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阐明了物理化学教学中各类判据之间关系,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最重要的判据式,它也可称之为熵判据式,其他判据式,如自由能判据式,化学位判据式,活度判据式,电动势判据式等都是熵判据式导出式,它们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中,师生对话的层面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对话中,教师的导入式语言、情境式语言、晕染式语言、提问式语言、启发式语言、解析式语言、过渡式语言、拓进式语言和总结式语言等等都会对整个课堂教学的酝酿、生成、深入、拓展和融合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苏教版数学教材,通过在课堂中实施变式教学,提炼总结出以下四种策略:借助过程变式,丰富学生活动体验;借助概念变式,推动学生板块学习;借助内容变式,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借助形式变式,促进学生多元表征。数学课堂中实施变式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与交流讨论,能够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向量代数中,线段的定比分点的表示有坐标表示式和向量表示式,课本上只给出了坐标式,而在解决有关几何问题时,向量式有时是很方便的,下面给出它的表示形式,并举例说明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凰 《语文知识》2011,(4):43-45
“再X也Y”构式是口语中常见的构式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再X也Y”构式中“再”和“也”的隐现问题,发现“再X也Y”构式中的“再”是可以省略的,省略后句子依然成立,但已非该构式;“也”也是可以省略的,省略后句子也依然能够成立,且仍是该构式,但是需要一些其他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与欧美式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起步较晚,但演进快速,具有明显迭代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源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在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中,能够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所拥有的共同特征与独有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特殊的本质要求,关注现代化步骤,遵循一些原则,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人民至上和共利型的现代化。照搬欧美式现代化模式的亚非拉大量国家除了极少数之外,绝大多数没有获得成功。欧美式现代化并不具有普适性,中国式现代化则具有光明前景,它契合中国实际,并且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样本。  相似文献   

7.
李旭  余晋 《英语广场》2023,(23):44-48
本文基于自建《远大前程》英汉平行语料库,着眼于《远大前程》两个不同译本中AABB式叠词的使用情况以及叠词在译文中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作用,考察不同译者在选择使用AABB式叠词时所受的影响。结果显示,王科一译本AABB式叠词使用比例更高,主万、叶尊译本稍低;AABB式叠词在译文中有五大功能:表时间持续、表程度加深、表动作重复、表数量叠加以及表范围的限定;译文中AABB式叠词主要为副词和形容词性,名词和动词数量较少;AABB式叠词词性特点以及译者的主观因素是影响AABB式叠词运用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评论的类型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类型学角度考察电视新闻评论,按其不同特征,可分为点评式、主评式、述评式、互评式、杂说式五种。由于它们各有特征的内生元素,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它们形成了不同的“评论语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交织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评论效果。  相似文献   

9.
确定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及其图象》这一章的重点之一.同时,在每一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数学试卷中都有求函数解析式的试题.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这一章时,一定要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和技巧.在初中代数中,求函数解析式实际上就是求正比例函数y=kx、一次函数y=kx+b、反比例由数y=k/x和二次函数y=ax2+bx+c的解析式,其中k≠0,a≠0,b、c可为任意常数.而在这四个函数中,只含有系数a、b、c、k,这四个系数的值确定了,函数解析式便确定了.因此,农函数解析式实质上就是求函数解析式中有关系数的值.求解的方法就是方程的方…  相似文献   

10.
藤本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藤本植物的分类,提出藤本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一般性原则,将藤本植物应用形式分为垂挂式、立柱式、蔓靠式、附壁式、凉廊式、篱垣式,并介绍了具体应用,以期在城市绿化中广泛推广应用,增加绿量、拓展绿化空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热循环过程的特点进行分析 ,利用热力学基本定律 ,得出了热循环的效率只由系统在循环的每一子过程中与外界交换的热量决定 ,从而使热循环效率的计算方法得以简化 .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用钛制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选型计算方法,分析了设计选型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用对数平均温差法对应用实例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不同流速下的各种传热数据,用实验法和理论计算法给出管内热膜系数α测、α计、Nu测、Nu计及总传热系数K测、K计的值,分析了实际法和理论法得到的传热系数的区别.在传热管中加入螺旋弹簧作为强化元件后,对各种数据的计算及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Web application i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 has been discussed with the aim to improve the calculation speed involved,avoid errors in manual calculation,improve reusability,and realize 3D real-time preview of design. Taking the design of heat exchanger for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eb application and WebGL i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design,including pre-processing,calculating and post-processing. In the post-processing,the 3D preview of refrigeration design has been realized based on WebGL. The drawing sheet for the heat exchanger have been completed through Web application.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Web applica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anual calculation workload 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heat exchanger,also reduce the manual calculation workload in the trial calculation. And two-dimensional or three-dimensional drawing sheets could be directly generated via the Web application,so as to avoid the calculation error via manual calculation,and to avoid the modification of drawing sheets manually when working conditions are changed.  相似文献   

15.
热管传热及散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管是一种依靠自身内部液体工质的相变来实现传热的超导热体传热元件,具有传热系数高、温度分布均匀、热响应迅速、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及节约能源等优点。近年来研制钢制热管散热器成为我国散热器开发的一个热点。详细论述了高效传热元件热管的传热原理、基本特性、传热性能分析及热管的结构与散热设计,最后简单介绍了热管用于电机领域的散热方法。  相似文献   

16.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明换热器强化传热的意义,介绍了强化传热的途径,强化传热的分类、原理,评价强化传热方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采暖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物体间的换热规律,为室内人员营造一个舒适的热环境。而热环境的建立主要取决于房间内的换热状况。要对辐射采暖房间的换热计算进行探讨,建立辐射采暖房间的换热模型,列出反应房间换热状况的方程组;基于对建筑房间内换热特点的分析,对模型进行两种不同程度的简化。结合具体实例将各种换热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简化的能综合反映房间换热状况的方程,计算求得的房间内的换热状况,大大简化辐射采暖房间的换热计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烟气、空气和水蒸汽的物性参数进行拟合,直接采用烟气、蒸汽侧对流传热系数公式计算对流换热系数,进一步实现锅炉对流受热面的传热系数类库编制,从而可以不再采用传统的查图求取的方法,提高计算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管壳式换热器优化设计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年总费用为目标函数,建立管壳式换热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分别推导建立单级无相变和有相变传热过程的设计模型;在单级模型基础上,结合简单序贯换热器的模拟计算方法,建立多级换热器系统的优化设计模型.这些模型联立非线性的变量关系,符合工程实际,适用面广.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几种线性情形下的热传导方程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热传导方程中导热系数、比热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热传导方程变为非线性热传导方程,其解的行为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