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网络英雄张朝阳有句名言:开除自己。他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竟多次开除自己。第一次是在1993年,也就是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离开了工作单位——宁波市电信局。第二次开除自己,是在外企,源于他想创办一家网络服务公司。最终,他创办网络公司并一举成名。张朝阳的经历无疑是值得我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竟多次开除自己。第一次是在1993年,也就是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离开了工作单位宁波市电信局。第二次开除自己,是在外企,源于他想创办一家网络服务公司。最终,他创办网络公司并一举成名。也许,你已经猜出来了,他就是搜狐公司总裁张朝阳。用张朝阳自己的话说就是:“开除自己,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竟多次开除自己。第一次是在1993年,也就是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离开了工作单位宁波市电信局。第二次开除自己,是在外企,源于他想创办一家网络服务公司。最终,他创办网络公司并一举成名。也许,你已经猜出来了,他就是搜狐公司总裁张朝阳。用张朝阳  相似文献   

4.
《好同学》2004,(12)
有一个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竟开除了自已3次。第一次是在1993年,也就是他大学毕业后的两年,离开了分配工作的原单位宁波市电信局。第二次开除自己,是在外企,缘于他想创办一家158公司。第三次开除自己,是去创办网络信息公司并一举成名。也许,你已经猜出采了,他就是搜狐公司总裁张朝阳,今日中国最负盛名的网络英雄。用张朝阳自己的话说就是:开除自己,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竟多次开除自己。第一次是在1993年,也就是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他离开了工作单位宁波市电信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10,(12):31-31
苹果电脑创办人乔布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生命中的三个真实故事:“从贵族学校自动退学”、“被自己创办的苹果电脑公司开除”、“被医生诊断患胰脏癌”。他说:“自动退学”是他最棒的决定,因为后来他转学了,投入到真正有兴趣的学科;“被苹果开除”是他最棒的遭遇,因为他后来重新创业,  相似文献   

7.
罗雪梅 《阳光搜索》2005,(10):10-11
一个寒冷的清晨,我把我的东西扔进一个纸板提箱里,穿上外套大衣,偷偷地从大学宿舍里溜出来。我刚被学校开除了。又一次被开除。我实在太羞愧,以至于不敢回家面对我的祖父。祖父把我养大成人,结果却不得不再一次面对我带给他的耻辱——我的又一次失败。他是一名牧师,我完全能想像他会怎样说教我。“我不需要别人告诉我该做什么,”我想,“我能照顾好自己。”  相似文献   

8.
1940年5月,美国爱达荷州,约翰坐在公路酒吧的椅子上,一脸颓唐地抽着烟.这是他本月第二次被公司开除.在战争年代,即使不是前线的战士,能找到工作,并且为国家持续做贡献,也算是英雄.约翰不认为自己是成为英雄的料.各种消息频频传出,二战已经引爆了美利坚之外的很多地方,约翰认为美国参战是迟早的事.  相似文献   

9.
在1928年的革命文学倡导和论争以后,中国文坛出现了一个实践革命文学主张的小说流派——普罗小说派。这个流派生存的时间是四年,即从1928年到1932年。 普罗小说派的主要代表当推蒋光慈。早在1926年他就发表了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写农村少年汪中父母被豪绅逼死,自己孤苦无依,只好去流浪,在漂泊中受尽了苦难。后来他参加北伐战争,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第二年,蒋光慈发表中篇《短裤党》,反映上海工人第二、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历史事件。此外,他还写了几部长篇小说:《冲出云围的月亮》写曾经革命的女性曼英在大革命失败后消沉失望最后又走向奋斗的历程;《最后的微笑》写工人阿贵被厂方开除后杀死了工头和暗探,自己也自杀身  相似文献   

10.
用心去学习     
很早以前,有一户人家,他家有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小男孩去学校上学,第一次作业得了100分,他很得意。但第二次作业,只得78分,第三次更少了:66分。从此以后,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老师觉得他的成绩太差了,就把他“开除”了。  相似文献   

11.
《下一代》2004,(Z1)
马云飞,原名叶宗汉,1910年出生在河北省交河县西关村。1928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北省泊镇省立第九师范学校。1931年,学校发起的驱逐残暴蛮横校长的斗争,对他的思想产生很大影响,并开始接受了进步思想,于是,他参加了抗日同盟会及反帝大同盟组织。1932年7 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因组织本校第二次学潮,他被开除学籍,后投奔冀东抗日救国军。  相似文献   

