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等职业教育》2007,(5S):F0004-F0004
富有哲理的读书标语延伸在教学楼的每一层走廊里,温馨的书香在教室里漫溢,历时一个月的西湖职高首届“我快乐,我读书”读书节把读书的春风吹进校园,悄悄地改变职高生不爱看书的习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富有哲理的读书标语延伸在教学楼的每一层走廊里,温馨的书香在教室里漫溢,历时一个月的西湖职高首届"我快乐,我读书"读书节把读书的春风吹进校园,悄悄地改变职高生不爱看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芜湖市读书节”从她诞生、延续都充满了创新二字。“读书节”从1990年的首届到2009年已是20届,先后开展了各类知识竞赛、演讲、征文等活动,举办“芜湖市书市”、“新旧图书交易会”、知识技术咨询、读书艺术讲座、“读书猜谜”活动,开展了“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后感”、“出一期读书心得专栏”等活动,举办了全市性的电工、车工、钳工、挡车工、电焊工等工种的读书技术比武活动,每年参加“读书节”的职工都在10万人左右,占全市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市总工会共表彰了593名读书活动积极分子。2009年1月6日,市总工会荣获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优秀组织奖。2010年3月3日,“读书节”入选芜湖市文明办和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案例选编。  相似文献   

4.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建设学校优良的阅读文化,我们学校开展了“奖励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专题研究。在建设“书香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过程中,突出对阅读评价的研究,并将阅读作为一种奖励手段,即除了面向全体学生正常开放图书馆借阅图书外,再设立特别的奖励方式。当学生取得成绩和进步时,把阅读作为一种奖励的手段,以阅读促进阅读。几年的阅读实践,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大面积提高了阅读效率。一、读书活动为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1.举办“读书节”。一年一度的读书节已经成为我们学校的盛大节日,已连续开展了三届。读书节活动的时间定在每年的5月份。班级、年级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活动总结阶段,各班还评选出课外阅读兴趣浓、知识面广、藏书量和阅读量都比较大的优秀学生,报学校表扬,授予荣誉称号:五六年级为“读书小博士”、三四年级为“读书小硕士”、一二年级为“读书小学士”。2.开设“阅读课”。每周专设一节“阅读课”,各班开展阅读交流活动,有好书推荐、古诗词背诵比赛、介绍“我最喜欢的一句读书格言”、制作个性化书签、填写读书卡等。在阅读课上,我们主张“淡...  相似文献   

5.
学生读书忙     
赵正富 《生活教育》2009,(11):18-18
江苏省洪泽县实验小学第四届“大湖娃 成长杯”读书节活动开展以来,学生读书热情骤增。  相似文献   

6.
云盘实验小学图书馆利用“读书节”、“艺术节”等活动.以班主任、语文老师为主导,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课外读书活动,文章介绍了他们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7.
徐凡清 《文教资料》2014,(22):52-53
一座城市的读书节活动,应成为该地区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的品牌工程,成为创建文明城市、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因此,在实践探索中,读书节应构建包括机构队伍、活动内容、活动资源、活动载体和评价体系等“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强有力服务体系,确保系列读书活动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为迎接2013年世界读书日,让阅读成为师生日常行为习惯,建设书香校园,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于4月22日-26日隆重举行了为期一周的首届读书节活动。4月22日早晨,读书节在高二年级学生头戴博士帽激情诵读国学经典和刁卫华校长"读书知性、读书知情、读书知路"的谆谆教导中拉开不帷幕。活动期间,校园里摆放着上百块学校领导、部分教师和优秀学生相互推荐阅读书目及其简介的展板,学  相似文献   

9.
小编的话以“海量同读,让书籍上手、入心”为主题的北京中关村三小首届“读书节”闪亮登场啦!“班级小书虫评比”“好书共享、以书换书”“快闪诗歌秀”“好书人物猜”“海量同读”板报展示等系列读书活动,在每个年级、每个中队都掀起了读书与分享热潮。读书节点亮了思想的火花,点燃了孩子们读书的热情……少先队员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参考》2009,(7):I0001-I0001
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多年来,靖江外国语学校注重以读书节为契机,强化“书香校园”建设工作。学校不断创新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刚剐落下帷幕的2009年靖江外国语学校读书节,以“书香伴我行”为主题,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在引领学生“亲近经典,走近名家”方面做出了新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下一代》2001,(6)
新民市21世纪第一个中小学读书节活动于2001年寒假就开始了。市教委先后下发了《新民市第四届中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新民市中小学寒假读书及征文活动的通知》,确定“创新·实践”是本届读书节的主题,要求各学校  相似文献   

