"这一手法"诱导"听众的注意力固定在某方面,然后突然转变,"期待"的落空,使听众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这势必会带给人们更多的震撼。请看这段演讲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模拟联合国"活动现场演讲的观察统计,分析了"模拟联合国"活动中演讲的语言组织和运用,总结出该活动中演讲的语言特点。旨在为各高校"模拟联合国"团队的培训提供指导。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化国内高校对该活动中演讲语言特点的认识,促进"模拟联合国"活动在中国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跃 《师道》2013,(6):25-26
前几天一位年轻的博士给我们几千名师生和家长做了一场感恩教育的演讲,听完之后大家褒扬一片:"精彩!精彩!"然而在这单边赞扬声中,个别思维"诡异"的学生居然说博士是在"哄"我们。哄?哄小孩、哄女友常见,但哄学生不多见。  相似文献   

19.
张炜 《文教资料》2010,(2):32-34
跨入了信息时代后.演讲也像许多文化样式一样,我们越来越不容易听到灵魂有所寄、情感有所托的清俊严正的演讲。本文就此进行了溯源性的探究.认为过高估计演讲语言的绚烂亲和、过于研磨演讲语言的表达技巧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力图从三种模态角度探询了演讲语言的应有思维品质.认为演讲语言应该是想象的自由而非技巧的规定,藉以引导人们思考当下演讲可能的语言范式。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要掌握知识与技能,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并尽可能创造性地解决,巧妙地使用学习策略,拥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与心理素质。完好实现以上要求,建立在拥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基础上。思维品质培养好了,学生便可以游刃有余地学习,轻松自在地生活。语文学习的任务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口语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呢?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是个不错的平台。为了让他们能轻松地准备,充分地施展,教师倡议在发挥主动性的前提下,讲述成语故事,弥补他们对于成语起源与运用的认识空缺。当他们能自如运用成语时,口语表达技能就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了。演讲是一个创造性活动,成败取决于学生对于演讲形式、演讲内容以及临场应变的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