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微信、微博、微视频这些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可共享的资源正渗入人们的生活,也正在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甚至有人说微课将引起一场教育上的革命。各种各样的微资源昭示人们微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也在警示人们从微小做起,积小成为大成,积小我为大我。政治教学不妨充分利用微资源,让学生在"微"中感知,在"微"中思想,在"微"中呐喊,在"微"中行动,在一点一滴的累积中进行智慧的累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的出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的方式越来越普及,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正在进入信息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微课"教学做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微信、微博、微视频、微课程、微学习、微证书,在今天的生活中,人们时时处处被各种的"微"所包围着,不知不觉中,我们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微的特点是片段式、碎片化。人们能够在生活工作之余,将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自主学习,比如在坐车、等人、休闲,甚至游戏的时候,通过移动网络、智能终端,感知环境,获取知识,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和效率因此大大提升。"微时代"的学习带来了教学和管理角色的转换,人们正逐渐远离传统的以"教师和教室"为中心的教育模型,学习不再是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视域下的教育均衡发展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云计算、4G、wifi技术以及便携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已经随时身处移动互联环境中。在"互联网+"视域下,要积极利用云技术,向落后地区补偿优质信息化资源,开展远程网络教研,进行网上教师培训,引领教师师本学习。可以利用同步直播课堂与微课资源共享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云管理平台,让各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人员在云背景下遵循一定的办事规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将各校教育教学、师生发展和生活服务等信息资源在同一制度下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移动的Web 3.0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迅速发展,资源迅速膨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教育领域,"微课"作为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应运而生。本文在对微课产生的背景与发展做了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微课的特点、中小学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两者的适用性,在微课的应用上也做了一定概括。  相似文献   

6.
"微课"是现代化的学习方式,通过移动学习获取知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必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当中发挥效用。分析"微课"资源的重要性,提出开发与运用"微课"资源的策略,对提高"微课"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转变,在网络环境和"微时代"的双重影响下,"微课"已经成为人们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探索教学模式改革的一大突破口。笔者以亲身经历和详细的总结,详实地展示"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探析高中语文良好的课堂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62):72-73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阅读日益成为人们阅读学习的新范式。初中学生阅读群体、阅读方式、阅读观念等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文章联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际,分析微阅读的内涵,瞄准微阅读新趋势,并结合具体课堂实践,探寻有效的微阅读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贴近时代、更接地气、更具活力的"悦读"微学堂。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移动数码装备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他们的学习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习方式也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选择。传统课堂一般为45 min左右,学生容易疲劳。而微课因其只是对教学过程中某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故时间一般在8~10 min。微课的主题突出、语言精简,能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如果将微课与传统课堂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必定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以笔者的探索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微实验"是将微课程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验教学中。作为翻转课堂的一种形式,可辅导学生进行实验课学习。"微实验"能够实现重点实验内容的微型化和可视化;基于"微实验"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开展网络学习,并为未来通过移动终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微课程、翻转课堂等全新教学理念是互联网+时代教育的重要变革。它与传统课堂、普通在线教育相比,体现了课程结构的技术创新教学。从分析传统课堂、普通在线教育的弊端,来探讨微课程的发展背景,以及微课程的"微教学时间"、"微教学内容"、"微教学媒体"。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微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实际的教学中,"微课"也掀起了一股热潮。作为一种新事物,人们对微课也持有不同的看法,有很多教育者大胆地将微课用于教学实践中,用它的形象性、趣味性以及灵活性,让数学课堂更加新鲜、有趣,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大大提升,具体分析微课在数学课堂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眼于高校教学,设计移动互联网的教学互动环境,建立新型的"互联网+教学互动课堂",通过教师制作的互联网微课及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灵活切换面授课堂与网络课堂之间的教学互动。同时我们使用众包的方式激励学生共建学习资源,并根据学生完成众包学习任务的情况制定学习激励机制和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浪潮悄然兴起,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如今中国的手机上网用户规模庞大,在地铁、车站、甚至饭桌上,随处都能看到人们拿着手机聊天,看信息,玩游戏。于是,微博、微电影、微信、微小说、微学习等诸多"微"样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学习方式也进入微时代,人们借助移动设备(手机或iPad)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微课程"做到了简单高效,随时随地。一、微课程的理解关于"微课程"的解释和展示样例多种多样。研究表明,任何高潮的、精彩的事物都是短暂的,对于学生来说,视觉高度集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微时代"早已悄悄来临.微博、微信、微电影……这些名词纷纷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些在教育领域不断地酝酿发酵,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翻转课堂等学习方式成为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引发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实践,微课也成为"微时代"语境下一种新探索.1微课的概念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我们进入微时代,开始了高科技高频率的生活学习,时代的影像倒映在各个方面。作为人才培养的学校必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让培养的人才与时代接轨,"微课"也就顺势进入了高中课堂,"微课"使用最多、最有价值的就是语文教学。随着高中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压力,"微课"恰好迎合了高中生在压力下渴望放松的内心需求,也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教学条件。"微课"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新型工具既对学生学习语文是一种吸引,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微课"进入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价值大小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自2010年"微课"概念正式进入国人视野以来,广大教师对微课倾注了大量的热情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尝试,伴随"翻转课堂""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等一批改革项目的开展,微课教学得以迅速发展。微课,已经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反映时代潮流,满足学生网络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的强力载体,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新锚点。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学化学微课研究与实践正在呈现越发明显的密集化趋势。为充分交流化学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8,(6):124-125
随着当前社会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全新要求,"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成为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和城市相比,农村的教育硬件和软件资源有限,而通过发展"互联网+微课"特色课程,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机微信、QQ群等,积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初中教学水平。本文简要介绍了"互联网+微课",分析了"互联网+微课",阐述了农村初中"互联网+微课"特色课程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科学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育者们积极在课堂上引入大量的现代化技术,在中学物理实验课堂上也在积极探索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比如现在兴起的"微课"的教学方法,它给提高实验课题的教学效率带来了新的探索方向。本文对如何运用微课提高中学实验课的教学效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正信息化教学是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微课教学作为信息化教学中的典型代表,一度成为高中教学的一股清流。"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极大程度地发挥了教学的实践效果。本研究基于"微课"时代下,微课教学的实践应用案例分析,以期为语文老师的"微课"教学提供可行性借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新资源引入高中教学实践。"微课"教学新理念的引入和应用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信息化视频资源的涌现和教学新资源的开发,极大程度地提升了高中语文课堂的时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