12.
我校地处郊区城乡结合部,是原石街中学与东湖中学初中部合并而成的初级中学。在学校转向内涵发展和新课程实施的双重背景下,坚持教师发展的文化战略,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成了学校发展的当务之急。读好书可以提高人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我校以读书促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团队学习力。一年一届的珠溪中学读书节是我校传统特色活动,我们以读书节活动为载体,在全校教师中广泛开展读书活动,以下是我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以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圈书馆举办“首届读书节暨四月读书月”等阅读专项活动为例,论述了该校图书馆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深入开展读书活动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分析了本校图书馆读书活动的特点.结合活动实践,对完善读书月活动的措施策略进行了分析,为图书馆拓展下次读书月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近日,坐落在三峡工程坝区的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九四初中,朗朗读书声,浓浓书香味弥漫着整个校园。一个以“营造书香九四,打造人文校园”为目标,引导师生积极参与,为期两个月的读书节活动,拉开了序幕。学校语文教研组向全校千余名师生发起了倡议书,校长祝道友代表学校向读书节开幕致词并宣读《读书宣言书》。  相似文献   

15.
陈冰 《教师博览》2008,(2):54-55
无论是英国“打造读书人的国度”的理想,还是法国“阅读并不仅仅是一种私隐性的行为,而是要和别人的思想相遇,把自己向世界展开”的宗旨;无论是美国“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在后面”的政策,还是联合国“阅读改变世界”的倡导,读书节都是推动人们养成读书习惯的世界性风潮。 随着读书节成为现代文明的形态之一,丰富多彩的读书节活动不仅在刺激人们阅读,而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进而演化出各类专项阅读活动,贯穿于全年。持续多年的深圳“读书月”,从时间长度上与英国的爱丁堡艺术节相当,是阅读文化中卓然可见的创举。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初中读书节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注意从单纯节点性、阶段性的读书节活动拓展延伸开去,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读书阅读技巧,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积累,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顾月琴 《现代教学》2013,(9):F0002-F0002
该校是2007年创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致力于以持续的课程化的活动建设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艺术节、读书节、书法节、科技节、德育节等活动平台,张扬学生个性、丰富学生体验、锻炼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用大量的实效活动践行"扬长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艺术节中,学生们踏着音乐的节拍展现着灵动的舞姿,捧着话筒表情传神地唱着校园歌曲,握着毛笔恬静地描绘着"百米长卷"。在读书节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开展快乐阅读、抒写读书感悟。教师开办"读书沙龙"指导学生阅读;学生们静时,在轻音  相似文献   

18.
正伴随着一个个奖项的颁发,浦江一中以"会读书、能读书、爱读书"为主题的读书节圆满闭幕。本届读书节历时近一个月。各年级组的活动精彩纷呈:六年级的诗歌吟诵创作活动让同学们领略了诗词歌赋的韵味,七年级的"成长小故事大擂台"展现了少年的自信与乐观,八年级的英语课本剧创作让大家感受到经典英语故事的魅力,九年级古诗文默写大赛也让初三的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品味到一丝乐趣……多彩的活动不仅让学生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也成为大家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  相似文献   

19.
《教育导刊》2005,(2):F003-F003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个生命时刻都在创新中激扬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广州市东山实验小学办学孜孜以求的目标。该校成立一年多来,注重师生潜能的开发,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校园内充满了人文色彩和现代气息。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为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校园快乐读书节,让全体师生参与读书活动,使校园充满书香;  相似文献   

20.
关守鹏 《甘肃教育》2014,(20):28-28
正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在农村小学如何发展学生的课外阅读,为探求有效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所在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了读书活动,通过读书节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班集体的建设,营造了书香校园,达到了活动的目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就学校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一、精心准备、深入宣传,积极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