12.
耶鲁招骂     
2001年美国耶鲁大学300周年校庆。这所在美国独立前已开办的世界顶级名校,在校庆典礼上请一位极端反对派作演讲。他就是当年被耶鲁大学开除、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的软件公司“甲骨文”的行政总裁、世界第四富人艾里森。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对其中“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这个短语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开除的职员分别来自六个学生自治会;二是开除学生自治会的六位职员。第二种理解是鲁迅先生的本意。  相似文献   

14.
1986年,蒋锡培开始自己做老板。他选择了熟悉的钟表行业,创办了一家为大钟表厂生产零配件的仪器仪表厂。然而一年后,企业因管理不善亏损100多万元,蒋锡培的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好在他在某电缆厂工作的大哥向他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上海和江苏的电线电缆市场需求量巨大且销售价格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两年前,石海同学由于高考粗心大意而败走麦城,他不丢信心,复读一年后却再次遭受失败的打击。第二次复读,他选择了改学文科。在复读初期,他和同学都不熟悉,再加上文科的科目很多都是空白,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他一度陷入自卑、焦虑、孤独的境地。但是,石海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并且渐渐在语数外上找到了自信。在文科方面,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阶段给自己制定目标,渐渐地,  相似文献   

16.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写的是一个第三次被学校开除的少年霍尔顿,因不敢贸然回家,而在纽约城游荡的一天两夜。他的这一次不愉快的旅行,实际上是一次拒绝现代社会的堕落、虚伪和冷酷,寻求精神家园的“精神之旅”。不同于古希腊尤利西斯的在漂泊中寻求回归家园之路,霍尔顿这个现代尤利西斯,因为与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而无处可归。他无法守望自己的理想,也无处可以逃避现实,只能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而回归世俗生活。  相似文献   

17.
武汉思远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珠穆,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又被保送读研究生,现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年仅28岁的他,已经历了两次创业,从第一次参与老师创办的公司到自己抉择、探索和艰苦奋斗,成立了武汉思远顾问有限公司,短短几年中,他从一个年轻学者成长为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基础的年轻企业家。初出茅庐与老师共同创业文珠穆的第一次创业在1999年。当时,对于读研究生的他来说,未来有两个选择——继续在国内读博士和出国学习深造。就在他倾向于出国的时候,导师余祥宣找到了他,希望他参与自己创办的公司,开创一番事业。在理想的引…  相似文献   

18.
育人为主 缓行“开除”——对中学生违纪处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经常发生学生严重违纪现象,如打架斗殴、酗酒闹事、盗窃、发生不正当关系等,以致于达到校方认为非开除这些学生不可的地步。开除这些学生,多少年来几乎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事也凑巧,就在笔者写此文之前,同事们就对未成年学生开除处分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论,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为了净化校园环境,加强学校管理,应当开除这些学生;第二种观点认为,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允许开除那些违纪学生,应在校再教育,而高中阶段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以开除学生;第三种观点认为,不管学生属哪个阶段,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均不应开除。笔者观点倾向于后者。因为,是否要开除一名学生,尤其是未成年人,不单看是否净化校园环境,是否受义务教育的要求,更重要的要从教育本身的角度出发加以研究。本文拟从中学生严重违纪产生的原因,开除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作出肤浅的认识,希能抛砖引玉,引起教育同行们的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差等生CEO     
胡羽 《阳光搜索》2005,(2):52-53
在以学习成绩论优劣的“惟分数时代”,一个在高中阶段就七次补考的差等生,在人们眼里是绝对不会有多大出息的。可台湾的邱维涛却是一个例外。他把自己看成是“龟兔赛跑”里的“乌龟”,早早开始吸收自己感兴趣的IT业知识,19岁就创办了“世达电股份有限公司”,20岁就拥有了三家分店。如今的他,终于变成了台湾商界人见人爱的“忍者神龟”。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大学近日出台《本科考试工作条例》,规定学生如在考试时使用手机,该门课程零分:两次作弊开除学籍。 《条例》规定,请人代考者和代人考试者,双方均给予勒令退学处分;第二次作弊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又追加了一条作弊行为——考试后作弊行为,即以央求、送礼、请客、威胁等手段要求老师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